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家支招:春節健康飲食全攻略

專家支招:春節健康飲食全攻略

春節到了,少不了親戚朋友要一起聚聚,免不了要吃吃喝喝,可是,對於一些胃不好、胰腺不好、肝膽不好以及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的朋友來說,春節期間也不能放縱自己,要注意控制飲食,那麼這些人在春節期間應該如何健康飲食呢?

胃炎患者春節飲食注意

少食多餐,定時定量 一般可採用4~5餐/日,避免無節律性飲食和暴飲暴食。

溫和飲食 溫和飲食是一種無刺激、少油膩、含低纖維質、易於消化的飲食。過酸、過辣、過咸、過冷、過熱、過硬和過分粗糙的刺激性食物,都不利於胃黏膜。

營養均衡 儘可能廣泛地選擇各種食物,以獲得各類營養素。對出現貧血或營養不良的人,可在飲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質和鐵的食物,並注意各種維生素的補充。

易消化 食物的製作要細、軟、爛。烹調方式宜煮、蒸、燴、燜、水滑為主。不宜用油煎、炸、暴炒、煙熏、腌臘、冷拌等。

胰腺炎患者春節飲食注意

春節期間,美味佳肴豐富,如過量進食容易造成胰腺壓力,會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壓力增高,致使胰管破裂,誘發急性胰腺炎。春節期間預防急性胰腺炎,要做到「三忌一宜」,三忌即忌暴飲暴食、忌過量高脂飲食、忌過量飲酒。一宜即宜食用清淡、低脂、易消化的飲食。

肝膽疾病患者春節飲食注意

食物要容易消化 飲食上可選用紅薯、小麥粉、小米、西紅柿、菜花、萵筍、獼猴桃、草莓、牛奶及奶製品等。

減少脂肪的攝入 肝膽疾病患者對脂肪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有障礙。飲食上注意不宜進食太多的脂肪,如肥肉、油炸食品、乾果類、香腸等。

多補充維生素 可適當多吃胡蘿蔔、菜花、黃花萊、白菜、無花果、大棗等。

少食富含粗纖維的蔬菜 應盡量少食芹菜、黃花菜等富含粗纖維的蔬菜,即使食用也應煮軟、煮爛,細嚼慢咽。

忌飲酒 長期飲酒導致脂肪性肝炎,加重原發疾病,因此肝炎病人應滴酒不沾。

忌生冷 肝病患者多脾胃虛弱,生冷食物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往往會造成腸炎,導致感染而加重病情。

高血脂患者春節飲食注意

高血脂是威脅健康的一大疾病,生活中高血脂的患者不斷增加,高血脂的患者節日期間一定要注意飲食。

少吃動物脂肪 動物脂肪膽固醇含量高,可加速動脈硬化。如動物的肝、腦、心等應少吃。

限制鈉鹽的攝入 應以清淡為宜,少吃鹹食。吃鹽過多,會使血管硬化和血壓升高。

戒煙忌酒 飲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還可促使鈣鹽、膽固醇等沉積於血管壁,加速動脈硬化。大量、長期飲酒,更易誘發動脈硬化,加重高血脂。

高血壓患者春節飲食注意

限制鈉鹽的攝入 儘可能減少烹調用鹽,使用可定量的鹽勺,每天食鹽量不超過6g;減少味精、醬油等含鈉鹽的調味品用量;少食或不食含鈉鹽量較高的各類加工食品,如鹹菜、火腿、香腸以及各類炒貨;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

限制飲酒 飲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大量、長期飲酒,更易誘發動脈硬化,加重高血壓。

忌飲濃茶 高血壓病患者忌飲濃茶,尤其是忌飲濃烈紅茶。因為紅茶中所含的茶鹼最高,可以引起大腦興奮、不安、失眠、心悸等不適,從而使血壓上升。

少食辛辣和精細食物 辛辣和精細食物可使大便乾燥難排,易導致大便秘結,患者排便時,會使腹壓升高,血壓驟升,誘發腦出血。

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陳偉慶提醒:高血壓患者在注意飲食的同時,還應忌「鬧」,即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情緒激動。

