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VR遊戲的2017:大浪淘沙,沉者為金

VR遊戲的2017:大浪淘沙,沉者為金

文/VR陀螺 ZJ

一隻打醬油的豬

感謝以下開發者對本文的支持:

威魔紀元CEO王鯤、唯晶科技董事長詹承翰、奧嘉科技CEO談書宏、凱旋科技CEO乃華、TVR創始人王世元、哈視奇CEO沈浩然、酷咔數字王雪芝、合金貓互動CEO大象、異界信息CEO謝英臣、花羽信息李娟、英兔軟體CEO史文、維世互娛黃芸菲、龐際網路聯合創始人老李,鈴空遊戲CEO貓大大(排名不分先後)

「你還在做VR遊戲嗎?」

對開發者們,我們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有人覺得搞笑,有人覺得一針見血。

2017年是VR市場較為冷靜的一年,遊戲作為最早與VR技術結合的領域之一,在硬體和技術的限制之下遲遲不能爆發。

在2017年,我們看到了海外市場帶給我們的驚喜。在傳統遊戲大廠的牽頭下,IP出現了爆發現象,今年多款由IP力作改編的VR遊戲均獲得了不錯的收入,而源源不斷的新作也在火熱的市場氛圍中陸續推出。

而2017年的國內市場總體看來是冷淡的,但縱使市場環境並不好,也仍有人在堅持。在採訪了多家國內VR遊戲廠商後,VR陀螺發現目前國內廠商的生存狀態呈現出了「大浪淘沙」現象。雖然有不少人在2017年選擇了放棄,但相比之下,更多的是仍在堅持的人們。正所謂沉者為金,這些堅持下來的廠商都擁有出色的作品,並對2018充滿了信心。

海外市場

IP大作唱重頭戲,口碑收入雙贏

2017年的海外市場是振奮人心的。

截止2017年12月,Steam平台上應用總數為37494款,其中VR獨佔的應用數量為2191款,在其中VR遊戲共1774款,佔到了81%。而據索尼官方公布,截止2017年12月3日,共有150款VR體驗登陸PSVR。在另一個VR內容平台Oculus store方面,截止2017年12月,Oculus store上的VR應用數量為819款。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Steam仍然是最大的VR內容分發平台,而Oculus store和PSVR的應用數在經過一年的發展後也增加了不少。

在收入方面,據VR陀螺《Steam觀察》系列報告,截止2017年12月,《輻射4 VR》以473萬美元佔據榜首,而喪屍射擊類遊戲《Arizona Sunshine》則以463萬美元收入位列第二。《Raw Data》以442萬美元收入列第三名。

榜單中大部分遊戲都是長期霸榜,但第一名《輻射4 VR》則是在出售一個月內就榮登榜首,除了IP效應加持之外,與其優秀的遊戲品質也脫不開關係。

11月的「黑五」促銷和12月的聖誕折扣季為2017年的國外VR遊戲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VR硬體的瘋狂促銷同時也帶動了遊戲的銷量。截止於2018年1月1日,在Steam平台上收入過百萬美元的應用共20款。

主機PSVR方面,據市場調研機構SuperData的數據,從2017年1月1日起至11月30日期間收入五款收入最高的PSVR遊戲為:

《上古捲軸VR》(214萬美元)

《工作模擬器》(155萬美元)

《Superhot》(106萬美元)

《蝙蝠俠:阿克漢VR》(97.7萬美元)

《I Expect YouTo Die》(76.3萬美元)。

IP作品方面,育碧作品《星際迷航:艦橋成員》在上線短短2個月內收入超過169萬美元,卡普空出品的《生化危機7》在5月初激活用戶數就超過了20萬,帶來了超過1200萬美元的收入。《生化危機7》還榮獲2017 TGA最佳VR遊戲獎和2017年PlayStation Awards最佳VR遊戲獎。而B社《輻射4 VR》上市僅一天就有3.8萬多的玩家購買了這款遊戲,收入超過220萬美元。由此可見IP效應對遊戲的影響是巨大的。

