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世界上最小的博物館裡見證天人合一

在世界上最小的博物館裡見證天人合一

在家悶了半個冬天,在天上飛一夜,落地,機窗外已是南半球的夏天了,濕潤的空氣,遍灑的陽光,溫熱的海風,清新的綠色山巒……

聽Lily說周末要組織人一起參觀博物館,忙不迭的跟了去。

出門一路小跑,趕著坐上小火車,不緊不慢,咣咣噹噹的剛好適合看風景。清涼的夏雨濕潤了風景,窗外景色宜人,似走近立體的油畫。躁動的心頓時安靜下來。

西區又是一番別樣景緻,沒有寬闊的街道,沒有商鋪大樓,只有漫山遍野的古木森林,蜿蜒起伏的小路,各色的小屋掩藏在綠林里,彷彿進入了精靈的世界。

Geof來接的我們,笑容溫和,車技卻酷派,坐在車裡在綠樹掩映的曲折小路上疾馳,彷彿駕船行進在綠色的海上,暢快而心曠神怡。

到了?

真不敢相信!雖然之前知道McCahonHouse只是當地知名藝術家曾今居住過的舊居改造的博物館,但到了跟前才覺得我對空間的估計還是太保守了些。

不是常規概念上的博物館,沒有大的醒目的標牌,所有公共標示都巧妙的和建築融在一起,極好的保留了畫家從前居住時的樣子。溫馨而且親切,似乎只是一個普通的家,有人居住在裡面。

Gergina老師看起來應該有三四十歲了,沒有固定的工作,但喜歡藝術,所以每周都會作為志願者來這裡服務,她會提前為孩子們準備好材料,教他們畫一些紐西蘭本地的小鳥。她很像一個精靈,梳著兩條極可愛的辮子,熱情、真誠,快樂而精神飽滿,跑來跑去,不停的為大家講解,學小鳥的叫聲,時不時的插播小笑話。可惜她語速極快,我聽力又極不好,只能遺憾的豎著耳朵,努力猜測她為什麼那麼開心。

說真的,不是很喜歡Colin Cahon畫面的色彩,灰灰的,和周圍的景色毫無關聯。但很喜歡他畫在家裡牆面上的他的一家:兩個女兒,兩個兒子,在天上飛。充滿歡樂的溫馨和浪漫的幻想。

很難想像,五十年前,他們一家六口就居住在僅僅三十幾平方的小木屋裡。房子的上層僅有四間屋子,很大的一間做了畫室,僅剩下的一點點空間,竟然還要有卧室、會客室、廚房、衛生間……一個正常的家應該有的所有設備,我們甚至懷疑,一個歐洲藝術家,是怎樣擠進只有冰箱寬窄的沐浴空間里的。

更令人困惑的是供兩個男孩居住的「卧室」,竟然在整個屋子漏台的下面,空間小是不必說了,高低床也是極窄的,看樣子一定不能隨意翻身,不然會掉下來。關鍵是屋子的正面,是全敞開式的,沒有任何遮擋的面向整個森林,外面叢林密布,古木蒼天,住在這裡,真有天人合一的感覺。

但作為孩子的卧室,我們還是不好理解的沒有牆壁遮擋。雖說,奧克蘭的冬季不會下雪,外面也沒有猛獸,可夜晚的溫度也會接近零度,也會經常颳風下雨,床離樹林僅一步之遙,那麼窄的空間,一定有冷風冷雨肆無忌憚地灌進來。想像兩個男孩在冬天的夜裡一定會冷得縮成一團,他們是如何挨過紐西蘭漫長的冬夜,漫長的冬季,他們的父母又是如何忍心不給孩子在外面加一層遮擋,哪怕一片木板也好。

跟Lily聊這件事,她說kiwi從小都會以各種方式接觸自然,覺得自己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回歸自然,不會感覺害怕。也很注意在環境中磨鍊孩子,不分男孩女孩。

難怪大街上看到本地人無論年齡大小,絕大多數都體型勻稱,健康而充滿活力。無論春夏秋冬,他們都短褲背心,甚至光著腳丫走在大街上,下雨也不做任何遮擋。難怪平日一有假期,人們大多都會舉家外出,露營、徒步、登山,各種極限運動,數數也有幾十種之多吧。想當年第一批踏上這片土地的英國人,面對仍然處於原始部落狀態的孤島,白手起家,開創一個新的國度,一定經歷了艱苦卓絕的拼搏和努力,才得以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島上安身立命吧,而那時養成的開拓精神,久而久之,便成了他們生活的一種方式被一代代延續下來了吧。

如果單單因為這一點,可以理解Colin Cahon不給兒子的卧室安裝護牆,但空間又何以如此狹小呢?按我們的邏輯,外面是大片的森林,砍幾棵樹,把房子蓋得大一些應該是可以的吧。可是,他們沒有,因為他們的宗教告訴他們從自然中拿取要適度,給生存提供必須的條件就可以了,不可以貪婪。

因為不貪婪,他們會有節制的從自然中索取生命必須的東西,其餘的,仍歸於自然。所以,雖然紐西蘭石油、煤炭的儲備都很豐富,但他們國家卻禁止開採此類可以帶來環境破壞的資源,只利用最乾淨的地熱來滿足生活的需要,百姓也會監督政府立法保護自然;競選政府領袖,也要有關於自然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合理規劃;雖然這邊冬季新鮮蔬菜水果貴得驚人,但為了防止農藥污染食物,過度的種植破壞植被,造成水源污染,他們選擇了保留大量草坪,森林、寧可從國外進口冷凍蔬菜;江河湖泊按他們原來的樣子流淌,沒有水電站的攔截;海灘允許任何人免費捕撈適量的海產品,但超量就會被施以重罰;不用的物品,會放在固定的地方,給其他人再用,小到家用,大到木屋;森林中有專門的步道供人徒步,但進入要鞋底消毒,不可跨越步道隨意踩踏;紐西蘭海關更是少有的嚴格,一包香腸也可以讓你丟掉工作,慘遭遣返。

想起來這裡之前,和兒子一起看過的兩部反映紐西蘭文化的影片《鯨騎士》和《海洋奇緣》,再見到這個最小的博物館,終於明白紐西蘭為什麼會是世界上少有的一片凈土。

如果停留在這個層面認識紐西蘭,還是遠遠不夠的,下午的行程,讓我領略了紐西蘭別樣的藝術風貌。

現代、時尚、不乏對人性的思考,被Lily稱作Titirang「的小村」里,不期而遇幾家藝術家工作室,幾家畫廊和一家美術館。一路走下來,幻若夢境一般,現代與原始,自然與人類,如此和諧的交融在一起,令人感慨萬端。

傍晚,坐在Lily家木屋的沙發上,四周又高又密的貝殼杉圍攏過來,恍若坐在原始的叢林里。蔓草、青苔、厚厚的落葉、蜿蜒的石板路,身邊蹦來跳去的小鳥,即將盛開的野百合…..這樣的自然,一定要有躺著可以看星星的漏天頂棚,要有毫無阻礙視線的落地玻璃窗門、要搭配古樸的原木傢具,滿屋子的書,自己畫的畫,一架三角鋼琴······

這樣的日子,寧靜而安詳,沒有過多的欲求,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為喜歡的事傾注熱情,與自然一道,看四季花開,聽潮漲潮落,雲起雲飛…...足夠了,不是嗎?

關注心芳視域,帶你一起感受不一樣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從昏暗到陽光
不過分委屈自己,做自己就好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