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罌粟殼!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罌粟殼!

罌粟殼

PAPAVERISPERICARPIUM

來源

本品為罌粟科植物罌粟Papaversomniferum的乾燥成熟果殼。

秋季將成熟果實或已割取漿汁後的成熟果實摘下,破開,除去種子和枝梗,乾燥。

來源網路:

性味歸經

酸、澀,平。有毒。歸肺、大腸、腎經。

能特點

本品酸澀收斂,平而偏溫,既入肺、腎經,又入大腸經。善斂肺而止咳,能澀腸而止瀉,且止痛力強,為治痛證要葯。然有毒易成癮,故內服宜謹慎。

功效

斂肺,澀腸,止痛。

罌粟殼妙記

注釋:

1、罌粟三止——美麗無罪——用時三思!

2、沒有不認識罌粟的吧,記住它是毒品,用時三思,功效三止:止瀉止咳止痛(鎮痛換成止痛),

3、【功效】止痛,止瀉,止咳。

主治病證

(1)肺虛久咳。

(2)久瀉久痢。

(3)心腹筋骨諸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 或入丸散。止咳宜蜜炙用,止瀉、止痛宜醋炒用。

罌粟殼的故事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原是淮西一平民。他於元末大亂之際,揭竿而起。公元1359年,義軍在鄱陽湖戰敗,退到浙江省開化縣古田山區。時值春雨連綿,由於飢餓和寒冷,一大批士兵染上了痢疾,朱元璋自己也病得不輕,身體虛弱得連馬背都跨不上。他望著這支幾千人的病號隊伍不禁仰頭長呼:「天助我啊!」

正在這危難之時,義軍遇到了一位白髮銀須的採藥老漢。老漢同情起義軍的遭遇,第二天帶著兒子挑來兩隻竹筐,一隻放著研細的草藥粉,另一隻放著一袋白米。老漢用白米熬成「米湯」,草藥粉分成小包,然後叮囑患病的士兵用米湯送服草藥粉,朱元璋也照此服下。說來也奇,服了幾次後,痢疾竟止住了。附近村民們得知消息後,又送來了一批糧食和蔬菜,大病初癒的義軍們如虎添翼,很快恢復了戰鬥力。朱元璋要酬謝老漢和村民們,老漢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望坐天下後體恤黎民百姓,便是對老朽和村民們的最好報答。」公元1368年,朱元璋打敗了元軍,建立了明朝,在南京坐上了龍庭寶座,在勸農桑、興學校、抑豪強、御邊患、崇節儉等方面做了不少有利於百姓安居樂業的好事。他派軍師劉伯溫去古田山區找到了採藥老漢,老漢不願做官享福,只告訴劉伯溫當年為義軍治病的中草藥叫「罌粟殼」,並意味深長地告誡說:「巧用是味良藥,濫用則是毒藥」。

經典為基,臨床為本

醫路漫漫,初心不忘

堅持雖難,諸君為伴

- END -

回復「學習」兩個字即可加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中醫 的精彩文章:

葯中「國老」,實際運用時,竟有這麼多講究!

TAG:古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