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小國,是隋唐兩代皇帝的魔咒,如果任其坐大,強唐就變成弱宋

此小國,是隋唐兩代皇帝的魔咒,如果任其坐大,強唐就變成弱宋

箕子朝鮮地圖

歷史上的高麗,雖然是一個小國家,卻沒少讓中原王朝的皇帝栽跟頭。因為這個國家,一前一後兩個朝代的皇帝,三次御駕親征不克,他們的命運都因此而改變。他們一個是被釘在恥辱柱上的「昏君」隋煬帝楊廣,另外一個是「萬世帝范」李世民。

所不同的是,楊廣比較倒霉,勞師動眾百萬大軍三征高麗不克,國內百姓因徭役過重怨聲載道,貴族子弟楊玄感舉兵起義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曾經富庶一時的大隋處處農民起義軍的烽煙。高麗戰場不僅是楊廣人生的滑鐵盧,還是大隋國運的轉折點。因為三征高麗不克,楊廣落得個身死國滅的結局,真是慘到家了。

漢四郡地圖

大隋被大唐替代,第二位皇帝李世民是史上最能打的皇帝之一,大唐的半壁江山就是他親手打下來的。幾十年之後,唐太宗李世民揮刀立馬,接過楊廣徵討高麗的大旗,揮師北上。沒想高麗就是一塊又硬又臭的石頭,英雄一世的李世民也栽了。因為皇帝御駕親征,李世民麾下的猛將反而施展不開,大唐軍隊打了三次都不能拿下高麗。加上高麗位於苦寒之地,李世民親征高麗吃力不討好,反而染上重病毀了健康。

小小高麗就像是個魔咒一樣,先後讓大隋、大唐吃虧。為什麼不論是「昏君」楊廣還是明君李世民,都有拿下高麗的執念呢?都是因為這兩代帝王野心膨脹,生出侵略小國的心思嗎?

唐高麗地圖

其實非也,在隋唐兩代的君臣看來,高麗所處的遼東之地,本就為中原王朝所有。隋代裴矩說過:「高麗之地,本孤竹國也,周代以之封箕子,漢時分為三郡,晉氏亦統遼東。今乃不臣,列為外域,故先帝欲征之久矣。」唐代溫彥博說:「遼東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家之玄菟郡耳。魏晉已前,近在提封之內,不可許以不臣。」隋朝是短命王朝,唐朝時公認古代最強盛王朝,兩朝臣子對高麗都是一樣的看法,周朝是箕子封國,漢朝是玄菟故郡,魏晉南北朝亂世之後,中原王朝才失去對高麗的控制,高麗坐大反過來威脅中原王朝的安全。

高麗向來野性難馴,是個挺有主意的國家。魏晉南北朝時,雖然南朝政權不斷更迭,高麗一直挖空心思跟南朝政權保持密切聯繫,它們有個共同目的,就是對付北朝政權。當時高麗成為牽制北朝政權南下統一的力量,禍亂中國的心思不言而喻。所以當隋、唐兩個大一統的朝代建立,高麗心裡很不是滋味的。想盡辦法,都要搞點事情出來。

北魏高句麗地圖

高麗對大隋的態度頗為不敬,到了唐太宗一朝,高麗還欺負百濟、新羅兩個小弟,官司都打到李世民面前。但是,高麗卻不想給昔日的天策上將、現在的天可汗面子,該咋咋地。李世民送文成公主和親土蕃,算是料理清楚四鄰,唯獨高麗還鬧心,所以決定打高麗。只可惜,李世民沒能拿下高麗,一代戰神生命中最後一役竟然慘淡收場。這跟他能不能打沒有多大關係,關鍵是皇帝到了前線,武將們有事都得先請示,因此貽誤戰機,還不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來得痛快,好在李世民有個不錯的兒子,後來李治打高麗,只派將自己不上,加上高麗有內亂,就此把這個桀驁不馴的小國收服了。

高麗該不該打呢?有位學者是這麼評價的:「唐若不大張撻伐高麗,則日後契丹、女真、蒙古之禍,不難先演於唐代。」如果唐朝不收高麗,難保不會出現像宋朝那樣,堂堂中原王朝輪流被外族契丹、女真、蒙古欺負,漢家兒女飽受游牧民族鐵蹄蹂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夜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埃及人神奇的五項發明,沿用至今,其中一樣現代人天天都在用……
日本唯一吞併的國家,一心「回歸」中國,因蔣介石失策未能如願

TAG:千夜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