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十首經典五絕,沒理由不知道
淥水曲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寫景色優美的南湖。淥水清澈使秋月更明亮,姑娘們到南湖採摘白蘋。荷花嬌美彷彿要對人說話,讓蕩舟的姑娘非常不高興。南湖有清澈的湖水、嬌美的荷花,更有可愛的采蘋姑娘。白蘋,一種水生蕨類植物,可食。采蘋是江南水鄉的常見場景。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後其一
今日竹林宴,我家賢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後發清狂。
記宴飲之樂。今天舉行了竹林宴,我家的賢侍郎在座。容許我充當阮咸喝上幾杯,趁著酒興也來發一下清狂。詩人把此次宴飲定性為竹林宴,並自比阮咸,其叔自然是阮籍了。此際詩人雖被赦回來,依舊不得志,照樣寄情於酒。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後其二
船上齊橈樂,湖心泛月歸。
白鷗閑不去,爭拂酒筵飛。
記泛舟之樂。在船上配合船槳奏起音樂,在湖中浮著月色興盡歸家。閑散的白鷗也不願離船,搶著在宴席旁邊斷續飛。白鷗也似知人意,徘徊飛舞不思去,可見也在留戀。沒有正面描寫泛舟之樂,遊人心態只從白鷗拂筵爭飛見出。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後其三
剗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宣洩詩人壯志未酬的悲憤。鏟掉洞庭湖中的君山真是好啊!可讓湘水平坦無阻地流進長江。岳陽一帶的湖水似乎都變成了無限多的酒,不僅人喝醉了整個洞庭湖也醉得漫山紅遍。鏟掉君山實為鏟掉人生的障礙:無法鏟掉,唯有醉酒。
夜下征虜亭
船下廣陵去,月明徵虜亭。
山花如綉頰,江火似流螢。
船上仰觀征虜亭所見。乘船要到廣陵去,月明經過征虜亭。山上野花如少女塗脂的面頰,江上燈火似流螢點點在閃爍。月色明朗,岸上山花爛漫,江上燈火迷離,好一幅春江花月夜景圖。征虜亭建於東晉,踞山臨江,風景佳麗,距廣陵(揚州)不遠。
憶東山其一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懷念東山表示嚮往和內疚。不到東山已經很久了,薔薇該開過好幾次花。白雲還是自聚自散吧,明月又照在誰人的家? 東山是東晉謝安隱居處,山旁有薔薇洞,山上有白雲、明月二堂。詩人在朝不能大展拳腳有愧於心又想回東山那樣的地方。
勞勞亭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藉助春風同情,更知離別之苦。天下最讓人傷心的地方,是那送人遠行的勞勞亭。春風也知離別痛苦,不讓柳條生出嫩枝。李白以春風不讓柳條生長表現同情,而李商隱的「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則以春風讓柳條快長表現同情,均屬巧妙。
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寫夜遊一座屹立山巔的山寺高樓。山上寺院的高樓好像有一百尺那樣,人在樓上一伸手就可以把星星摘下。我不敢大聲地說話,恐怕驚動天上神仙。詩人藉助大膽想像,把山寺的高聳和夜遊的恐懼寫得很逼真, 令人如同身臨其境,而用語尋常。
秋浦歌其十四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描繪古代的冶煉場景和工人形象。冶煉廠的爐火熊熊燃燒照耀天地,飛濺的火星閃爍在升騰的紫煙中。明月夜爐火映紅工人們的臉,工人邊干邊唱聲震寒冷河水。
秋浦歌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宣洩壯志難酬的悲憤。我頭上的白髮長達三千丈,只因心中的愁緒也這樣長。不知明鏡里所看見的滿頭白髮,又是由何處弄得秋霜般濃重的!不知的,是如此濃愁,從何而得?這兩句不是詢問語而是憤激語,「得」字直貫詩人半生所受的排擠壓抑。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主編微信:shiwen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詩詞中的「福",你知道多少?
※陸遊經典詩詞十首,每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