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健康與美食可兼得否?
倒計時一周,
大家心心念念的長假——春節就要到了。
旺
財
旺
福
喜迎春節
除了不用上班,
春節最讓人期待的應該是美食了。
對於這個美食如雲的春節,
大家都充滿了期待,
但也有一些人憂心忡忡↓↓↓
其實啊,
春節≠肥胖,
只要你「慧選營養」,
就可以「健康過節」。
一、小堅果藏著大熱量
春節誰家不置辦年貨,而年貨里又怎麼能少得了堅果,走親訪友時,堅果一吃就根本停不下來啊!
天貓大數據顯示,在食品類的年貨消費上,零食堅果消費量最大,佔比高達47.25%。聽說:大興安嶺1.4萬平方公里黑土地產的松子4天售罄;浙江臨安的手剝核桃僅1周就賣出了200個農戶一年收成的總和(中國人的購買力確實超級厲害)。
堅果富含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對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有預防作用,常吃還可以健腦明目,再加上香脆可口,怪不得那麼多人喜愛呢。
但是,堅果對身體有好處是建立在適量進食的基礎上的。堅果能量很高,可不能多吃。
溫馨
提醒
1
推薦每天攝入堅果10g左右(果仁部分)。
不用懷疑,每天就是只吃這麼一點點。
2
選購時應注意閱讀營養標籤;最好選用原味的堅果。
3
選擇獨立小包裝堅果,便於儲存和控制每日攝入量。
二、肉類選擇有講究
春節聚餐,肉類作為春節必備的「硬菜」,那可是輪番上陣、各顯神通。
當然,大過節的,我們不會說不讓你吃肉,我們只是提醒一下:要合理吃肉喔。
目前我國多數居民攝入畜肉較多,禽肉和魚類較少。其實這樣對健康是不利的,要注意肉的種類和食用量。
溫馨
提醒
1
種類優先方面:魚蝦等水產類 > 雞鴨鵝等禽肉 > 豬牛羊等畜肉。水產品類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且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首選。禽類脂肪含量也相對較低,其脂肪酸組成優於畜類脂肪,也應優先考慮。
2
食用量上:建議成人平均每天攝入畜禽肉類40~75g和水產品40~75g(一兩左右)。
三、新鮮蔬果攝入要增加
據報道:近年來我國居民蔬菜攝入量低,水果攝入長期不足。
過年的時候,在豐富多彩的美食麵前,就更容易忘了吃蔬菜、水果了吧。
蔬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能滿足人體微量營養素的需求。此外,蔬果中含有的一些植物化合物,在過年大魚大肉式飲食中能起到增進食慾、幫助消化的作用。
溫馨
提醒
1
堅持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建議有一半是深色蔬菜(深綠、紅、橘紅、紫紅色等);腌菜、醬菜不能替代新鮮蔬菜。
2
堅持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新鮮水果。
四、穀物為主、粗細搭配
平衡膳食模式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節日期間,應當注重穀類食物攝入,同時每天都攝入雜豆、薯類食物。
有人可能不理解什麼是穀物為主?
穀物為主是指谷薯類食物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總能量的一半以上。
全穀物與精製穀物相比,能提供更多的B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學物。雜豆(雜豆是指除黃豆之外的紅豆、綠豆、芸豆等。)與穀類食物搭配食用,可提高穀類營養價值。
溫馨
提醒
建議一般成年人每天攝入谷薯類250~4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
五、喝酒助興須適量
飲酒傷身,大家肯定都知道。酒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乙醇,過量飲用可引起肝損傷,也是胎兒酒精綜合征、痛風、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
親人相聚要喝酒,朋友聚會交流感情要喝酒......過年期間,很多人可能都免不了會喝點酒。
但要記住,酒只能助興,真正的情誼不是酒帶來的。
一般不推薦飲酒,成年人若飲酒,應限量。
溫馨
提醒
1
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相當於↓↓↓
啤酒
750ml
葡萄酒
250ml
38°白酒
75ml(一兩半)
50°白酒
50 ml(一兩)
2
成年女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g,相當於↓↓↓
啤酒
450ml
葡萄酒
150ml
38°白酒
50ml(一兩)
50°白酒
30 ml(0.6兩)
3
孕婦、乳母、兒童少年、特定職業人群、正在服藥人群、患病人群等不宜飲酒。
六、拒絕油膩重口味
節日期間,你休息了,也要照顧一下自己的胃、腸、肝、膽、腎,讓它們好好休息一下,控制高油、鹽、糖「重口味」食物的攝入。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烹調油用量在25~30g之間;添加糖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在25g以下。
最後,再嘮叨兩句,
迎接喜氣洋洋的狗年,
你們都準備了哪些過年美食?
留言和小編一起交流一下吧!


TAG:東莞疾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