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詞里最美的愛情連載之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宋詞里最美的愛情連載之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1.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柳永《雨霖鈴》)

(一)

淡月,青鉤,一柱燈火守了軒窗。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雨霖鈴》)

夜晚,重讀這首詞,不由得又在鍵盤上敲下密密的文字,不然今夜無法入睡。

這是一首送別詞,寫給青樓女子的。

柳永做男人到這個份上很是顛覆了我們的三觀,令很多男同胞羨艷,柳永去世後三千紅顏知己為其送行,那場面著實讓人大開眼界,每年的祭日會有無數的俏佳人為其掃墓,他的人生真是太強悍!千百年後,我們對他的詞依然念念不忘,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中國最美情話100句是網路排行榜,是草根們自己點擊出來的,一點水分沒有,柳永獨佔鰲頭,排在100句里第一位的是柳永那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他還有四句分別排列在第四十一句、第四十九句、第五十四句、第八十三句,從古到今幾千年來出了多少才子才女名人佳句,可見老百姓對柳公子的喜愛程度了。

其中第四十一句:「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第五十四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第八十三句「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出自柳永同一首詞《雨霖鈴》。這首柳詞上片寫一對有情人惜別之情,告別時流連忘返的情節,下片寫出離別之後的傷感情懷。除了上下片這兩句愛情佳句,還出了一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晨風殘月」。這些句子至今人們依然喜愛,代代相傳,成為「古今俊語」,一首出了三句刻骨銘心的詩句,經久不衰,柳永真的做到了讓前世今生的人們無法忘記,他成為極少數可以永生的人之一,靈魂不朽。

整首詞像是在講述一個關於愛情的小故事,上片餞行紀別,從日暮的雨歇到送別的都門,蘭舟摧發時一對有情人淚眼相對,揮手告別時的不舍,層層描述雙方惜別的情態,那場景讓人無限傷感。

詞的開篇:「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沒有直接描寫別離的詞,「凄凄慘慘戚戚」的感覺已充盈到讀詞的人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

全詞用了大量的意象,渲染表達了詞人的離愁別緒。

直譯:秋後的知了叫得是那樣得凄涼悲切。面對長亭正是傍晚的時候,一陣急雨剛停住。在汴京城門外餞行的帳篷里喝著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的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一望無邊。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冷落凄涼的秋天,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下面我很文藝地自說自話一把那天的場景:我們可以這樣想像北宋年間京都汴梁,大概在今河南開封一帶,郊外,一個深秋的傍晚,湖邊寒蟬凄慘地哀鳴,蒙蒙的江南煙雨中,水天一色秋色如染,湖邊雲樹繞堤沙,湖面水映青山,十里荷花,三秋桂子,有一男子緩步走過石橋,輕吟淺唱。風簾翠幕,細細雨絲朦朧霧靄,好一幅水墨畫,煙柳畫橋。可惜啊,傷感的氣氛瀰漫,在岸邊有一小船等待著客人出發,太陽漸漸下山,長亭不遠處一對男女正在告別,湖邊寒蟬凄慘地哀鳴,在為他倆的離別而鳴叫。天色將晚,已經隱隱約約日落,河邊艄公焦急地招呼著他登船,一對有情人相擁而泣,淚眼相看,一句話也說不出。斜陽的餘光里增加了離別的愁緒。這個滿腔離愁的男子,正在依依不捨地與前來餞別的紅顏知己告別。船開了,人去了,蘭舟消失在無邊無際的暮靄里。他,就是多愁善感的柳永。

這就是這篇《雨霖鈴》所寫的場景,全詞起伏跌宕,聲情雙繪,柳公子與情人話別的場面,大概發生在九百四十年前的北宋。

《雨霖鈴》多麼好聽的名字,讓人生出許多想像。

中國的詞牌名字是有很多來源及緣由的,幾乎每一個詞牌的後面都會有一個動人的故事,詞牌《雨霖鈴》的由來是一位皇帝與紅顏知己的故事,唐玄宗與楊貴妃我們早就家喻戶曉。相傳玄宗馬嵬坡遭兵變,楊貴妃被逼縊死。玄宗入蜀避安祿山之亂,當時霖雨數日,一路顛簸雨淋漓不斷,山路崎嶇心路迷茫,瀝瀝雨滴打在棧道上,鈴聲以及風雨吹打皇鑾的金鈴聲,玄宗百感交集,往事歷歷在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楊貴妃,於是寫下了《雨霖鈴》。