投融資方面,2017年海外VR遊戲相關投融資共12筆,除去未公布具體融資金額的公司外,總金額超4億美元(約合25億人民幣)。而據VR陀螺年終特輯融資篇,在全球投融資結構上,VR內容方面佔全部投融資的29%,而其中遊戲佔比約40%。

2017年的海外市場可謂是IP爆發之年,下半年繼續延續上半年遊戲市場的IP效應。B社陸續推出多款3A大作所改編的VR遊戲,《輻射4 VR》、《上古捲軸VR》、《DOOM VFR》三款大作一上市就備受粉絲追捧,並取得不俗的銷量。其中《輻射4 VR》上市僅一天就有3.8萬多的玩家購買了這款遊戲,收入超過220萬美元。而《上古捲軸VR》則在上市後就牢據PSVR的遊戲收入榜首。

陸續推出VR版本的大IP遊戲還包括《最終幻想15》、《生化危機7》、《古墓麗影》、《黑色洛城》、漫威《Powers United VR》、海賊王VR遊戲《ONE PIECE GRAND CRUISE》、《光環》、《蝙蝠俠VR》、《Rick and Morty: Virtual Rick-ality》、《星際迷航:艦橋成員》、《英雄薩姆VR:最後的希望》等等,據傳育碧也正在製作《刺客信條》的VR版。

2017年海外的大廠對VR遊戲推動的力度比往年大很多,基本上都選擇了以IP帶動VR遊戲的模式,並已經初見成效。從各種榜單及消息看來,這些IP產品基本都帶來了較好的收益。而除了IP作品外,有很多中小廠商和獨立工作室也推出了很多完整的作品,如收入過百萬美元的《SUPERHOT VR》、《Space Pirate Trainer》等遊戲。

在2017年末,可以看到一款名為《VRChat》的VR社交遊戲突然爆火,除了有YouTube等國外視頻網站播主的助推外,與《VRChat》的VR版與PC版共存也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在2017年的遊戲中有不少都是除了VR版之外,還有供普通玩家的PC版,如《生化危機7》等遊戲。而在2017年,也有不少PC作品陸續推出了VR版,包括《古墓麗影》、《黑色洛城》等。

從遊戲類型上來看,還有不少較為硬核的模擬遊戲也推出了VR版,大部分是飛行、賽車類的遊戲。這些遊戲的VR模式可以為玩家帶來更強的沉浸感,同時也可以讓PC玩家提升對VR的興趣。

總的看來,2017年的海外VR遊戲市場火熱且振奮人心。

國內市場:大浪淘沙,沉者為金

與國外的一片火熱不同,2017年的國內市場看起來要冷清許多。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由於VR遊戲變現太慢,國內的遊戲大廠基本上都沒有太大投入。而原因之二在於國內遊戲廠商的基因。目前國內廠商大部分是主打移動、PC端的遊戲,而在主機方面較少涉及。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國產VR遊戲共255款,覆蓋PC端、移動端和主機端。遊戲類型也非常豐富,包括FPS、探索解密、動作冒險、塔防、休閑等等多個種類。

投融資方面,相比2016年,2017年在遊戲上的投資案例降低了不少。由於VR遊戲遲遲難以變現,所以企業在融資上也並不是很順利。

據公開資料統計,2017年國內獲得融資的VR遊戲廠商僅有這幾家:

上海翌雪獲得千萬級Pre-A融資,由廈門鑫百益和上海奧英共同參投;

Multiverse 獲得數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黑洞資本領投;

幻逸軟體獲投1200萬人民幣A輪融資,由徐匯科投和易泓資本聯合成立的上海致釗投資。

北京龐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獲得1000萬元Pre-A輪融資,由中科招商領投;

冰河世界獲數百萬元融資,由廣州卓遠(幻影星空)投資;

