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溫暖,叫團圓
圖片來源於網路
" 記憶中的那些年味 "
兒時的期盼有很多,最難忘的便是對年夜飯那般的饞嘴期待,一家人圍著桌子熱熱鬧鬧。
關於年的回憶總是美好的,不管是爺爺最愛吃的凍米胖,長了幾歲就吃幾個的湯圓,還是壓在枕頭下的幾塊壓歲錢,還有那此起彼伏的鞭炮聲。
如今,總聽人說「年味越來越淡了」,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增長、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年「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對於那些即將逝去的年味,你是否還記得呢?
@肉包兒
晚上回來,在一樓嗅到了門縫裡鑽上來的牛肉香。有點想奶奶了,她燉的紅燒牛肉實屬美味。每年到了臨近除夕的那幾天,她總會一天天算著過年的日子忙活著。
二十五包好腌菜粽子,芋艿粽子。從料理粽葉,淘米,拌料,包裹,蒸煮穿繩,一天內完成。二十六擦洗從趕早菜市場買回來滷味豬腸豬肚,她和賣肉的老闆熟識,總把最新鮮最好的肉留給她。二十七在蜂窩煤上煨上一天的牛肉,紅燒肉,土雞……二十八炒好八寶菜。
年味就伴隨著廚房裡的香氣一天天的濃郁起來,等到大年三十兒,這些東西一齊上桌,過年啦。
@Clover .
孩提時代印象最深刻的年夜飯就是和哥哥一家相約奶奶家了。奶奶從早上買菜開始忙碌著,滿滿的一大桌子菜,有肉有魚有菜、各種點心。
最令我難忘的莫過於過年必備的春卷,準備春卷皮、餡料,裹春卷,炸春卷,奶奶一邊炸我們一邊吃,先吃一個甜的豆沙餡,再吃一個鹹的甜菜陷,甜咸結合停不下來的節奏。
年夜飯正式開始,坐等奶奶爺爺發壓歲紅包,倒上飲料一起碰杯,一邊放著春節聯歡晚會,一邊聊天,一邊開動。
@少女快睡
小時候對於過新年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家家戶戶掛著紅燈籠,貼上對聯,一切都是喜氣洋洋、熱熱鬧鬧的模樣。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年夜飯上桌了,有甜甜的蘿蔔、香噴噴的蒸雞,有像大珍珠一樣的糯米丸子,還有一盤蒸魚象徵著年年有餘......
GIF
看看一桌子的菜,口水都要出來了。最重要的便是全家人一起吃八寶飯,舉起酒杯,齊聲說:"新年快樂!"剎那間,歡笑聲、祝福聲和碰杯聲,交織成了一首春之歌。
到了晚上,一家人都癱在沙發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吃吃吃。最開心最期待的也就是收紅包了。我和弟弟會收到很多紅包,開心得像個小鹿亂跳亂撞。
@心沉
印象最深刻的年夜飯那還是要追溯到很多年前,畢竟現在的年夜飯只是給團聚找了個機會。
還記得上初中時候的那頓年夜飯,那是我們小一輩和上一輩還有敬愛的老一輩相聚最齊的一次,老一輩的他們在年夜飯的時候吃不了多少,卻拚命地想要讓小一輩吃好。
後來的年夜飯老一輩有些都去了很遠的地方,相聚太難,我們也長大了,也失去了本來小時候那些童真和愛玩的心態,年夜飯現在也變得越來越沉悶,吃完飯,就各自回家,各自安好。
@ZMM
年夜飯,亘古不變的新年話題,中國一直延續的年三十習俗,是一個佳節團圓的象徵。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只有吃到了年夜飯,大家才會真正地感受到過年的氛圍。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在外婆家過年,鄉下會有一個飯前先祭祖的習俗,把所有事先腌制好的雞鴨魚肉統統裝在一個大木盆里,然後各種茶水、酒水,水果都準備好之後。派一個代表出去放鞭炮,剩下的就在屋裡行禮祭拜。然後,就是家家戶戶的重頭戲,拆豬頭肉。
