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名人故居游系列之十一

上海名人故居游系列之十一

GIF

孫中山

職業: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家

出生地:廣東省香山縣

生卒:1866.11.12~1925.3.12

主要成就: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帝制,畢生堅持以「民族」、「民權」、「民生」為核心的「三民主義」的信念與理想

在上海繁華的淮海路以南,思南路東側的香山路(原莫利愛路)上坐落著一幢歐洲鄉村式住宅,這是我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和夫人宋慶齡在上海的寓所,也是他倆為革命奔波一生唯一一處共同擁有的家。

正如毛澤東在《紀念孫中山先生》一文中所說,孫中山是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強調紀念他在辛亥革命時期,領導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的豐功偉績。孫先生全心全意地為改造中國而耗費了畢生的精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參觀開始

孫中山故居位於香山路7號,距離一大會址和周公館都很近。紀念館佔地面積2500餘平方米,展示面積1100平方米,主要有孫中山故居和孫中山文物館兩個展示場所組成。現故居內的陳設絕大多數是原物並按原樣布置。1961年故居被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點

該宅是一幢歐洲鄉村式小洋房,是孫中山和宋慶齡唯一共同的住所,由當時旅居加拿大的華僑集資買下贈送給孫中山的。從1918年首次入住到1925年孫中山去世,他們在這裡共同生活了近8年。孫中山在北京病逝後,宋慶齡繼續在此居住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宋慶齡移居香港、重慶,1945年底,宋慶齡回到上海將此寓所移贈給國民政府,作為孫中山的永久紀念地。

故居建於20世紀初,為兩層歐式樓房,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013平方米,建築面積450平方米。外牆飾以灰色卵石,屋頂鋪蓋洋紅色雞心瓦。一樓是客廳、餐廳,二樓是書房、卧室、一個中型會客室和一室內大陽台。樓的東面是汽車間。室內的陳設都按照宋慶齡生前的回憶布置,而且絕大部分是原物。不過故居內嚴禁拍照,有些遺憾。

GIF

門前留影,女兒的心情不錯,呵呵

收穫總結

文物館展品豐富,包括孫中山早年行醫時使用過的醫療器械,開展革命活動時穿過的中山裝,孫中山老師康德黎親筆簽名並贈送給孫中山的照片。據講解員說,鎮館之寶為孫中山就任海陸軍大元帥時佩戴的指揮刀。根據個人的參觀收穫,總結以下內容供分享。

受捐而得的婚後唯一的家

從1894年毅然走上反清的革命道路至1918年入住香山路(原莫利愛路)寓所的24年間,孫中山為革命四處奔波,漂泊不定,一直沒有一個固定的住所。1915年10月,宋慶齡不顧家人的反對嫁給了流亡於日本的孫中山。婚後,他們仍然沒有一個穩定的居所。1916年5月,宋慶齡從日本回到上海,隨孫中山租住在環龍路63號。

有一天,四位華僑來環龍路拜訪孫中山,出門時剛巧碰到孫中山侍衛副官馬湘,就問道:「孫中山先生住的房子太不像樣了,是他自己的么?」馬湘答道:「不是他自己的,他哪裡有房子?這房子每月要付出租金65元。」華僑們齊聲說:「世界上只有孫中山是好人,哪裡有做過驚天動地大事業的人連住的房子也沒有呢?」於是,他們將準備在上海開化妝品廠的資金拿出一部分買下了位於法租界的莫利愛路29號住宅贈送給孫中山。當孫中山得知華僑要送住宅給他後連忙道:「送房子給我么?不可!不可!我怎能接受你們這樣重的禮呢?」在華僑多次懇切勸說下,孫中山才接受了贈送。

館藏展出的房子原貌照

1918年6月26日,孫中山和宋慶齡一起住進了這幢房子。從此,這裡成為兩人婚後唯一的共同的家,他們也才有了一個穩定的居所。

一生未置購房產,這一點孫中山和我們之前參觀過的蔡元培都親身實踐了,都不愧有偉人的胸懷和魄力。

一樓的會客廳和餐廳

二樓的書房和卧室

精誠無間的相伴者

長期奔波和沒有規律的生活嚴重損害了孫中山的健康。在這裡,孫中山和宋慶齡終於過上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宋慶齡無微不至地照顧孫中山的飲食起居。每天清晨,宋慶齡會陪同孫中山在花園內鍛煉身體,或是散步,或是射門球。打球時,孫中山有時會隨意把球打出去,宋慶齡則在旁邊又笑又喊,說他只想贏球,什麼招兒都能使出來。他們還會相互開玩笑,一起聊天,一起在家看電影。

溫馨的家庭生活,讓孫中山感到無比幸福,他在1918年10月17日致康德黎夫人的信中寫道:「目前我正過著新生活,享受我以前所沒有的--一種真正的家庭生活,以及一個伴侶,一個賢內助。」1919年4月,宋慶齡陪同孫中山赴杭州遊覽,觀賞西湖美景,三天後才會上海。

1919年4月,宋慶齡陪同孫中山遊覽杭州西湖

孫中山酷愛讀書

孫中山常說:「餘一生愛好,除革命外,唯有讀書而已。餘一日不讀書,即不能生活。」居住在香山路寓所的孫中山依然以讀書為最大愛好。宋慶齡深知孫中山的嗜好,除了幫助孫中山收集報刊資料,還陪他一起逛書店選購書籍,並將書籍進行分類整理。他們甚至會出現把錢都拿去買書而無錢坐車回家的窘況。

據馬湘回憶,又一次他陪孫中山、宋慶齡一起去棋盤街舊書店選購了許多線裝書。馬湘用帶來的大包袱把書包好,感覺到太重了,不容易拿回去。便對孫中山說:「可否雇一部馬車搬回去呢?」孫中山看了看說:「好,這樣重的書籍背著是不好走。」可是他把手伸向衣袋一摸,說:「錢已經買書用完了。」宋慶齡也說身上沒錢。於是只好借用馬湘身上僅有的四角錢付了車費。

孫中山故居二樓走廊

宋慶齡基本每天晚上都會和孫中山一起讀書,甚至還會給他朗讀重要書籍。宋慶齡在追憶與孫中山當年的讀書生活時說:「我的丈夫有許多書……我給他讀馬克思、恩格斯的書。」今天,走進上海孫中山故居,整齊有序的藏書似乎還會讓人想起當年兩人一起讀書的溫馨場景。

孫中山題贈宋慶齡《中國的發展》一書。他在扉頁上用英文寫道:「贈給我的妻子宋慶齡 孫逸仙」

孫中山先生一生的光輝事迹太多了,本文只選取與莫利愛路故居有關的小段內容予以選取。孫先生早年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行醫時收入可觀。他放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不過,毅然投身於中國近代革命,並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他的愛國思想、革命意志和進取精神,值得我們後人緬懷和學習。

Hi

GIF

編輯 乘著海風

製作 乘著海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效果驚人的平價國貨氣墊,保濕遮瑕不輸大牌
小小錢幣 太多的歷史風煙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