基因互動獲百萬級天使輪融資,由中企港資本領投,百度百眾跟投;

奧嘉科技宣布獲得新一輪融資,由創享投資領投;

唯晶科技宣布獲得了2800萬元的C輪追加投資,投資方為創豐資本;

線下VR遊戲平台造夢科技完成千萬級PreA輪融資,隆領資本領投。

從融資時間上來看,VR遊戲企業的融資幾乎都集中在2017年的上半年,到下半年的時候,可以說資本幾乎「放棄」VR遊戲這個領域。

但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精品。國內有不少遊戲廠商仍在堅持著,不得不肯定的是,2017年,國內VR遊戲的出品質量和完整程度都超過了2016年。在2017年底Steam官方評定的年度最佳VR遊戲中,有六款國產VR作品登陸青銅級榜單。這六款遊戲分別為(排名不分先後):

《Aeon》

開發商:illusionranger

類型: 射擊,動作, 獨立

《2017 VR》

廠商:深圳創世天聯科技

類型: 動作, 獨立, 角色扮演

《僵死之日》

開發商:杭州英兔軟體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 動作, 獨立, 角色扮演

《屠戮編年史》

開發商:北歐巨魔

類型: 動作, 冒險, 角色扮演

《永恆戰士VR》

開發商: 威魔紀元

類型: 動作, 冒險, 獨立, 搶先體驗

《Fancy Skiing VR》

開發商:哈視奇科技

類型: 冒險, 體育

國內廠商生存現狀

市場殘酷,需堅持再堅持

在中國的VR遊戲行業,二八效應的情況也非常明顯,用合金貓創始人大象的話來說就是:「所有行業都是二八原則。總有20%的人獲得了80%的資源和錢,然後剩下80%的人在搶20%的份額。所有行業都不平衡,你需要努力成為那20%。」

在這種情況之下,國內VR遊戲公司的日子並不輕鬆。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2016年推出遊戲的公司在2017年並沒有消息,還有部分在2016獲得投融資的公司在2017年也並沒有什麼動作。

據觀察,目前中國的VR遊戲廠商現狀一般為以下三種情況:放棄VR遊戲轉做B端或其他遊戲等;做B端養遊戲;以及仍在堅持專註做VR遊戲。

不碰B端,只做VR遊戲

上海異界信息的CEO謝英臣告訴記者,他們選擇專註做VR遊戲,並不打算接觸B端項目。他坦言:「2017蠻辛苦也蠻開心,不過人生就是如此,挺好的。」異界信息開發的VR遊戲《The Broken Seal》於2017年11月份登陸Steam,到目前為止有1000多個用戶,海外玩家佔大部分。謝英臣說:「靠國際玩家支持著,我老婆說去稅務局的時候很自豪。」除了《The Broken Seal》外,異界信息目前還正在開發一款競技類的VR遊戲。

對於國內目前的環境,謝英臣表示:「說是支持VR創新、VR內容,也沒見到啥支持。倒是to B的一直被支持,也不知道是支持創新還是支持賺錢。」

而威魔紀元的CEO王鯤也表示他們在2017年並沒有接觸B端項目。作為威魔紀元的主打作品,《永恆戰士VR》在2017年進行了不斷的迭代,並已登陸包括Viveport、Steam、微軟商城、 Oculus Store,以及國內線下渠道。

雖然《永恆戰士VR》在2017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王鯤表示目前遊戲的海外營收還不能支撐全部開銷,但還是會堅持。對於2017,王鯤說道:「VR遊戲大作來得有些晚, 早來一年的話, 市場也許會比現在活躍些。另外 VR遊戲硬體的迭代速度還不夠理想, 不知道2018年會不會好一些。」

