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主的勝利》:不如說是共識的勝利

《民主的勝利》:不如說是共識的勝利

其實西班牙民主轉型這種類型書對當下99.99%的中國人而言都是不適合看的,我只是恰好對政治感興趣,尤其對轉型感興趣,對民主化這個議題感興趣。

這周五高曉松在節目中里說愛爾蘭,說民主解決不了的問題太多,尤其是在民族國家風潮起來的時候,民主反而瓦解了大英帝國。他還講到從帝國到民族國家的轉變釀成了很多悲劇,奧匈帝國、沙俄帝國等帝制朝廷紛紛因各種原因瓦解,誕生了系列民族國家甚至是彈丸小國,隨後引發了世界大戰。這一段他講得一般,不如後一段講全球化,更給人很多感觸。當時我心裡想的是,第一,不管有沒有引入民主,帝國都是會被瓦解的,只是遲早問題,只是時代的變化讓民主、工業化伴生而來,我說大英帝國因為民主而瓦解這是一種進步,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否認這一點;而民族國家悲劇的起因還有很多,比如新興工業國(如普魯士德國)的政治理念還是封建貴族叢林法則的遺產,此外歷史的和領土的包袱、民族情緒的問題都太多,且國與國的關係沒有成熟的規則、還受到重商主義年代的掣肘、全球貿易的體量也不足夠大到影響政治決策,而民粹主義什麼的,只是那時候許多大問題中的一個而已。第二,民主是最沒用的東西,要想玩的好,需要有太多約束條件,稍微走點彎路都會玩進溝里去,民主轉型失敗走向民粹的例子太多了,名為民主實為獨裁的例子也太多了;比如,民主最需要的是共識,如果對憲法沒有認同感,對國家和中央政府沒有認同感,像愛爾蘭這樣以議會鬥爭取得由民主化走向獨立的結果、而英格蘭人從民族情感上毫不介意且欣然放行(雞賊的英格蘭人不會因為統治了愛爾蘭幾百年就說這是聯合王國的固有領土)也是很自然的;而且,民主是民意的反映,說民粹也好,政治家迎合民眾也好,民主玩不好的時候,結果就是政府順應民意做一些短期有利長期有害的事情,比如英國脫歐。

說了半天,民主這麼沒用,為什麼我們還要研究這個東西?因為我們有一顆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啊。哈哈。

上次說到西班牙內戰結束,佛朗哥建立了獨裁政府,他死於75年,去世前有意無意地為西班牙的民主轉型做了一些準備。怎麼評價這個人呢,幾分功幾分過什麼的我就不這麼俗氣了,功過不能相抵,過就是過,功就是功。

佛朗哥是一個劊子手、強硬的獨裁者,這毫無疑問,可西班牙民族的悲劇性在於,換了左派一直在台上就一定更好嗎,答案是未必,或者說很可能更差。他固然雙手沾滿血跡,但他對民主轉型即便不算有功,至少沒有在生前刻意做太多阻礙轉型的事。他認為西班牙的未來政治制度還應該是君主制(他害怕民主帶來的混亂、不敢主動轉型、但也不想自己開創一個王朝),這種腦子不怎麼轉彎的封建軍人思路,讓他死前多少為民主轉型做了些準備(大部分哪怕不是他自願、而只是順應形勢而已、比如允許了在政治專制下的經濟自由化),死得時間也不算太晚(有時候獨裁者活得太長是國家的大悲劇、佛朗哥可以說死得很及時),他死後不過2年西班牙就迅速舉行大選,到80年代中期徹底完成這一轉型(佛政府後期因沒有統一的意識形態而內部分裂、對自由化浪潮基本無太多意願及能力去阻止)。

當然功勞更歸於後來人,佛朗哥生前可能不相信獨裁政權已走向日暮途窮,他培養了前國王的孫子作為未來君主制的繼承人,而這位新國王卻是堅定地推行君主立憲制,此外,還有歸功於年輕政治家們的手腕、曾經的左派鬥士們的剋制等等。佛朗哥政府後期,政府內開明改革派和極右頑固派時而互佔上風,政策風向也發生反覆,民眾的抗議和極左派對極右官員的暗殺活動始終未停歇,而極右對百姓的鎮壓,對遊行示威人群的開槍,也毫不示弱。在這種情況下,佛朗哥一死,控制局面就非常困難,國王和首相蘇亞雷斯迅速行動,對各個政治勢力逐個安撫,赦免政治犯,以速度為策略,不斷在反對派之前提出行動計劃之前,提出自己的針對性措施,以消解反對力量,迅速承諾全國大選、團結工人社會黨(中間偏左)、完成共產黨(極左)合法化談判、將行動的主動權從左派或右派手中收到自己的掌握下,以完成協調不可調和的矛盾的任務。

轉型的關鍵是政府與民眾訴求的互動,核心是彼此信任,西班牙的特點是,年輕開明的改革派官員迅速團結各個政黨和勢力,團結大多數人,謀得共識,讓軍隊中立,然後迅速選舉、修改憲法、迅速建立新的社會契約。

後面的細節太複雜,就不多寫了,轉型的兇險關卡有好幾個,經濟問題恰逢石油危機陷入蕭條、因此工會活動此起彼伏,共產黨人扔掉內戰包袱參加選舉和極右派堅決不允許共產黨合法化的矛盾是最難調和的,極左和極右中暴力分子的恐怖主義暗殺活動,頑固軍人死硬分子發動軍事政變幸虧被國王迅速化解,巴斯克民族的分離主義和艾塔的恐怖活動,等等,好在都在政治領袖們的努力下闖過來了。1982年,社會黨岡薩雷斯當選首相,和平交接的政黨輪替開始,民主政體宣告奠定。

西班牙的「底色悲涼」,大概是因為分歧、分裂、分道揚鑣的混亂,永遠是這個國家的底色。2015到2016年四大黨無法就組閣達成共識,看守政府的狀態竟然持續了300多天,而據說這段時間西班牙的經濟發展是難得的好;而當下西班牙正面臨另一次憲法危機和民主危機,是加泰羅尼亞分離主義的日漸高漲。也許民主未必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那就交給時間吧。

而中國,大概最難的地方在如何謀得共識吧。我很悲觀。多說無益。

**********

這個周,讀《Fooled by randomness》讀得牙根都苦了,苦味的來源很多,不單是因為統計學知識儲備貧瘠或英語閱讀能力退化(很久沒讀原著了),也因為這書勾起很多其他的聯想。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個人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有時候覺得這句話講得真是又貌似極具高度又帶著濃濃雞湯味,而讀這本書不過是從統計學上再次驗證這句話吧。

想起「倖存者偏差」這個問題,其實二戰後出現過的獨裁政權太多了,最後有幾個能夠倖存?而民主政體最容易倖存,我們現在研究民主,或者動輒說這是歷史的終結,是不是也是一種偏差呢。呵呵。

春節停更一周,讀達爾文,需要仔細一點。

給大家拜個早年。

Forca cataluny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肉料理 荒川:表面高冷,內心逗逼
如何在冬季為衣服鋪上一層,讓人感到舒適和時尚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