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出了什麼?跟著儒學大師看看王陽明的前後三變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出了什麼?跟著儒學大師看看王陽明的前後三變

蔡仁厚,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他的著作《王陽明哲學》對王學進行剖析,對王陽明思想不同階段進行論證考察,呈現王陽明哲學思想和風貌。

王學的核心思想:「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致良知」:「良知」包括明善惡(道德)、辨是非(智慧)。「致」是喚起、體認、踐行、擴充、光大、達到、實現。致良知是通過「致」的行動實現人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萬物一體、和宇宙同化。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在「致良知」知和行關係上發展。「知行合一」不是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是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是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反對只說不做,不行不是真知。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相伴相生。

王陽明在悟道之前有三變,不同內容、不同趨向的轉變。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王陽明走上了聖賢的正途。

前第一變:泛濫詞章

王陽明二十一歲中舉人,遵照朱熹的格物之說「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開始窮理工夫。一頭扎進世俗詞章之學五六年。

前第二變:出入佛老

二十七歲那年,王陽明感慨「辭章藝能,不足以通志道」,他發現事物之理與人的本心,分為二,打不成一片。

恰逢道士談養生,王陽明動了入山修道的念頭,留心仙道,探究佛學。

後來覺悟:父母親人不思念,壞了人倫大體,明白佛老和儒家的區別,涉及「同體」與「薄厚」。

佛教無分別,人和人,人和動物沒有分別,眾生平等,對待一切有平等的仁心,是「同體」。「薄厚」是對親人比對旁人好,對人比對動物好,對動物比對植物好。和佛教獨尊「同體」不同,儒家兼顧「同體」與「薄厚」。

王陽明悟佛老之非,心思從孝悌一念歸到仁心天理。心與理為一或為二,到了解決的時候。

前第三變:龍場悟道

由於宦官劉瑾的禍害,王陽明遠謫貴州。王陽明覺得得失榮辱能超脫,造了石棺俟命,否定自己生死的「意志」。

王陽明在龍場端居靜坐,以求靜一,忽而大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求之理於事物者,誤也。

我們有成為聖人的心體,被私慾遮蔽,我們修行,去除私慾,達到這一境界。象一塊土地,有孕育植物的條件的,土裡長蟲子,除掉蟲子,植物長出來。內容真理,繫於一念的覺醒,主體是心,離開心體,沒了聖賢學問了。《論語》的「仁」、《孟子》的「性善」、《中庸》的「誠、中和、慎獨」、《大學》的「明明德」、《詩經》的「溫柔敦厚」、《易》的「窮神知化」等。陸象山說「六經皆我註腳」,六經千言萬語,給我的本心仁體的印證。

朱熹試求理於事物,在心外求理,不正確,主次顛倒。王陽明龍場悟道,悟的是這個道。

王學的後三變和前三變不同,前三變是異質的轉變,後三變是同質的發展。

後第一變:默坐澄心

王陽明在瀕臨生死、百折千難中大悟之後,象經歷一場大病,元氣初復,注意養生。有了「默坐澄心」,靜坐,清除內心雜念,分辨「真我」(本心真體)和「假我」(習氣私慾)。

教人「存天理,去人慾」,天理是本心、真我,人慾是私慾習氣,假我。

後第二變:致良知

王陽明在五十歲,揭示「致良知」三字為口訣,成立講學宗旨。

「致良知」是在分辨真我和假我之後,知是非善惡的真我,擴充到底,佔據主宰。

收斂與發散圓融為一:克服主客體分裂對立,「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管處於什麼狀態,心是定的,不需要靜坐了。

未發已發沒有先後之分: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是「中」。表現出來符合常理,是「和」。未發的「中」和已發的「和」,找到關鍵的平衡點,是中庸,是天理,是良知。

後第三變:圓熟化境

王陽明父喪後五六年間,在越中講學。他五十一歲以後的晚年境界——圓熟化境。

不習不慮的良知,不是習氣中的直覺本能,是隨時當下的真實呈現。天理自存,人慾自去,良知真宰,融入化境,聖人氣象顯。也私慾消失殆盡,良知在腦海里根深蒂固,不管他做什麼,是符合良知的。

王陽明成學前的三變,是「自我發現」的過程;悟道後的三變,是「自我完成」的過程。從「自我發現」到「自我完成」,是他一生踐履的過程,不是思辨的事,是實踐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圖書精華解讀 的精彩文章:

岳飛為什麼一定要死

TAG:經典圖書精華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