奧嘉科技CEO談書宏表示,2017年一直堅持在做VR遊戲,作為2017年的主打作品,《牧場星球》系列產品將在PSVR上線,隨後將會登陸Steam、Oculus平台。而另一款與網龍騎馬機合作,主打線下兒童遊樂市場的作品《小羊快跑》也已推出。對於B端項目,談書宏表示由於遊戲收入已可以實現自給自足,加上主項目的研發周期較為緊張,所以並沒有太多時間承接項目,只做了一款VR視頻,算是錦上添花。主要精力還是在自研的產品上。

對於2017年,談書宏說道:「2016年是我們初露鋒芒的一年,一切都在探索;2017年是我們積極上進的一年,也是累積的一年,這一年我們累計了很多好想法,好產品,也累積了很多寶貴的經驗,這為我們將來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上海花羽信息王娟告訴記者,他們也專註於VR遊戲,不做B端項目。但2017年的收入並不樂觀,負責人表示:「一個月才一萬不到的收入,還不夠發工資的。」在他們看來,沒有消費就意味著沒收入,所以VR目前也就是個拿來布局的東西。目前除VR遊戲開發外,花羽的主要業務還有IP授權。

酷咔數字也表示,目前並不涉及B端,2017年一直專心研發,只做C端產品研發。

靠B端保持平衡

在2017年,國內VR遊戲市場的冷讓許多遊戲廠商選擇靠B端活下來。在這些廠商中,大部分都是靠B端賺的錢來支持VR遊戲的開發。如之前VR陀螺採訪的合金貓大象就是靠B端的盈利來研發遊戲,他告訴我們:「一直沒拿融資能活下來已經不容易了。只要能掙到錢就都會投到遊戲上,掙一個花三個,因為遊戲開發的時間是寶貴的。」目前合金貓的遊戲《瘋狂大逃殺》即將登陸PSVR,而另一款魔幻風格的VR遊戲《勒維之書》也正在開發中。

而哈視奇的CEO沈浩然告訴我們,哈視奇接下來將不會做新的大型VR遊戲項目了,可以理解為靠接外包活命。據沈浩然透露,2017年《Fancy Skiing》在steam和Viveport上是營收第二的國產VR遊戲,除這款遊戲外哈視奇還有多款VR遊戲,但沈浩然表示數量多卻也沒什麼用。對於2017年,沈浩然說道:「賺不到錢不要怪行業,就怪自己沒本事。B端項目勉強能做到盈虧平衡。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維晶科技董事長詹承翰表示,2017年做了一款B端項目,是HTC Vive Land的高空驚悚VR體驗,叫做《命懸一線》。在去年,維晶科技的《揭秘計劃》登陸了PSVR、Steam、Oculus Home、Hypereal這四個平台,並取得了不錯的反響。PSVR是《揭秘計劃》的主要收入平台,詹承翰表示收入規模足夠讓維晶繼續下一項作品的開發。

對於2017年,詹承翰說道:「去年的VR市場好像突然間冷了起來,但這是在過熱的中國才有的感覺,就像你一個全身發燙的人跳入一個溫水當中,會突然覺得水好涼一樣,其實水是溫的。在國際地區,尤其歐美市場,PSVR的硬體銷售量基本上都達到了幾年前索尼告訴過我們的目標數字,感覺並不差。」

《僵死之日》的開發商英兔遊戲的CEO史文表示,他們在B端已經做了三款定製的線下多人遊戲。目前基本是收支平衡的狀態,但因為沒有融資,又想做自己的東西又要生存下來,所以過得有些辛苦。史文說:「像我們這樣不拉投資還在堅持的可能基本沒有了。其實想拉,但拉不到。都不太看好單做內容的團隊。」

據史文透露,目前《僵死之日》在Steam上的銷量是15000到16000份,其中國內玩家佔總數量的13%左右,在價格方面國內售價為66元,海外定價9.9美元。英兔接下來計劃會先將還是搶先版的《僵死之日》完成,隨後將會開展一個新的遊戲項目,要做一款更高水準和質量的東西出來。

