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的春節社交血淚史,屢敗屢戰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

孩子的春節社交血淚史,屢敗屢戰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

帶著小寶寶跟親朋好友聚會,難免會被熱情群眾圍觀。

這個來一句「叫奶奶」,那個來一句「笑一個」,或者,「會走了嗎?走兩步給叔叔看看唄」,「會叫爸爸媽媽嗎?來跟爺爺學,爸~爸~~媽~媽~~」

寶寶有反應還好,群眾笑逐顏開,「哎呀真聰明!」

但大部分時候寶寶都是傻乎乎地懵懂樣,群眾難免受挫,「哎這孩子膽小吧」,「這孩子內向吧」,「這孩子不常出門吧」……寶寶雖然聽不懂,可是還是要表示好冤啊我還沒反應過來是咋回事咱倆明明不熟好么……

長大以後可能不大記得清三歲以前的事情,寶寶懵懵懂懂的小腦袋裡到底是怎麼評價這些圍觀群眾的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呢,童年的各種被要求打招呼、叫人、發言、唱歌、表演的慘痛經歷估計每個人都有。

據最近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在最希望孩子獲得的能力里,超過七成的家長選擇了自信和溝通能力。這兩者都是有利於孩子終身學習的社會能力。

春節時期,有客人來家做客,也會走親訪友,是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好機會。不過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表現不好,顧慮太多,很容易給孩子貼上不適當的標籤,進而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

趁此春節之際,小編總結了春節社交四大規則,希望對爸爸媽媽有所幫助。

1

規則1:不逼迫孩子叫人

經常有爸爸媽媽抱怨,讓孩子叫人,可是孩子就是不叫,大人往往很尷尬,甚至給孩子貼上「沒禮貌」或「不懂事」的標籤。其實爸爸媽媽這樣的做法是對孩子的一種誤解,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不能說主動叫人的就是好孩子,不主動叫人的就不是好孩子。孩子總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接納孩子才是第一步。再者給孩子提供交往的機會,一旦孩子感覺到安全,就會主動叫人的。父母做到了尊重,孩子學會尊重。

2

規則2:不強迫孩子分享

春節走進訪友,孩子們會得到很多好吃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都會教孩子學會分享,來把你的糖給妹妹一點,可是孩子就是不給,哪怕手上都拿不了了。這個時候父母又會遭遇尷尬。其實孩子在兩三歲處於物權意識開始萌芽。父母要幫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維護自己的權力,同時又懂得尊重別人的物品。培養正確的物權觀,有助於孩子形成好的自主、自尊的意識,以更好地適應社會。所以在分享之前物權意識建立非常關鍵。如果想引導孩子學著分享,父母的示範更重要。

3

規則3:徵得主人同意才可以

帶孩子到別人家做客,很容易碰到這樣的現象:淘氣的孩子總會亂摸主人家的東西,稍不注意很有可能打碎東西。如何去別人家做客,大人要給予一步一步的引導:

1.先按門鈴,見面要問一聲新年好;

2.是否需要換鞋子,需要徵得主人同意;

3.教孩子基本的禮貌用語。如,「叔叔,我可以玩你家的小球嗎?」「阿姨,我可以看這本書嗎?」等等,這些都是尊重的表現,也是邊界意識建立的表現。

4

規則4:孩子之間發生衝突需客觀處理

春節期間,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平時每個孩子在家裡都是獨生子,任何東西不會與自己搶,可是到了外面就不同了,孩子多,玩具少,總會遇到起衝突的時候,這個時候雙方父母都要客觀處理。先共情在詢問::「你們倆看起來都很不開心,發生了什麼呢?」對大孩子這樣引導,如你很生氣,可是生氣,你覺得打人合適嗎?引髮姐姐思考,而不是一味說「你是姐姐,你應該讓著弟弟」這樣對姐姐很不公平,也容易給姐姐造成心靈上的傷害。

所以先承認孩子們的情緒,接納他們當下的狀態,這會讓孩子產生信賴感和安全感。在此基礎上,父母再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幫助孩子梳理清楚剛剛發生的事情,滲透交往技巧, 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除了在春節,

日常生活中對小朋友社交能力的培養也不能忽視呀!

心理學研究發現,

社交能力強的孩子,能更好的適應環境,

而缺乏同伴交往的孩子容易出現孤獨感和孤僻行為,

成年後也容易遇到人際適應方面的困難。

快來孩子王童樂園結交新朋友吧!

在孩子的世界裡學會溝通分享,

做社交小達人!

本文整理自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孩子王童樂園 的精彩文章:

第1089期:全都是我的

TAG:孩子王童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