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麥克阿瑟為什麼只能當將軍而當不了總統?

麥克阿瑟為什麼只能當將軍而當不了總統?

原標題:麥克阿瑟為什麼只能當將軍而當不了總統?




NO.388 - 麥克阿瑟


作者:小樹林的士郎

本文由公眾號軍武次位面授權轉載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的一生,創造了許多後人無法超越的第一或之最:


1、他考入西點軍校的成績是全校第一,93.3分,第二名還不到80分。


2、在校期間他數學第一,英語第一,操練條例第一,綜合表現第一。


3、畢業時,他的平均分數98.14分,為西點歷史最高分。


4、1919年6月,麥克阿瑟重回西點,擔任西點軍校的校長,年僅39歲,是西點歷史上最年輕的校長。



▲ 麥克阿瑟


5、1918年,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准將。


6、1930年11月,麥克阿瑟成為美國陸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

7、1937年成為菲律賓的元帥,是美軍中唯一被外國任職為元帥的人


8、二戰期間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戰後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



西點軍校


二戰結束後,他聲望如日中天。從朝鮮前線回國之後,民間有很大呼聲希望麥克阿瑟成為下一位美國總統,他本人也在共和黨提名競爭中有良好的表現。但是為什麼美國人民沒有選擇他呢?


這要從朝鮮戰爭說起。


麥克阿瑟與杜魯門的分歧



在朝鮮戰爭初期,美國總統杜魯門與遠東指揮官麥克阿瑟之間的對話大致會是這樣的:


朝鮮戰爭爆發之初,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成功逆轉了戰局。麥克阿瑟積極向杜魯門爭取批准美軍越過三八線,徹底擊敗朝鮮人民軍。


杜魯門同意了這一計劃,但是擔憂中國可能會出兵干預。1950年10月,麥克阿瑟會見杜魯門,向總統說明中國不太可能出兵朝鮮。同期,美國中央情報局也報告說「除非蘇聯下定決心發動全球戰爭」,不然中國和蘇聯只會繼續秘密協助朝鮮。


杜魯門依然不放心,他命令麥克阿瑟的軍隊不要接近鴨綠江。麥克阿瑟對此不以為然。


他相信在中美兩國懸殊的國力和裝備面前,在蘇聯沒有全力支持的情況下,中國不會主動與美國正面衝突。但後來發生了什麼我們都清楚,麥克阿瑟低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將戰線一路推進到了漢城附近。



志願軍跨過鴨綠江


麥克阿瑟要求杜魯門批准美軍轟炸中國沿岸城市,其中包括核打擊,並希望配合敗退台灣的國民黨軍隊反攻大陸。


杜魯門斷然拒絕了這些要求,因為朝戰期間中國工業基礎依舊薄弱,戰爭潛力來源於廣袤的農村人口。相對於有重點打擊對象可選的日本,對中國發動核打擊只能激發出中國人的鬥志,不可能從根本上打垮中國


更何況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46年國共內戰最艱難、實力最懸殊的時候都沒有投降,而是用游擊戰爭堅決抵抗。杜魯門也深知「國軍」靠不住,「國軍」要是能打贏解放軍,也不至於敗退台灣。


麥克阿瑟被解職,準備參選


麥克阿瑟把他與杜魯門總統的戰略分歧公開化了。他給共和黨眾議院領袖寫信來爭取反對黨的支持(杜魯門是民主黨人),美國民眾都得知了總統與將軍的分歧。


麥克阿瑟還以駐韓聯合國軍司令的名義發布了一條未經杜魯門授權的聲明,這個聲明暗含了如果志願軍不接受聲明提出的條件(退出戰爭),就把戰火燒到中國境內的威脅。這無異於把朝鮮戰爭向第三次世界大戰推了一步。


1949年蘇聯就已經擁有了核武器,美國如果對中國發動全面戰爭和核打擊,不但美國沒有跨太平洋打贏的把握,蘇聯也不可能作壁上觀。



▲ 杜魯門總統


而且,杜魯門也遭到歐洲盟友的巨大壓力,美國白宮和國會都一致把戰略重心放在了歐洲。


如果對中國發動核打擊或發動全面戰爭,當時以聯合國軍的名義在朝鮮作戰的其他盟軍很可能會撤軍,最終損害美國的戰略利益。


麥克阿瑟不聽指揮的行為,杜魯門忍無可忍,最終將他撤職,以李奇微將軍取而代之


▲ 李奇微將軍


事後杜魯門也為撤職麥克阿瑟付出了沉重代價。接受日本投降的二戰英雄麥克阿瑟被總統卸任了,白宮在總統宣布後的頭24小時內,收到了5000多份電報,其中四分之三的電報都聲援了麥克阿瑟


炒掉麥克阿瑟後,杜魯門之前高漲的支持率斷崖式下跌,甚至比尼克松「水門事件」發酵最厲害的時候還低,達到了歷史性的22%


歷史學家稱杜魯門的舉動是「政治自殺」,自知喪失民心的杜魯門在1952年甚至沒有追求民主黨總統的提名


回到家鄉時,麥克阿瑟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在國會聯席會議上,議員們邀請他做演講,紐約市舉行了歡迎遊行……麥克阿瑟一度自信心爆棚,萌生了接替杜魯門出任總統的野心和打算。



▲ 麥克阿瑟在國會演講


國會會議成轉折點,艾森豪威爾取而代之



當然,美國的其他將軍也不是吃瓜群眾。喬治·馬歇爾(拯救歐洲經濟的「馬歇爾計劃」就是此人提出的)和奧馬爾·布雷德利都因為他發動全面戰爭的計劃,對他擔當總統的能力深表懷疑

在國會聯席會議作證時布雷德利說道:「假如按照麥克阿瑟的戰略計劃,把朝戰延伸到轟炸中國東北和封鎖中國海岸,那將會是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美國五星上將布雷德利


這次國會會議之後成了麥克阿瑟的轉折點。麥克阿瑟承認他在做出挑釁中國的行為時並沒有站在全球的大局的角度去思考。


縱使他在國會上意氣風發地做出《老兵不死》這一著名演講,表達了為維護亞洲和歐洲的「自由」將毫不妥協的豪言狀語,但是美國在當時無法兼顧兩條戰線,盟友們也不願意在二戰結束五年後再打一場「世界大戰」


共和黨也轉向扶植一個更接地氣的戰爭英雄艾森豪威爾將軍,來當他們的候選人。通過對選民的調查,發現攻擊美軍深陷朝戰泥潭能贏得民心,於是二戰英雄艾森豪威爾喊著結束戰爭當選新一任總統



▲ 艾森豪威爾


杜魯門卸任時的支持率跌到了最低點,但並未影響歷史對他做出公正的評判。時至今日杜魯門依舊是美國人心中最偉大的總統之一。美國共有45任總統,杜魯門在「最偉大總統」排名中位列第八


麥克阿瑟這樣只注重一時戰場得失的人,幸好只是一名將軍。因為假如一切按照麥克阿瑟的計划進行,人類文明即便沒有因為第三次世界大戰而苟延殘喘,甚至難以為繼,也會面臨比今日更加嚴峻的核擴散形勢。

入群、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這些人很多是納粹分子,美蘇為何拚命爭搶?
戰國末年齊國為何能獨享50年和平?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