維世互娛的黃芸菲跟記者透露,他們目前也在堅持做VR遊戲,並推出了《積木VR》的新版本。在2017年他們也做過一部分B端項目,但整體情況並不好。

而另一家推出了多款VR遊戲的廠商龐際網路的聯合創始人老李表示,2018年肯定會堅持VR遊戲,但為了開源節流也會涉及些B端項目,但B端不是最主要的。他們認為,VR也是需要有IP的,但不一定就是手游的VR版,但多版本可以相互給些熱度,可以做到線上線下聯動。對於2017年,龐際網路表示:「痛,並快樂著。」

主機、端游為主,VR為輔

除了純做VR遊戲的廠商,還有很多遊戲廠商選擇做VR+主機/移動/PC端的遊戲,其中VR非主體。目前看來,這種方法是最為穩妥保險的做法,適用於現階段的國內市場。

鈴空遊戲的CEO貓大大告訴我們,2017年他們在進行《DYING:Reborn》的多平台移植。《DYING:Reborn》的PC版即將發售,將會登陸steam和其他的PC遊戲平台。除此之外還有兩款新遊戲在開發。鈴空表示,2017年索尼PS4及PSVR的大賣、任天堂的強勢表現以及微軟新主機Xbox one X的發售讓主機市場火熱了起來,為遊戲開發商們增加了信心。目前《DYING:Reborn》在主機上賣了9萬多份,其中大約三分之一是VR版。在價格方面,幾個版本的平均價格大約是15美金,最貴的是PS4版的20美金。鈴空還表示,如果對開發能力有信心,主機平台毫無疑問是最佳選擇。

TVR的創始人王世元向我們透露,TVR早期開發並已登陸PSVR的產品《王牌香蕉》銷量並不算好,目前是靠B端項目來維持公司的平衡,對於B端,王世元說:「VR教育是行業的救命稻草」。而靠著對遊戲的熱愛,團隊一直都在遊戲上堅持著,王世元表示TVR在以後會以主機或PC端遊戲為主,並推出遊戲的VR版本。目前TVR正在研發一款機甲類的新遊戲。

《妖神戰》的開發商成都凱旋科技CEO乃華表示,2018年會把重點放到端游的研發上去。他說道:「我們的遊戲都可以無縫支持VR,但是我們不會在VR設備上進行調試和適配了,我們會優先端游的研發。因為我們的目標是PC端,所以我也沒有放棄VR,因為VR是PC的一個外設而已。」

乃華向我們透露,在2017年《妖神戰》有十幾萬的收入,但是並不能夠自給自足。「我承認我們在VR上面是有野心的。這導致我們並沒有做小型項目,」乃華說。「並且我們不覺得小型的項目我們也可以做到在市場上衝出來。我們沒有這方面的精準定位的優勢。我們團隊的優勢主要是在製作能力上。」

對於2017年,乃華認為是非常艱難的一年:「2017年是最開始進入VR行業的從業者咬著牙不放棄的一年。 然而除了少數在VR遊戲行業獲得盈利的,鳳毛麟角的英雄,大部分還是需要考慮盈虧和資金的實際問題。」

在與廠商們聊天的過程中,記者還了解到,有不少在當時VR行業看起來正火熱時入局,想要快撈一筆的廠商在2017年選擇了退出。他們中有不少要麼選擇完全轉做B端,要麼就是徹底放棄VR遊戲而專註於研發手游或其他類型的遊戲。

展望2018:厚積薄發,機遇之年

2017年的市場無疑是殘酷的,但還在堅持的人都對2018年抱有堅定信心。對於2018年是否還會在VR遊戲這條道路上堅持這個問題,不少廠商都對VR陀螺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王鯤就表示威魔紀元在2018年還會在《永恆戰士VR》上繼續深挖,並說道:「出色的遊戲在這個市場還是能夠收穫不少認可的,這個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在2018年,王鯤想看到E3公布新的VR大作。雖然對2018充滿信心,但他同時也表示:「如果VR硬體迭代繼續緩速的話, 整體情況不會太樂觀。」

