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濟學家遇到科學工程師 暢談外星移民計劃
金融混業觀察, 獲得微信公號「雙認證」(媒體認證及原創認證),關注請點擊圖上方小字金融混業觀察,參加VIP計劃請見文尾。
觀察者言:經濟學家與科學工程師相遇,那種 「不可思議」的感覺太有趣。
美國時間2018年2月6日,SpaceX旗下的新型火箭,也是世界上現役運力最強火箭——「重型獵鷹」火箭首飛成功。此前幾年,這一火箭項目經歷多次爆炸和失敗。
大約在兩年多前,2015年10月,清華經管學院院長、經濟學家錢穎一曾經對SpaceX首席執行官兼首席設計師、特斯拉的創始者、有著「鋼鐵俠」之稱的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馬斯克做過一次不同尋常的訪談,詳細開聊SpaceX計劃。
不同背景的兩人就量子力學、統計學、物理學第一原理等等, 產生了有效的互動。今天,Space X計劃經歷了三次失敗後終於發射成功沒有爆炸,但還沒真正做到馬斯克說的全回收。回看當初的訪談,仍然充滿了信息量(參見財新網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網站
馬斯克說,2002年開始考慮火星計劃。SpaceX的初衷並不是為了建一個公司。2001年,他在跟一個朋友聊天的時候提到為什麼人類還沒有登陸火星?因為既然在1969年就登陸了月球,那現在也應該快登陸火星了。
他訪問了NASA的官網,想看看有沒有登陸火星的時間表,但什麼也沒找到。後來了解到,NASA當時已經放棄登陸火星了。一開始,他想搞一個公益性質的項目,將一個小型溫室送上火星表面,希望激起公眾的興趣,從而促使NASA增加預算,那樣就能延續阿波羅之夢了。
馬斯克去了三趟俄羅斯,想買一些用過的洲際彈道導彈,用於火星任務。他談成了生意,但意識到,最初的假設是錯的。之所以人類沒去火星,不是因為不想去,而是因為大家認為沒有能力去而放棄了。
馬斯克決心創立一家公司,減少太空旅行的成本。他要改進火箭技術,因為火箭技術自六十年代以來根本沒取得什麼進展。這就是他創立SpaceX的初衷,不過那時他覺得公司的存活幾率最多只有10%。
他跟俄羅斯人達成了協議。但是發現對方的火箭價格低廉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些都是報廢火箭。顯然這無法用來在火星上建立自給自足的城市,而在火星上建立城市,是他開展這項計劃的根本目的。
馬斯克表示,他通過看書、做實驗,成為火箭科學家。而在場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朱邦芬就表示,天才學生可以自學物理學。但他想知道馬斯克最喜歡哪門物理學課程,對他的公司和創新思維幫助最大。
馬斯克表示,物理的基礎理論是最有用的。物理學原理(《物理101》)是最有價值的。他也提到量子力學,說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卻都是正確的。但很難學,因為極其違背直覺。因為在這個領域,直覺是無效的。此外,量子力學還結合了大量高等數學和統計學的內容。
馬斯克創立SpaceX已經13年了,理想是把人類送往火星,使用可重複利用的火箭,把火箭的成本最終減少到現在的百分之一。他認為大約還需要10年,可以把人類送上火星,概率是50%。他表示,這取決於全球範圍的技術進展。但如果按目前SpaceX發展趨勢推算的話,2025年是大致正確的。
錢穎一指出,可重複利用的火箭不容易,美國宇航局停止製造太空梭,就是因為這過於昂貴。而馬斯克表示,他相信關鍵在於能夠重複利用,至少現在能實現推進節的重複利用,以降低太空飛行的成本。他相信在未來一年內,他們能夠使推進節安全著陸,並重新飛上天,這種可能性在90%以上。
馬斯克認為,」必須在某個星球建立一個能夠自我維繫的文明「。2014年,他曾在接受時任財新傳媒總編輯的胡舒立採訪時表明,」上大學時已判斷,外星移民將改寫人類未來「(參見「財新專訪馬斯克:輸掉過很多場戰役,但從未輸過戰爭」)。
馬斯克表示,縱觀整個人類文明史,會發現人類文明基本將會朝著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要麼變成一個居住在多個行星上的文明,走向太空探索星系,要麼就永遠住在一個行星上,直到最終滅絕於某個天災人禍。要實現前一種願景,必須在某顆星球上建立一個能夠自我維繫的文明。火星是唯一現實的選擇,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向這個方向努力,而在我們的認知範圍內,這將是地球誕生45億年以來生命首次有機會走出地球。這個時間窗口可能很長,也可能很短,而人類應該趕早不趕晚,在有能力的時候採取行動。■
******************************************
掃碼開通
[金融人·事2018]
財新秘制收費單品
第一時間 獨家深入
2018年所有重要金融人與事
[救市國家隊證金公司總經理更替]
[央行下任行長是誰 可能人選增減有玄機]
[新一任財長是誰 選拔路徑或拓寬]
最新文章
[銀河證券新掌門人陳共炎鐵腕大換血]


TAG:金融混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