關於這個詞牌的由來知道的人不多,《碧雞漫志》卷五引《明皇雜錄》及《楊妃外傳》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彌旬,於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時梨園弟子惟張野狐一人,善篳篥,因吹之,遂傳於世。」這是原文。

這個詞牌又叫作「雨霖鈴慢」,又名「雨淋鈴」,此調原為唐教坊曲。柳永挪來用做詞調,分上下闋,一百零二字,仄韻,這個曲調本身就有哀傷的因素與成分。

又如詞牌《菩薩蠻》,讀起來讓人想起人生的味道,歷久彌香;《醉花陰》說不出的嬌俏可愛,人生有涯,歲月無聲;《點絳唇》那是畫上才有的風景,幾點墨香,一曲歌,三個字就是一段故事;又如《念奴嬌》它來源於一個女子的名字,念奴本是唐玄宗天寶年間的歌伎,宗喜歡聽她的歌,於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為曲名;《臨江仙》剛開始接觸時,乍一看,還以為講江畔的仙人之類的呢!後來一考究才知道,它是唐代教坊曲名;大家可能聽說過書法里有種字叫簪花小楷,這名字起得芳華四溢,自我清歡,光聽名字便已美不勝收。

宋詞中的很多詞牌名都很美,比如蝶戀花、踏莎行、菩薩蠻、青玉案、一剪梅等詞牌很是有講究的,我們且後再論述。

《雨霖鈴》被稱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十大金曲為:司馬槱《蝶戀花》、蘇軾《念奴嬌》、晏幾道《鷓鴣天》、柳永《雨霖鈴》、辛棄疾《摸魚兒》、吳激《春草碧》、蔡伯堅《石州慢》、張先《天仙子》、朱淑真《生查子》、鄧千江《望海潮》。

《雨霖鈴》也是柳永的十大代表作之一,他的十大代表作分別是:1.《雨霖鈴》2.《蝶戀花》3.《少年游》4.《望海潮》5.《八聲甘州》6.《定風波》7.《鶴衝天》8.《黃鶯兒》9.《雪梅香》10.《彩雲歸》

看一個人的精神狀態還需要看他的生活背景,柳永因為出身官宦之家,留連於秦樓楚館,終生潦倒,長期浪跡於江湖,對草根的生活有著獨特的感受,所以他寫出的戀人離別就不同於傳統的送別詞。他的詞里沒有上流社會的朱門酒肉,沒有庭院深深,沒有豪門大宅,沒有深院里的春花秋月,沒有大家閨秀的小情懷,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江湖上的胭脂味,有時還會東邊日出西邊雨、有時雲開霧散,楚天開闊。

柳永的十大代表作也好,宋金十大名曲也好,首首讀來妙筆生花,如身臨其境,讀後感慨萬千,他們以特殊的文字方式,震撼著我們的心靈,這部分我也作了讀書筆記,等整理完人間情話,再逐漸把那部分理順出來。

關於柳永,我在《人間情話》第一冊的第一章「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里已經用了5000多字來介紹他的生平逸事,在這裡不再贅敘。鑒於此,我就想寫古詩詞賞析隨筆,最好同一個人的佳句能夠安排在同一個專輯裡,寫的人不用多贅言,讀的人也不會覺得摸不著頭腦,同樣的篇幅知識面會更廣一些,因為我們看一個舊時代的人,要從正反兩面同時著手,這樣才會覺得完整。

對柳詞的喜愛程度,不亞於許多人喜歡聊齋里狐狸精美女,每每讀到這些讓人熱血沸騰的句子,恨不得穿越時光回到有柳永的年代。「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忽然發現用在這裡比較符合我要表達的意思,他的詞太讓人著迷了,以至於對這個人也充滿了想像。

宋代婉約詞派的代表,詞人柳永繼承和發展了,男歡女愛在詞中的別恨離愁的婉約風格,被分到「艷科」里,那份剪紅刻綠,情人間綿綿不休的旖旎,溫柔情話成了柳詞的主題,《雨霖鈴》是柳詞中最能體現這種風格的代表作。

記得剛開始整首詞讀完,覺得自己的心彷彿被掏空,它就那麼點點滴滴地,一點點地挖掘著內心深處深埋的憂傷,讓人慾罷不能地想像著某一個人,某一次場景,某一個值得回憶的往事……