唯晶科技董事長詹承翰說道:「2018年我們會繼續堅持VR項目的,我們目前有兩款新作品,已經都做到後期階段了,我們十分期待新作品在市場上創造一個歷史新高的PSVR國產遊戲銷售量。」

成都凱旋科技 CEO 乃華則表示:「好的會更好。在2017年嶄露頭角的企業會獨享新增的VR用戶。而2017年沒有獲得成功的企業一定會轉型的。我意思是綜合的行情,包括資本市場的情況來講,對在2017年還沒有出拳的企業會很艱難。他們只有尋找新的道路來生存下來。」

奧嘉科技CEO談書宏在談到2018時說:「VR遊戲是我們這代遊戲人的夢想,雖然大家都說很難,但總要有人去堅持,去拓荒,我覺得我們有義務更有能力去做好VR遊戲,而且通過前幾年的累積,相信2018年將是我們厚積薄發的一年。」

對於2018年的VR遊戲市場,談書宏認為:「VR這兩年已經慢慢的從風口變為腳踏實地的大眾娛樂,我看到了很多人不再是問VR是什麼,而是說VR很好玩。2018年的VR遊戲將會以更多的硬體形式,更多的體驗場景,更多的跨界結合落戶在玩家身邊,未來的VR將會成為大家必不可少的一項娛樂方式。」

毫無疑問,2018年將會是充滿機遇的一年。

在2017年中時,Oculus開啟了為期半年的降價促銷活動,原本798美元的頭顯+手柄套裝只需399美元。在這之後,HTC Vive也直降200美元,PSVR、國內的部分初創硬體品牌也紛紛做出回應。門檻的降低促進了硬體的銷量,也為C端市場帶來了一定衝擊。

從2017年的銷量來看,PSVR在全球銷量超過了200萬台。還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微軟的全線產品加起來銷量已經達到100萬台。而據IDC的數據,2017年VR頭顯設備的總銷售量為960萬台,據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字可能會增加到5920萬。而硬體銷量的上漲,無疑會為VR遊戲市場帶來更多的機會。

到了2017年底,國內外多個品牌都宣布推出VR一體機,如HTC Vive Focus、Oculus Go、Pico、聯想Mirage Solo等等。雖然從目前的情況看來,一體機大部分還是主打行業應用,但VR設備的多樣性也為VR遊戲市場創造了更多可能。

2017年底,B社推出的大作《輻射4VR》的出色表現也為許多遊戲廠商堅定了信心,而一眾IP VR遊戲大作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2018年我們仍然可以期待IP大作的表現,如工業光魔將於2018年推出的《星球大戰:黑武士的故事》、以及《漫威:聯合力量》、《海賊王:大航海》等等。

目前索尼正在為PSVR打造超過130款遊戲和體驗,並計劃於2018年年底前全部發布完畢。除了PSVR,Valve的三款VR大作也正在路上,而HTC與Oculus也將重點扶持內容創作(延伸閱讀:2018,這55款VR新游或將改寫歷史)。國內方面,網易在2018年2月發布了多個VR遊戲項目相關職位的招聘,從信息中可以看出,網易遊戲接下來還將在VR方面有大動作,並很有可能會引進海外的VR大作。

大廠們的動作和布局將會有力推動VR遊戲的發展。展望2018,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VR遊戲市場,都將會是充滿機會的一年。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擯棄浮躁沉下心來,堅持再堅持,在機會來臨時,牢牢把握住它。

附:2017年國內VR遊戲廠商名單

2017 VR行業年終總結系列:

VR陀螺的聯繫方式:

商務合作 | 採訪 | 投稿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R陀螺 的精彩文章:

「雲養貓」CyptoKitties完成7000萬美元A輪融資;嘴上說不要的任天堂更新VR頭顯專利
惠普推出專業版Windows MR頭顯,售價450美元三月開售

TAG:VR陀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