現拆現吃,每每這樣的重任都是交給大舅舅的,曬好腌好在放大鍋煮出來的肉不要太香,吃得不亦樂乎,每人嘗一塊兒過後,剩餘的再進行加工…
@鹹的我
也許,一年中只有一頓飯值得回味與追憶,其味道是用生命和歲月來銘記的。年夜飯,在我的世界裡等同於一團濃濃的霧氣,在這霧氣里,我看不見家人的眼睛,只能記住這暖暖的心意。
媽媽親手包的餃子,守著灶台炸出來的肉段,只准抿一小口的白酒,揣在口袋裡捨不得吃的大白兔奶糖……
小的時候迷戀雜燴湯,長大之後,雜燴湯換成了火鍋,但不變的依舊是那一團暖暖的霧氣。
@過去不曾回來
小時候的年夜飯在我的印象里或許是一瓶娃哈哈AD鈣奶。
以前有集卡兌換衣服,只記得當時過年前夕把這套卡集齊了,然後去爺爺奶奶家吃飯,吃平時不會做的那些菜,拿著爺爺奶奶叔叔們給的壓歲錢,買吃的。
買鞭炮,看誰放的比較響,放的比較遠,守夜打牌。零點的時候跟著我媽媽去燒香。第二天的早飯水煮荷包蛋加白糖,很好吃。
@NINI
說到小時候的年夜飯,那一定是難忘的。外婆家是在一個小村落,還保留著最古老的灶台和需要燒柴火的大鍋從燒菜煮飯到最後的大鍋湯。小朋友都會輪流去背靠柴堆的「寶座」,但每每因為技術不佳把火燒滅了而被一通臭罵。
每次年夜飯最期待的就是最後的芋餃湯,鮮香Q彈,皮子由紅薯粉和芋頭揉成,不加一點水,裡面包裹剁好的鮮肉,捏三個角就完成了。底湯是大補的雞湯,放入芋餃、娃娃菜、油豆腐、蘑菇、粉絲,還有雞腸、雞胗等,每年期待的就是這一口吧。
@大殼兒
其實我一直覺得我家的春節挺冷清的,沒有像隔壁家的小夥伴,每年都有好多的親戚遠道而來,一年一次的相逢,大老遠的見著彼此老遠就在叫喊了,一路歡笑的經過我家門口。彼時我竟也覺得莫名的開心,但也有些難以言語的感覺。
還記得剛從陝西會到浙江的第一個春節,那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全家都團圓了。第一次見到超級大的大湯圓,我們那兒叫它糯米圓,它不像寧波的湯圓,是小圓小圓的,我們那兒橢圓橢圓的還帶著尖兒,煞是有趣,它可以是紅糖核桃餡兒的,也可以是豬肉菜餡兒的,可鮮可甜。
其實現在想想開心的事情總是被遺忘的快,難過的事情總是被自己一再放大,多些樂觀積極,生活才能更美好。
@苦甜
每年的年夜飯,都是在鄉下的外婆家過的。為了讓我們吃到更新鮮更好的食物,早早的外婆就出去採購了。透骨新鮮的紅膏嗆蟹、海蜇頭、鯧魚、泥螺、泥蚶通通收入囊中,還有雞、鴨、鵝和蔬菜水果也必不可少。當這些食物冒著熱氣一盆盆的都擺在桌子上的時候,我就會感嘆主婦的偉大,還真沒有什麼可以難倒她們的。
當圍桌坐下來後,大家都不經誇讚起桌子上的菜來:「哇,這個泥螺賊噶新鮮啦,這個蟹膏狹義足嘞.......」酒飽飯足以後,當然是要組團搓麻將,打撲克,我們這群小朋友就躲到房間去看電視,其樂融融。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大年初一「起五更」,鞭炮爆竹聲聲響,辭舊迎新春來到。年的味道,依舊未曾改變,依舊是家的味道,依舊是鮮嫩可口莧香豬肉的味道。
年關將至,大舌頭提前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新年快樂。
*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 本期徵集話題]
春節,是中國人最盛大、最重要的傳統佳節,年夜飯,更是承載著滿滿的親情和無限的祝福,2018最美年夜飯徵集令。
參與方式 *後台發送你家的年夜飯照片原圖(一定要把照片拍的美美的哦~)100字左右的圖片配文(可以是與你家年夜飯有關的感人故事,也可以是你想對家人說的知心話或發自肺腑的祝福)。
截止時間 *2018年2月25日
圖文 ·投稿仙女團 整理 · 大舌頭


TAG:舌尖上的寜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