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軍隊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朝則不行,為什麼?
原標題:秦朝軍隊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朝則不行,為什麼?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匈奴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北方游牧民族。對於中國歷史的進程來說,匈奴曾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比如在西漢初期,匈奴成為漢朝的重要威脅,劉邦更是在匈奴面前遭到了慘烈地失敗。不過,對於秦朝,乃至更早之前的戰國時期,匈奴則成為被吊打的對象。那麼,一個問題來了,秦朝軍隊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朝則不行,這裡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一
首先,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在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一戰就大敗匈奴,殺死十多萬人馬。滅了襜襤,打敗了東胡,收降了林胡,單于逃跑。此後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城鎮。在戰國時期,匈奴被秦國、趙國、燕國等輪番吊打。公元前215年,也即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後,匈奴被蒙恬逐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區。不過,到了西漢初期,劉邦親率大軍被匈奴擊敗,迫使西漢初期只能通過和親來向匈奴妥協。
二
由此,看起來秦朝軍隊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朝則不行。但是,在戰國和秦朝時期,匈奴遠沒有西漢初期強盛。在當時的北方草原上,匈奴並沒有一家獨大,而是要面對東胡、大月氏等強勁地對手,也即戰國和秦朝時期面對的匈奴還不是鼎盛的。但是,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在位時,匈奴的冒頓自立為王,冒頓單于先是消滅了東胡,又乘勝西攻河西走廊雍州的月氏,迫其西徙,從而解除了匈奴兩面威脅。隨後,他帶領匈奴征服了樓蘭、烏孫、呼揭等20餘國。
三
到了西漢初期,匈奴居有了南起陰山、北抵貝加爾湖、東達遼河、西逾蔥嶺的廣大地區,號稱將諸引弓之民併為一家,擁有控弦之士三十餘萬,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民族。由此,劉邦所面對的匈奴,可以說比秦朝初期的匈奴強大十倍。二者面對的敵人不一樣,成為其對戰結果的重要原因。同時,戰國和秦朝很容易擊敗匈奴,跟一流的將領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比如李牧、蒙恬這兩位抗擊匈奴的將領。而到了西漢初期,則缺乏非常熟悉匈奴的邊塞將領。
四
最後,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蒙恬率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今陝西省榆林市東南)。「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過秦論》)。對於秦朝來說,對匈奴更多的還是防守。而到了漢武帝劉徹這位千古一帝在位時,因為國力的恢復,加上霍去病、衛青等名將的出現,終於給匈奴帶來了致命地打擊。換而言之,西漢初期雖然向匈奴妥協,但是整體上還是漢朝真正擊潰了匈奴。
文/情懷歷史
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


※湖北省一個區,人口僅8萬,是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
※廣西的三個市,歷史上屬於廣東省,有你的家鄉嗎?
TAG:情懷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