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蒼南這個鎮傳來重要消息:發現距今1.8億年的植物

蒼南這個鎮傳來重要消息:發現距今1.8億年的植物

近日,蒼南莒溪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隊在莒溪坳下、大石等地驚喜地發現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粗齒桫欏(Alsophila denticulata),共記錄到21株!

粗齒桫欏

屬於桫欏科的大型蕨類植物,因葉片邊緣有粗鋸齒而得名,主要分布於西南、華南及福建、江西、湖南。桫欏科植物在距今約1.8億年前,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是和恐龍同時代的古老孑遺物種,素有「活化石」之稱,因其重要的科研、觀賞和藥用價值,本科所有種類全部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通過科考隊的初步調查,莒溪境內已發現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9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桫欏、粗齒桫欏、金毛狗、花櫚木、香樟、野大豆、野蕎麥7種

如何辨認粗齒桫欏?

1.植株高0.6-1.4米。主幹短而橫卧。

2.葉簇生;葉柄長30-90厘米,紅褐色,稍有疣狀突起,基部生鱗片,向疣部光滑;鱗片線形,長15毫米,寬1.5毫米,淡棕色,光亮,邊緣有疏長剛毛;葉片披針形,長35-50厘米,二回羽狀至三回羽狀;羽片12-16對,互生,斜向疣,有短柄,長圓形,中部的羽片長12-40厘米,基部一對羽片稍縮短;小羽片長7-8厘米,寬1.6-1.8厘米,先端短漸尖,無柄,深羽裂近達小羽軸,基部一或二對裂片分離;裂片斜向疣,邊緣有粗齒;

3.葉脈分離,每裂片有小脈5-7對,單一或很少分叉,基部下側一小脈出自主脈;羽軸紅棕色,有疏的疣狀突起,疏生狹線形的鱗片,較大的鱗片邊緣有剛毛;小羽軸及主脈密生鱗片;鱗片頂部深棕色,基部淡棕色並為泡狀,邊緣有黑棕色剛毛。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小脈中部或分叉疣;囊群蓋缺;隔絲多,稍短於孢子囊。

【文章歸屬:蒼南林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蠻大王 的精彩文章:

TAG:蠻大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