我是喜歡柳詞的,不管歷朝歷代那些高官貴客怎麼評價他,我認定他是一個非常懂女人心的男子,他會像一個多愁善感的女人一樣,會相思,會愛得死去活來,會夜不能寐,總之,他會很細膩地讀懂女人細小的心思,知道女人在愛與恨之間的痛楚。

詞講究點染,《雨霖鈴》中「念去去」三字,點出離別的場景,人物形象馬上生動起來。

《禮記.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蟬鳴。」推斷出時間大約是在農曆七月間。詞中並沒有很直觀地寫出自然景物,是通過時間符號「寒蟬」點出氛圍,暗寓別意渲染融情入景。秋季、暮色、驟雨、寒蟬,無處不凄涼的環境,和離別的心情十分相近。

「寒蟬」秋後的蟬經過秋雨之後,只能若斷若續地哀鳴幾聲,命在旦夕,很是凄楚。所以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一種愁緒悲傷的意向詞。「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駱賓王這首《詠蟬》,借寒蟬的鳴叫來渲染在獄中思念懷想家園。「寒蟬鳴我側」曹植在《贈白馬王彪》中也曾用寒蟬襯託了相同的環境。

柳詞在歷史上一直不被認可,在古代文學裡被認為沒什麼社會價值,宋人論詞往往有雅俗之說,柳公子一生放浪形骸,詞被歸類「俗曲」里,他的詞是由當時的妓女們傳唱至市井百姓中間的,一點社會地位都沒有,在當時很被那會兒的上層階級看不起。詞上片中的「執手相看淚眼」等語,用詞造句確實淺近俚俗,近於秦樓楚館之曲。

這首詞的主旋律表達的是柳永在仕途上的失意,不得已離京遠行,冷落凄涼的秋景來襯托抑鬱的心情,以及失去愛情慰藉的痛苦,這些抑鬱的情感交織在一起。

一千年的相思,一千年的守望,把一個千年不朽的傳說點撥到你心靈的最軟處,形成一朵最美麗的相思結。

「長亭」是古時候人們為過路的人修建的休息場所,就是一個簡單的亭子,很人性化,最起碼為路人遮風擋雨是沒問題的。長亭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送別,好多古詩詞中有長亭更短亭。古代驛站路上約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遊人休息和送別。後來因為詩人的送別詩詞里多見「長短亭」,於是「長亭」就潛移默化為中國古典詩歌里送別地的代名詞。

李白《菩薩蠻》中:「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李叔同的《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呵呵,從小彈著吉他唱的歌兒,熟吧!

「蘭舟」也是古詩詞里的一組意向詞。聽單田芳評書時,你是不是經常聽到「舟馬勞頓」「水陸兼程」,「蘭舟」----船的一種,在不發達的古代,「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一葉扁舟,多詩意,像一幅畫,再加上天水茫茫的情景,真的會讓人覺得茫然失措。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木葉紛紛下,東南日煙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蒼。暝色況復久,秋聲亦何長。孤舟兼微月,獨夜仍越鄉。」這兩首詩中「船」的意象更多地融入了漂泊的感覺,有些悲涼。

「暮靄」本是一種自然現象,黃昏的意思。杜牧《邊上聞胡笳三首》:「白沙日暮愁雲起,獨感離愁萬里天。」「日暮愁雲」離別之情。

秦觀的《滿庭芳》詞:「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藹紛紛。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這首詞是秦觀在會稽淹逗留數月,與一位歌女的暫短戀情。他的這首我看可以送給柳永,做其生平簡介的一個段落不錯,太像柳永的生活習性了。

「酒」的作用很多人都知道,可以一醉解千愁,也可以用作高興時慶典,很多醉酒都是「舉杯消愁愁更愁」、「醉不成歡慘將別」。

在別離文學作品中,不論什麼情況下要「聊共引離尊」(秦觀《滿庭芳》);「醉不成歡慘將別」(白居易《琵琶行》);「欲行不行各盡觴」(李白《金陵酒肆送別》)「暫憑杯酒長精神」(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借酒詠別的詩句燦若星河。賈至《送李侍御赴常州》云:「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柳永此詞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有同樣的情懷。獨行千里的歸客,行前滿飲一杯友人斟上的美酒,可御旅途風寒減少一些寂寞。「一樽相別酒,千里獨歸人。」如王安石《送孫子高》。「回首故人千里,把酒話愁腸。」葛長庚《水調歌頭》:「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晁端禮《虞美人》:「一樽別酒最匆匆,還似隴頭流水,各西東。」辛棄疾《滿江紅》:「問人間,誰管別離愁?杯中物。」酒在古詩詞里已成為人間離愁的神物,它與離愁的關係直接而密切,酒也是別離主題賴以生髮的意象之一。

