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大遷徙,舉國向西遷,因為這次遷徙,促進了西部地區大發展

抗戰大遷徙,舉國向西遷,因為這次遷徙,促進了西部地區大發展

1938年10月27日,日軍佔領武漢,曾在在場守衛戰中,我軍損失慘重。在日軍佔領這裡後,聲稱:「只要是佔領了漢口和廣州,便可以統治中國」。但是在日軍佔領武漢之後,為何沒有實現統治中國的目標呢?

當然這就關係到了當時抗戰的局勢,日軍從海上進攻,授銜攻佔的肯定是沿海的城市,之後才會逐步深入內陸。所以日本進攻之時肯定是先東向西,儘管他們佔領了漢口和廣州,但是也並不能夠實現統治中國的白日夢。因為中國還有廣袤的大西北地區,再加之中國的地形,西高東低,越往內陸地勢越複雜。

比如,在抗戰時期,西南部的雲南、四川、貴州、甘肅等,這些地方都是抗戰的大後方。如果沒有這些特殊的地方,有可能中國會面臨危險,但是有這些地方的支撐,他們的人力、財力讓我們度過了這一危難時刻。

同時抗戰爆發後,這些地區成為了中國人民的避難之地,大量的百姓逃到這裡,甚至一些東南沿海的工廠企業、學校、政府等群毆開始向西遷移。當然還有很多的文物古迹,比如:當時故宮中的文物也隨之穿山越嶺來到了重慶。這些文物古迹才是國家最重要的財富,工廠炸掉可以重修,但是文物一點丟失,那可是無妨彌補的傷痛和遺憾,也會是中國最大的一步損失。

1938年時,工業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而西北地區基本沒有什麼工業體系。但是在重慶成為陪都之後,四川成為了大西北發展的中心,西部各省開始大修鐵路和公路,交通上便捷了很多,甚至興起了很多的高校。

要知道在民國時期,我國的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很滯後,授銜是在地形上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西部地形複雜,山路崎嶇,每一次的遷徙都有很多想像不到的困難,也會付出很高的代價,因為戰爭,帶來了這裡的一次經濟發展,同時也改善了西部地區的落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瘋狂歷史課 的精彩文章:

1954年這一件大事,只能毛主席親力親為,別人只有民主的參與權
毛主席的聾啞人孫女,雖非親生但為何也姓「李」,其中有不少淵源

TAG:瘋狂歷史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