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否真的是兩個人的事?他愛上永遠叫不醒的雕像,卻至死不渝
發現留學生活中的一萬種可能:)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對一些人而言,愛情的魅力在於迷霧重重之下的神秘;對另一些人而言,愛情最令人感動的地方是長相廝守、地久天長……
德國女詩人Kathinka Zitz說過:「我愛你,與你無關。」但現實中的人們,當然更加期待有回應的愛情。
愛情,到底是一個人內心的憧憬和平靜,還是兩個人之間的感情與互動?
或許,Nigel的故事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
Nigel是一隻澳洲塘鵝。
塘鵝是一個比較不同尋常的物種,換句話說,它們的感情比較忠貞。一旦配對成功,塘鵝們就雙宿雙飛,至死不渝,直至生命的盡頭。
這樣的一個物種,自然會謹慎地選擇自己的配偶。就這樣,故事開始了……
Nigel是只雄鵝,一直活躍在紐西蘭一帶。
2015年的一天,Nigel終於長大,可以求偶。他看中了一隻雌鵝,為此和另一隻雄鵝大戰一場。儘管Nigel拼盡全力,遍體鱗傷,他還是失敗了……
眼看著心愛的雌鵝和對手鶼鰈情深,Nigel無法承受打擊,他離開了賴以生存的棲息地,飛往別的地方。
但合適的棲息地並沒有那麼容易找到。Nigel無家可歸,四處流浪,直到有一天,他看見了一個叫做瑪那的小島。
這是一個極為適合塘鵝生存的地方,波濤陣陣,陽光充沛,同類的黃白羽毛熠熠生輝,看起來就像一幅人間天堂。
Nigel盤桓一陣後,愉快地著陸了。他意識到這些同類有些「文靜」,思前想後,他似乎並未意識到什麼不妥,就這麼住下了。
一段時間後,Nigel再次墜入情海,他愛上了一隻雌鵝。
GIF
這隻雌鵝有著光潔的羽毛,優美的身段。儘管她不言不語,Nigel還是熱情如昔。
他每天都繞著這隻雌鵝轉圈,用頸部和頭部摩擦示好,卻仍然沒有得到任何迴音……
作為塘鵝的傳統,Nigel求愛之前要先築巢。他精心叼來海草和樹枝,築造了一個「愛的小家」,那隻雌鵝卻依舊沒有真正看他一眼……
他一次又一次地希望和心上人滑翔約會,可是每次,只有Nigel一個人興緻勃勃地張開翅膀……
日復一日,Nigel梳理著雌鵝僵硬的羽毛,溫柔地朝她鳴叫,卻像是一個人的獨角戲……
圍觀的志願者看得心酸,因為這真的是Nigel的獨角戲。
這座瑪那小島,是專門建造為澳洲塘鵝的棲息地的,所以Nigel一開始才會如此滿意。
早在1976年,當地政府就意識到,紐西蘭的塘鵝棲息地已經過分飽和。他們開發了幾個無人居住的小島,作為新的棲息地。
可年復一年,並沒有塘鵝長久地居住在這裡。志願者想出了一個主意:他們用水泥製作了80個塘鵝雕像,拗出各種造型,精心繪畫上色……
同時,當地的主管單位,還在島上安裝了太陽能音響,沒日沒夜地播放著塘鵝的叫聲,企圖吸引來真正的塘鵝……
Nigel,就是恆久以來,被吸引來的第一隻塘鵝……
他是真的蠢笨如斯,被人類的手段蒙蔽嗎?志願者說,不盡然。
他們一隻在暗中觀察Nigel的行徑,發現他早已表現出了困惑。奇怪的是,他並沒有離去,也沒有換一個求偶對象,就這麼執拗地堅持著……
志願者們不忍看Nigel這麼孤獨下去,他們更用心地改造音響,讓它發出更逼真的塘鵝叫聲;同時在小島上繪製鳥糞,以圖讓一切看起來更真實……
很快,努力就見到了成效。2016年的10月,從遠方飛來一隻新的塘鵝。他同樣是個雄性,昂首挺胸地在島上轉悠了兩天。
僅僅過了兩天,這隻塘鵝就意識到自己被騙。他瞅了瞅對自己愛答不理的真塘鵝Nigel,頭也不回地飛走了……
志願者們失望又著急,2017年12月,他們聽從一個生物學專家的建議,重新擺放了一下音響的位置,居然如願吸引來了三隻塘鵝。
這三隻塘鵝很快就發現了Nigel,他們試圖靠近,卻發現Nigel完全如老僧入定,無動於衷,只一心一意看著自己的「心上人」。
三隻塘鵝無功而返,在瑪那島的另一邊搭起巢穴,愉快地生活起來……
就在人們期待著,等築巢的塘鵝越來越多,Nigel會忘記心上人,重新融入塘鵝社會的時候,一條令人心碎的消息傳來——
就在上周,Nigel去世了,他死在了為心上人搭築的愛巢里。
三年來,他虔誠如信徒,日復一日地示好,希望得到心上人的青眼。可直到耗盡了生命,他也沒有等到這一天。
發現Nigel屍體的Chris Bell表示:「沒有任何言語能表達我的悲痛。他那麼深情,那麼安靜,也許再等等,一切就不一樣了。」
瑪那小島的Facebook主頁也為Nigel的離開發表了悼詞:
你來到這裡,被你的混凝土女朋友所吸引,為她築巢,拼盡全力,卻自始至終沒能打動她。
我們為你除草、繪畫,希望你能迎來真正的同伴。他們終於來了,這是我們送你最好的禮物,可你卻突然離開……
目前,Nigel已被送去紐西蘭梅西大學,確定真正的死因。Chris希望,這三隻新的塘鵝能完成Nigel未竟的事業,為小島帶來生機,輸送源源不斷的笑語。
信息時代寵壞了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太過期待及時反饋:
發一條朋友圈,要馬上得到評論;做一件好事,要立刻得到讚揚;工作必須馬上見到成效;愛情必須告白就得到回應。
信息的加速流動,剝奪了我們等待的時間。
從宏觀看,這當然是好事;但從細膩的、私人的情感角度來看,不願等待帶來了浮躁,讓我們沒有機會停下來審視自己的內心——
愛情到底是私人的情感,還是兩人的關係?你希望的愛情,到底是兩個人的長相廝守,還是只存在於自己心中的那份神秘、甜蜜?
Nigel至死都沒有得到心上人的回眸。可是你說,他得到了愛情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