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種精神叫堅持 一個換腎病人堅持善行27年

有一種精神叫堅持 一個換腎病人堅持善行27年

捐助儀式現場

映象網周口訊(記者 金江濤)2月7日,"六九"雖過,寒氣依舊逼人。在扶溝中匯大酒店會議室里,卻是暖意融融,熱情高漲。企業家何超20萬元善款發放儀式正"照例"舉行。扶溝縣政協主席張建中,扶溝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王宵靈,縣人大原主任王建設,縣人大副主任魏軍占,相關學校負責人和受資助的學生代表近300人參加了發放儀式。

像這樣的"照例"儀式已經連續舉行近十個年頭了。截至目前,27年來,何超為家鄉的聾啞學校、殘聯、慈善會、貧困生以及社會團體和困難群眾捐款660萬元。其中受益的聽障兒童、貧困學生達4252人(次)。

"何爺爺,自從聾啞學校建校以來,這裡就一直凝聚著您的心血,您雖然身體不好,身在鄭州,但您始終關注著這裡的一切,您用那濃濃的愛意,化解著這裡每一個殘疾孩子的孤寂的心。"捐助現場,受捐助的縣聾啞學校高三學生劉夢傑用手語激動地表達著她對何超先生的感激之情。她用手語表示:"現在新年就要到了,您又給我們學校的每一名學生送來了1000元錢,讓我們能過上一個幸福快樂的春節...。我將懷著感恩的心,整理行裝,踏上實現未來夢想的道路,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擔當的人!"

捐助儀式現場

今年66歲的何超是扶溝縣城東街人。幼時家境貧寒,他靠四處替人挑水、上山拉煤和掂泥兜打工為生,遍嘗了生活的艱辛。何超自幼酷愛書畫,多年藏畫,集腋成裘,終有所成。早年的遭遇,練就了何超的堅韌性格,也讓何超在成年後更能體會貧困家庭的艱辛,他開始關注家鄉的父老鄉親,尤其是那些家庭貧困的學生和殘障聾啞兒童。

1991年,對於何超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他年近不惑之年,當得知縣裡籌建聾啞學校資金十分緊缺的情況後,他帶頭捐款2萬元。這一年,他被縣政府聘為縣聾啞學校名譽校長。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每年從春暖花開到數九寒天,不論是端午節,還是中秋節,他都照例給那些聽障有限、不能說話的聾啞孩子們買衣服、添新鞋、購粽子、送月餅,從小小的文具盒到男女生用的書包顏色,都考慮得非常周到。每年助殘日,還拿出數萬元,託人或專程回到學校看望師生。出資150萬元建起了學校的餐廳、宿舍、藝術綜合樓和實訓樓。為讓聾啞孩子學會一技之長,幫他們尋找就業出路,又捐款100萬元創辦了學校陽光印刷廠。這一年,他受邀從西安趕往鄭州參加扶溝縣經濟研討會的籌劃工作,因勞累過度感受風寒,持續幾天的高燒導致他患上了急性尿毒症,從此腎病和併發症伴隨他一生。從透析到換腎手術,每天都要服用幾十粒藥物維持生命。其間,因腎臟排異幾次暈厥,有一次曾連續住院7個多月。2014年以來,因嚴重的缺血缺蛋白造成上身瘦成皮包骨頭,而面部、下肢卻腫得特別厲害,兩腿不能打彎兒,只能穿一雙特製的大號鞋子,拄著拐杖勉強走動,上樓梯更是舉步艱難。血肌酐嚴重高於正常值標準,尿隱血、尿蛋白都查出了三個加號。長期的服藥導致他腿上長了一個癰瘡3個多月至今不能癒合。老年白內障又使他雙眼視力模糊,看不清東西。就是這樣一位終身與藥物和醫院打交道,與病魔頑強抗爭的垂危老人,在自身健康狀況極其糟糕的情況下,有時靠賣掉一幅用心血換來的書畫作品收入治病、生活外,卻年年如此捐出善款救助貧困學生和聾啞兒童,幫助困難群眾渡過難關,這是何等不易。

有一種精神叫堅持 一個換腎病人堅持善行27年

面對困難和病痛,何超坦然樂觀,笑對人生。他表示,作為一個書畫愛好者和收藏者,希望今後能將自己收藏的一部分書畫作品捐獻在扶溝,讓這些散發著真善美的名家力作能永遠地向家鄉人民傳遞著正能量。他一生恪守著"當個孝子,做個善人"的人生信條,再大的困難和痛苦也阻擋不住行善濟困的決心和勇氣。"即使有一天生命終止了,也會讓我的女兒和後代在有能力的情況下一直把善款捐下去,捐上10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貧困學生和聾啞孩子永遠是我的牽掛!"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何超用27年堅持生命不息、崇善不止的執著追求;熱愛家鄉、情系教育的赤子情懷;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高尚義舉,映射出他做善事、濟貧困的人性光輝,也映射出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光芒。他用27年的精神堅持,詮釋了生命的全部意義。

新聞線索郵箱:zhoukou@hnr.cn

新聞熱線電話:1503682618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聯播 的精彩文章:

郭永亮書法作品 水墨無疆書道人生

TAG:河南聯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