「楊柳」在《詩經》里就和離別拉上了關係,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採薇》),漢代流行一種離別風氣,相互折柳枝贈給對方來表達分別的情義。漢代《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樂府有《橫吹曲詞.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的詩句。這種折柳離別的習俗到唐朝發展到了頂點,唐代西安有一個灞陵橋,因為是首都,自然繁華,到全國各地去的人們離別長安的必經之橋,這座灞陵橋兩邊很配合人們的心理,長滿了楊柳樹,於是這座橋就成了著名的「離別橋」,「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的詩就是因此而得,後來,人們就把「灞橋折柳」作為送別的典故出處。

李白《灞陵行送別》:「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之渙《送別》:「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離別多。」柳永在《雨霖鈴》中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離別的傷感之情。

古代詩歌中離情常常與柳相關,一是因為有這麼個風氣,還有一個原因大概是因為「柳」與「留」是諧音,在送別時折柳相贈,有「挽留」的意思。還有一個說法,柳樹生長迅速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多姿多彩的柳枝纖柔細軟,象徵著有情人情意綿綿,柳枝那搖擺不定的形體,又能夠傳達出親友離別時那種「依依不捨」之情,一條柳枝可以傳達出如此多的信息,它身兼的使命意義非常重大,所以人們無怨無悔的把它作為離別時的首選贈物,在詩詞里的意向層次豐富而形象。

「月」常常被借用於悲歡離合情感的詩句里。「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杜甫《月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的《蘇幕遮》);「江南月,如鏡復如鉤。似鏡不侵紅粉面,似鉤不掛畫簾頭,長是照離愁」(歐陽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歐陽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柳永的這一彎殘月,引出了太多的離愁別緒,在柳永之前寫離愁別緒的詞人很多。這個詞牌很多名人都有作品問世,除柳永,還有李清照《聲聲慢》、李煜《虞美人》、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姜夔《楊州慢》。張祜《迢迢牽牛星》、秦觀《鵲橋仙》、黃裳《雨霖鈴.天南遊客》、晁端禮《雨霖鈴.槐陰添綠》、王庭珪《雨霖鈴.瓊樓玉宇》、李剛《雨霖鈴.蛾眉修綠》等。內容大都是以婉約、抒情為主。

一樣離別,別樣情,它們都與別離有關,一樣撕心裂肺的思念、感傷,愛的情懷卻截然不同,因為愛情也是分境界的,如做人的三六九等。

「送別」是古代文人墨客在詩歌中經常用的一種題材,文豪們幾乎各個都躍躍欲試,寫下了送別的場面。比如:李白的《渡荊門送別》《贈王倫》《送友人》、杜甫的《贈衛八處士》、王維的《送綦毋潛落第還鄉》《送別》、韋應物的《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送楊氏女》、李頎的《送陳章甫》、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自古以來,表現男女離別之情的詩詞曲賦層出不窮,而獨有柳永的慢詞《雨霖鈴》經久不衰,傳誦至今。

「悲莫悲兮生別離」(屈原《九歌.少司命》),「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江淹《別賦》),「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李煜《烏夜啼》),「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孔雀東南飛》用「傷離別」)。

生命中總會有些無法割捨的情結,會伴隨著我們在夢與現實之間徘徊。

相遇是每個人一生最無法預知的事情,帶有愛情色彩的故事,象轉經筒上的梵音,彷彿千年的約定,穿越無數時光的隧道款款而來。

(二)

記得以前,因為看過《聊齋志異》,那書里的怪異情節,便會沒有時間地點的不請自來,尤其是在雲遮月、風勁吹的夜,他們會超現實地進入我的大腦,人鬼情未了的畫面,人鬼情未了的真情,很多時候會打動我那顆蠢蠢欲動的心。

於是,有時我是千年前那個趕考的書生,夜半雨蒙蒙,宿在破敗的廟宇里,在半夢半醒時偶見一個曼妙女子,她婀娜的從那截斷牆走出,輕盈的身姿像風一般,她飄到我的眼前,喃喃夢囈般的聲音說:醒來,我的郎。有些胡說的味道,但是我讀柳公子的詞也會產生如此曼妙的情感,很怪啊!

