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脾虛濕氣重,蕁麻疹、濕疹找上門?5款食療法祛濕健脾,百病除!

脾虛濕氣重,蕁麻疹、濕疹找上門?5款食療法祛濕健脾,百病除!

北京中醫藥大學 徐茵教授

俗話常說:一濕不除,百病難愈!很多人在生活中有很多癥狀,在預示著體內濕氣重,但多數人對此都不夠重視。生活中很常見的皮膚病濕疹,就是因為患者體內的濕氣太重而引起的。

蕁麻疹也是濕氣重脾虛而引起的,所以想要治療這些頑固的皮膚病,祛濕健脾是必須要做的第一步。那麼又該如何健脾祛濕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GIF

什麼習慣會加重濕氣?

1. 睡不夠

從中醫角度來說,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癥狀,睡好覺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建議每天晚上11點前就睡覺,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

2. 老坐著

久坐會使人的腦供血不足,導致腦供氧和營養物質減少,加重乏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還會引發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頭疼、頭暈。

3. 愛吃涼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因此不易過量食用,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4. 喝大酒

這是加重「濕毒」的關鍵因素,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因此酒精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5. 運動少

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濕氣大的表現。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濕」。

6. 口味重

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油膩、過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

5款食療祛濕緩解濕疹

1. 砂仁陳皮鯽魚湯

材料:砂仁6克、陳皮1/4個、鯽魚300~400克、芫荽4棵、生薑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陳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凈;鯽魚宰凈,去鱗、腸雜,置油鍋慢火煎至兩邊微黃。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小時,調入適量芫荽及食鹽和生油便可。

功效:健脾祛濕。

2. 赤小豆煲雞

材料:赤小豆90克,去毛及內髒的母雞1隻。

做法:將赤小豆放入雞腹內,用竹籤將雞腹切口閉合,加入適量的水煲湯,食用時加入適量的食鹽及調味品,食肉喝湯。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利濕、利尿消腫,對春季四肢浮腫、手腳沉重及腰部重墜不適感等有效。

3. 三花薏米炒扁豆瘦肉湯

材料:木棉花20克,雞蛋花、槐花各2克,薏米、扁豆各30克,陳皮1/4個、豬瘦肉400克,生薑2片。

做法:各配料洗凈,稍浸泡,陳皮去瓢,豬瘦肉洗凈,整塊不用刀切。一起與生薑放進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4. 鮮土茯苓煲豬腱湯

材料:鮮土茯苓(菜市場有售)200克、豬腱肉500克、生薑1~2片。

做法:鮮土茯苓洗凈,切片狀;豬[月展]肉洗凈,整塊不必刀切。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功效:祛濕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功效:清熱祛濕、解脾虛濕困。

5. 冬瓜薏米老鴨湯

材料:老鴨半隻、薏米一把、冬瓜一斤、蔥,姜、料酒、鹽。

做法:鴨去頭、腳和屁股,清洗乾淨,剁成大塊。蔥切段,姜切片,冬瓜切大塊,薏米洗凈備用。鴨肉放在冷水鍋中大火燒開,煮三分鐘去血水,盛出,用清水洗凈。入油,五成熱時放入蔥段和薑片炒香,再倒入鴨塊炒變色後放入開水,薏米燉1小時。湯鍋中放入冬瓜和少許鹽,中火燉20分鐘即可。

功效:滋陰降燥,祛濕健脾。

濕疹、蕁麻疹的最佳治療方法

濕疹、蕁麻疹是一種頑固性的皮膚病,僅僅只靠食療和護理方法,很難達到治癒目的。且濕疹、蕁麻疹皮膚最怕刺激,需要更為科學的方法,藉助藥物來進行治療。治療濕疹、蕁麻疹的西藥,都含有激素,長時間使用,患者容易對藥物產生依賴,不建議使用。相對來說,中藥就更具優勢。中醫療法歷史悠久、安全無害、使用簡單、標本兼治。

不過患者在選擇中醫療法時,也需謹慎,為了保證療效和安全性。可以選擇國家認可、資歷較佳、具有權威性的名方——中玉濕夫寧,此方是2011年,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張八卦中醫外科」,第六代傳人李中玉教授,50餘年優秀方劑之一。

此方在葯監局評為一等獎,榮膺「2017年品牌百強」。李老先生嚴格篩選符合國家規定的藥廠後,親自從原料上把控,精選大量天然中藥材生物萃取提煉,最終才允流通市場。因其清熱解毒、祛火、治療濕疹、蕁麻疹、皮炎等皮膚病的功效,患者們自主傳播其口碑。因為此方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傳統中醫文化,所以上網也是可以找到的。但是對於一些國外患者來說,郵寄是有些困難的。

張八卦中醫外科始於清代乾隆年間,至今已近三百年歷史,歷經八代傳承,在全國享有盛譽。李老先生曾於60年代末,拜師於全國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八卦中醫外科」第五代傳人李道州先生,得其真傳。其主編的書曾獲得"1999年國家中醫藥基礎研究"二等獎。

季節性濕疹如何護理

1. 在乾燥季節,最好減少洗澡次數。平時洗澡則以淋浴為佳,勿用太熱的水或過度清洗,避免過度沐浴。

2. 患上季節性濕疹的時候,則應該找出病因,並且去除致病因素,同時還要減少環境過敏原,降低接觸的機會。

3. 當外界氣候乾燥寒冷時,宜擦油脂性的乳液來滋潤皮膚,避免在戶外曝露過久,或過度吹風,以免皮膚過於乾燥而發病。

4. 培養正確健康的飲食習慣,避免偏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低鹽少油為主。秋季不宜大補,而應選清熱解毒的食物,適當多吃一些當季水果,如梨、蘋果、黃瓜,蔬菜中的苦瓜、冬瓜都很不錯,有利於滋潤皮膚。桂圓、荔枝等盡量少吃。常用外用中藥草.膚霜,每天兩次,治療徹底。

5. 當病患瘙癢難忍時,可暫時以拍打法止癢,或塗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疹 的精彩文章:

難以啟齒的濕疹其實不難治,老中醫就給簡單三招,效果卻是頂呱呱
濕疹危害有多大?大城市的醫生都在推薦這個方法

TAG:濕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