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古代有三晉和三秦之說?

為什麼古代有三晉和三秦之說?

晉國是中國古代春秋時期的一個統一的國家(故址主要在今天的山西省境內),延續到戰國時期時,原晉國六卿中的三個日漸坐大的三卿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平分了原來的晉國,讓周天子半推半就地承認了他們三家分別建立的趙國、魏國和韓國這三個諸侯國,史稱「三家分晉」。

這樣趙國、魏國、韓國三國合稱「三晉」,以後人們逐步把它作為山西省的別稱,三晉就成為一個地理名詞,指包括早期的趙、魏、韓三國故地的山西(隨著時代的發展,後來這三國分別開疆拓土,已不局限于山西了)。

春秋戰國時因陝西是秦國治地,故後人將陝西簡稱「 秦」;其境內的「 秦嶺」;將 「 秦川」(渭河平原)也因此得名。「三秦」是指潼關以西的秦朝故地,含關中和陝北地區。

秦朝滅亡後,西楚霸王項羽將陝西的關中和陝北一分為三,分別封給原秦朝的三位降將:章邯為雍王、董翳為翟王、司馬欣為塞王,這個封國就合成「三秦」。唐代著名詩人王勃的詩中「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即是說的這個地方。

其實,歷史上的「三秦」之地不包括陝南,後來人們將「三秦」的地理概念擴展,即將包括陝北、關中、陝南在內的整個陝西合稱「三秦」。

所以三晉和三秦就是指被黃河分開的山西和陝西這對兄弟省份。它們關係最好的秦穆公、晉文公時期一度結成了所謂「秦晉之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懷念:那些經典古裝劇,個個經典
漲知識:漢朝歷代皇帝順序表,除劉邦劉徹外我們還應該知道的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