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空巢青年、空巢老人,可能是我這輩子要體驗的三種狀態。」
每一個靈魂有趣的人都關注了迷沙夢巷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留守兒童、空巢青年、空巢老人,可能是我這輩子要體驗的三種狀態。」 「知乎」網民帶著濃濃吐槽味的這句話,獲得了超過4萬個點贊。
為什麼獲贊這麼多?
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這句話產生了共鳴,說出了現在很多人的真實情況,也是這個社會目前的現象。
雖然我們還未老,但我們已經能想像到以後的我們百分九十九是空巢老人了。
我們經歷過留守兒童,目前處在空巢青年,未來又將是空巢老人。
想想,悲哀。
有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經歷過這三樣,他們該是多幸運,老天該是有多眷顧他們,可有過其中經歷或者說三樣都經歷過的卻多的不計其數。
就像這世界上的有錢人那麼少,而窮人又是如此的多。
以前留守兒童
昨天我剛發表過留守兒童的文章,我們這一代大多人是留守兒童,但你可以了解到我們這一代有孩子的大多都陪在孩子身邊,因為我們不想自己的孩子的留守兒童。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請查看昨日文章,謝謝~
現在空巢青年
我們從留守兒童長大,現在升級為空巢青年。(我也寫過類似文章)
空巢青年,指的是與父母及親人分居、單身且獨自租房的的年輕人。」百度百科這樣解釋。
2月8日,最新數據統計,中國現在的空巢青年已超5800萬,這個數字可真不小。
中國有多少年輕人?
光是空巢就佔了5800萬?
很多人,是自己一個人離開家,在很遠的城市工作,租房,獨居。
他們做什麼都是一個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上超市,一個人涮火鍋,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上下班,一個人生活。
什麼軟妹子,什麼水瓶蓋打不開,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都是女漢子,沒有什麼搞不定的事情,搞不定哭著忍著也得搞定,一個人也能拖兩行李箱,一個人也能修水管,一個人也能爬高下低,一個人也能過活。
最怕感冒,太他媽無助了,可能死在屋裡都沒人知道,也是那時候最想家;最怕自己不小心磕著碰著受傷,因為沒有人會幫自己,什麼事情都得一個人來解決,好心酸;最怕一覺醒來空虛的感覺,一切還是原樣,沒人給關窗戶,沒人給蓋被子,沒人給煮飯洗衣,一切都得自己來。
這些都不算什麼,最可怕的是大半夜被房東趕出去沒地方可去,租房子找不到合適的急哭的時候,遇到房租又漲工資不見漲的時候,看著房價一天天飆升時的絕望。
有房卻沒家,有家卻沒房,沒房也沒家。
說的是他們,可怎麼聽起來怎麼那麼像自己。
太多太多的心酸苦楚無人可訴說,所以我們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巢青年,在空巢老人這個詞之後火熱興起,為什麼這麼快被全國知曉,因為太他媽共鳴了。
以後空巢老人
你見過多少身邊的人是空巢老人?
我見過,不少。
他們身邊沒了老伴,孩子也不在身邊,孤家寡人一個,就像空巢青年一樣,做什麼都是自己一個人。
不同的是那時年輕,現在老了;那時精力旺盛,什麼都幹得來,現在很多事情都記不住容易忘也干不動了。
很多時候,看著他們,我都能一眼看到頭,自己的一生盡頭。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少,很多人都不願意要太多孩子,一是法律不允許,養孩子不容易,因為想給孩子最好的,但很多時候我們負擔不來。二是現在人的想法不一樣了,有人選擇不婚,也有人選擇丁克,生孩子太疼了,養孩子太累了,何不一個人或兩個人開開心心地過完一輩子呢?
你們可以看到的是,現在很多孩子都不在父母身邊,父母有父母的生活,孩子也有自己的家庭。
我想,以後,這種情況還會存在的吧。
畢竟兩代人的經歷不一樣,生活習慣也有差別,在一起會有矛盾,所以會選擇分開來生活。
這是說孩子。
對於另一半,我不知道該如何說,兩個人能一起白頭偕老天長地久真的好難,現在離婚率越來越高,很多人不想在一起生活就一拍兩散了,我們為什麼羨慕從前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愛情,為什麼不羨慕街邊相擁而吻的年輕人卻羨慕馬路上手牽手的白髮蒼蒼老人。
一生太長了,要好多好多個春秋,要好多好多個同床共枕,要好多好多個24小時。
我不知道能一起走到最後的兩個人有多少,我想很少吧。
好不容易熬過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生之長白天黑夜,有的老伴還會先離去一個。
留下另一個孤零零地活著,孩子不在身邊,沒有了伴兒,只剩下年邁的自己。(我對另一半的要求是,你一定要長壽,至少要比我活的久。)
這三種似乎成了我們這一代人必要的過程,可儘管這樣,我們也在努力著,我們想從「空巢」到「有巢」。
我們是「空巢」,但還好我們不「空心」。
希望你們都擺脫空巢,做個有房有家有伴的人吧。
小編後語:
政府不是準備2020年全國脫貧走上小康社會嘛,我的想法和政府的一致,打算2020年讓自己脫貧,為我祝福吧~


※姑娘,生活顯然不是只為了擺Pose
※那就是說,你喜歡我對不對?
TAG:迷沙夢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