糖尿病患者春節飲食注意

春節期間各種聚會、聚餐特別多,生活飲食規律難免會被打亂,但糖友這時候也不能放鬆,及時監測血糖及做好飲食注意很關鍵。

控制食物總熱量攝入 飲食控制的總原則是控制總熱量,營養要平衡,進餐要定時,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少油、少糖、少鹽 在烹調方法上宜選用蒸、煮、燙、燉等,減少油脂的吸收。糖尿病合併高血壓、心臟病的人,口味宜清淡,減少鈉鹽攝入,少食用腌製品,如鹹魚、鹹肉、鹹菜等;糖尿病合併腎病的人則要少吃肉蛋類食物及豆製品。

拒絕零食陷阱 磕著花生瓜子看春晚固然很愜意,但對於糖友來說,會在不知不覺中攝入過多的熱量,導致血糖急劇升高。

合理安排水果進食時間 進食水果可安排在空腹或者兩餐之間,要特別注意的是,吃了水果,相應的應減少主食的進食量。

陳偉慶提醒:病從口入,春節期間家中應常備一些藥品,如果飲食不善,及時用藥,以免造成麻煩。同時要注意食品衛生,到正規場所用餐,防止春節期間吃到不衛生食物而吃壞身體。

配稿:

親戚朋友歡聚一堂,餐桌上少不了魚肉,象徵年年有餘。但這幾天,聽消化內科的小夥伴說魚刺卡喉事件頻頻發生,聽完事件始末,不覺喉嚨一陣刺痛。

吃魚被魚刺卡住,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有的人可能咳嗽幾聲就把魚刺咳出來了,但很多時候魚刺是怎麼咳都咳嗽不出,骨鯁在喉的感覺真是讓人難受。這時候,有的人就開始試圖使用一些民間偏方如吞飯、喝醋、吃韭菜、摳喉催吐等,但是親,你知道嗎?這些民間土方法可能比魚刺(異物)本身更要命。

小魚刺,大危害

魚刺常發生在食管入口處,其次為食管中段,發生在食管下段的案例較少見,魚刺卡喉的臨床表現主要與卡入時間、大小及有無穿孔感染等有密切關係,主要表現如下:

1、吞咽疼痛:異物位於食管頸段時疼痛多在頸根部或胸骨上窩處;異物位於食管中段則疼痛常放射至胸骨後及背部;如合併感染,則有發熱,全身中毒等癥狀。

2、吞咽困難:病情輕者仍可進食少量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癥狀較重則無法進食。

3、並發感染者可出現:食管穿孔:如在食管穿孔後24小時內及時治療,死亡率為10%;如超過24小時,死亡率則上升到44%。食管氣管瘺:若魚刺崁頓壓迫食管前壁至管壁壞死,並累及氣管後壁形成氣管食管瘺,可導致肺部反覆感染。大血管潰破:魚刺可刺破食管並累及主動脈弓或鎖骨下動脈等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

魚刺卡喉,民間偏方不可信

出現魚刺卡喉,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吞飯、咽菜、喝醋等等,這時候,各種土方法都拿來顯神通。可很多人不知道,吞飯、咽韭菜等方法其實非常危險,壓力下可能將魚刺刺穿食道壁,可能刺入肺、主動脈、心臟,而危及生命。對於喝醋軟化魚刺這一偏方,醋酸對極其細小的魚刺確實可起到一定的軟化作用,但真的沒有那麼強效。一般只有將魚刺泡在醋里,而且還需等待一段時間後才能逐漸軟化。所以,吞咽醋根本無法達到使魚刺軟化的目的。況且,大的魚刺連胃酸也可能消化不了,隨著胃腸蠕動,還有可能劃傷腸胃。

魚刺卡喉,及時取出才正確

出現魚刺卡喉後,應立即停止進食,減少吞咽動作,讓喉部肌肉放鬆。這時候可試著低頭彎腰,輕輕咳嗽,看能否將魚刺咳出;也可在他人的幫助下,用小湯匙輕輕壓住舌面,用電筒照射,發現魚刺後,用小鑷子輕輕夾出。如果輕咳不能將魚刺咳出或者用電筒沒有發現魚刺,說明魚刺的位置較深,這時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使用專業器械儘快取出魚刺。如果魚刺卡喉的時間過久,咽喉、食道已經紅腫潰爛了,則需先治療消炎消腫後再取出

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稿件來源:重慶市腫瘤醫院 (程風敏 熊志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角天下 的精彩文章:

TAG:廣角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