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攜手國際奧委會,平昌電競大賽打響「轉正」第一槍

攜手國際奧委會,平昌電競大賽打響「轉正」第一槍

自國際奧委會去年10月宣布考慮將電子競技納入奧運賽事以來,電競與傳統體育的牽手似乎已成國際趨勢,老牌足球、籃球俱樂部紛紛成立或收購電競戰隊。從「玩物喪志」到投資風口,電競在年輕一代中的吸引力和吸金能力毋庸置疑,國際奧委會更有意藉助電競提高年輕一代對奧運的參與和關注。在國際奧委會的支持下,英特爾與電子競技聯盟ESL於2月7日在韓國江陵開啟了平昌電子競技錦標賽——而江陵正是本次冬奧會賽區之一。電子競技與國際奧委會的首次聯姻讓人好奇,電競究竟能為奧運帶來什麼?

電競奧運熱身賽:看選手打鍵盤就像看博爾特賽跑

在比賽控制室內,一台電腦屏幕上同時顯示了來自七台攝像機的不同角度的拍攝畫面,分別展示了波蘭參賽者Mikolaj 「Elazer」 Ogonowski(Elazer是他的遊戲昵稱)和加拿大參賽者Sasha 「Scarlett」 Hostyn的賽況,後者是本次電競奧運熱身賽中唯一的女性參賽者。他們正在比的是一款名為《星際爭霸2》的科幻策略類遊戲。選手的手部動作通過兩個鏡頭的特寫拍攝一覽無餘,手指在鍵盤上翻飛的模樣像極了記者們在法庭邊瘋狂記筆記的樣子。對於這種特寫,負責現場賽事的ESL高級副總Mark Cohen解釋說:「對於電競迷們而言,看選手的手指快速移動擊鍵,無異於觀看博爾特賽跑。」

2月7日,加拿大選手Sasha "Scarlett" Hostyn於英特爾極限大師賽平昌電子競技錦標賽現場專註比賽。

如果江陵市的這場電子競技賽是一場正式的奧運賽事,那世界各地的粉絲們可能見證了一個極其顛覆的時刻。「我的天哪,這太瘋狂了!」解說員在Sasha 「Scarlett」Hostyn擊敗韓國參賽者YooJin「sOs」 Kim 時尖叫道。Kim是《星際爭霸2》歷史上獎金獲得排名第二高的玩家,歷次比賽獎金收穫總額高達50萬美元,但「Scarlett」卻在Kim的主場戰勝了他。「我還以為我沒有機會,」Hostyn賽後表示,「比賽中我還是挺怕他的。」贏得比賽後,Hostyn獲得了一等獎5萬美元的支票,和朋友打開蘋果酒慶祝勝利。也許有一天,她也會戴著金牌,站上領獎台。

瞄準年輕群體,國際奧組會「看上」電競吸引力

電子競技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最初只是韓國網吧內的活動,但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SuperData的數據顯示,電子競技如今已成長為一門15億美元的龐大生意。世界頂尖電競選手可年入百萬,線下競技場遍及全球。據統計,2017年全世界觀看職業電子競技比賽時長超過2.66億小時,其中包括熱門競技遊戲《刀塔2》。曾經直播《刀塔2》比賽的實時流媒體視頻平台Twitch在2014年被亞馬遜網站以近10億美元的高價收購,本次電競奧運預熱錦標賽也由其直播。據悉,今年5月,NBA也將推出它自己的電子競技聯盟。

隨著電競產業蓬勃發展,在奧運項目中加入電子遊戲這一想法聽起來也不再瘋狂。有一點顧慮是,電競項目觀賞門檻高,對於不打遊戲的普通觀眾而言,電子遊戲遠不如一般體育項目具有可觀性。不過對於奧運組織者而言,這一點不會造成大的障礙。吸引年輕的觀眾群體是奧組委一直以來的追求,電競項目的加入也許讓叔父輩們難以理解,但卻能吸引成千上萬年輕人,尤其是電子遊戲迷們的關注。而且,世界上最好的遊戲玩家們能帶來更多關注者,他們可能遠比冬奧會上那些金牌選手們更具影響力。奧林匹克運動會需要電子競技更甚於後者需要前者,一名參賽者表示,電競產業的發展勢不可擋,無論奧運是否接納電競,電競從不缺乏觀眾和關注。

尼爾森體育娛樂市場部的首席諮詢師Michael Lynch從未質疑過電子競技被納入奧運項目的可能。Lynch曾掌管維薩(Visa)的全球贊助市場事務,其中也包括奧運會相關贊助。他認為中國作為新興電子競技勢力將推動電競項目在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上亮相,「問題不在於有沒有可能,只在於何時到來」。

從體能訓練到心理輔導,電競選手的日常就像運動員

和其他體育選手一樣,電競明星選手們也擁有自己的教練和心理輔導師,甚至是營養師,強健的體魄有助於玩家更好地集中於遊戲。Sean 「Probe」 Kempen是21歲的澳大利亞參賽者,本次比賽中止步16強,他認為電子競技和所有奧運會常規項目有著共同的特質,「你需要同時具備精神力和體力。體力在電子競技中並不是顯性的,但不可或缺。」電子競技需要參賽者的肌肉記憶和手眼協調來滿屏移動打敗對手。5英尺7英寸高、121磅重的Kempen(約1.7米高,體重55千克)將遊戲玩家操作鍵盤比作網球選手揮動拍子,「高級玩家和極品玩家的分水嶺,是由機械技巧決定的。如果你的手速比對手更快,比賽結果將有很大的不同。」

如今,電子體育的競技性越發顯著,行內競爭也越發激烈。「人們並不知道我們從早5點到晚8點,一天要訓練15個小時。」烏克蘭參賽者Aleksandr 「Bly」 Svusuyk說,「賽場上一個小失誤就可能令我失去財富和名聲。」現年29歲的Svusuyk稱自己是這一行中的「爺爺級」玩家。同時他指出自己是已婚人士,這點與人們想像中的遊戲迷大相徑庭,每天花15個小時在遊戲上並不意味著拒絕社交。

儘管這次平昌電競錦標賽十分引人矚目,但讓人遺憾的是,作為一場電子競技奧運預熱賽,如此重大體育比賽卻沒有現場觀眾。由於場館緊鄰冬奧會比賽場地,受限於環境等原因,主辦方最終將比賽轉為在演播室內非公開進行,禁止觀眾入場觀賽。這可能是由於英特爾與國際奧委會的贊助合約到2017年6月就已經結束,組織方無法保證更大的比賽場地,只能選擇平昌近海岸的一座禮堂舉辦賽事。雖然奧運五環仍出現在了賽前介紹節目的背景圖中,但並沒有小字說明國際奧委會與這場比賽的關係究竟幾何。電子競技想要正式成為奧運會項目,還需要更多的工作來推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一場暴雪,讓霓虹人民堆雪人的腦洞再也關不住
周末美食:聽說最近很流行Bakery Shopping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