因為屢試不中,所以常常流連於煙花之地,傷感,多愁,落寞,這是他婉約詞的特點。他沒有別的去處,青樓接納了他,他又是一個窮光蛋,窮得身無分文,所以在柳詞里能輕易地讀出他的詞比較傷感。在描寫男女愛情的傳統題材時,柳詞從閣樓朱門轉向了平民百姓市井青樓,把六朝小賦移植於宋詞里,創造了鋪敘展衍。

柳永把自己後半生的真情獻給了妓女,妓女們也對他予以回報,把柳永當做親人,他們的友誼是永恆的,柳永死後,沒有人說重如泰山,卻是難得被妓女們祭奠,掃墓。這是風流才子生生死死都與風流有染,敢如此決絕沉淪的人,唯有柳公子。

秦樓楚館,舞女歌伎,是讓許多正人君子忌諱的話題,柳永從不忌諱,而是把她們當作朋友。他可真是勇敢的男人,敢寫,敢唱,敢為,敢叛逆。在世人另眼相看的地方,毫不掩飾自己的情感,口無遮攔肆意地歌唱,在《晝夜樂》中露骨地寫到: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絮。直恐好風光,盡隨伊歸去。

舊時代的「正人君子」對柳永不屑一顧,他們因為柳永「浪跡」於煙花巷,詛咒柳永墮落。難道這些「正人君子」就沒有去過煙花柳巷嗎?家裡不養寵姬丫鬟什麼的嗎?在煙花巷之外不幹煙花事嗎?有幾個敢說不。

柳永一生曾為尋找出路四處宦遊,晚年皇帝可憐他給了一個很小官,柳公子道:「道宦途蹤跡,歌酒情懷,不似當年。」他去世的時候十分窮困潦倒,連一副棺材都買不起,造物弄人啊!很多歷史故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才華與生活並不成正比,相反,而是險惡的生存環境,會造就出來「天才」。

柳永才高八斗在宋詞史上可謂大名鼎鼎,如果你在大街上問一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準會有人回應你。

柳永的詞委婉情深,蘊藉動人,光耀千秋,屬「婉約派四大旗幟」之一,號「情長」。他比較擅長寫長調,詞的接力棒到柳永這裡內容就寬廣了,他用環境來襯托奇異之音,他自創章法,一切景語皆情語。北宋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晏殊、柳永、秦觀、歐陽修、周邦彥、晏幾道、張先等,兩宋之交的李清照,南宋的有朱淑真、朱敦儒。姜夔等。

所謂婉約派是相對於豪放派來說的,內容以兒女情長為主色調,注重個人美輪美奐的情感線條,在結構上細膩縝密,音律嬌媚婉轉、言近意遠、憂傷濃郁、富有情志、抒情酣暢、清麗的畫面感、音樂感、極強的柔婉迎面撲來。

婉約的詞讀起來讓人沉醉,就似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那種感覺,那些美麗的詞句帶著你,去到你曾經夢寐過的地方或是情感夙願里,讓人一頭扎進去無法自拔,讀這樣的詞,就如心中住著一個叫作「惑」的字,他那麼真實地勾引著我們的魂魄。

柳永是北宋一大詞家,佳作極多,詞至柳七,方開大河,許多篇章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他在音律與作詞上頗有天賦,吸收了敦煌曲的優點,用民間口語寫作大量「俚詞」,感情的直白,語言的雅俗共雜,覺得與文學無關,艷麗而膚淺,許多文學家曾這麼批評過他的作品。但我並不這麼認為,一個作者成功與否,在於後人是否記住了他的某句話,對後人情感的感染力。他的詞又極深地影響著金元曲,柳永做到了讓千萬中國人,甚至是很多青年人,記住了他的名字。

正是在於柳永努力,俚詞才具有了和傳統雅詞分庭抗禮的資質。

在望斷天涯的咫尺間,在輕解羅裳蘭亭臨序里,一紙宿怨柔腸百結,在輕研的墨跡里,每一次回望柳永的年代,我都會感慨萬千,一個人的生命到底會有多長,而像柳永這樣千秋萬代都會被人記住的人鳳毛菱角。

(三)

喜歡,沿著記憶,靜靜安享一隅獨處的時光,輕拾起那些遺落在時光之外的夢。

情愛,一直以來都是不變的話題,在時間的容器里「情」與「愛」就似一對並蒂蓮,盛開、收斂。

那些漸漸遠離紅塵的故事,都會如這朵嬌美的蓮花,輕輕地,柔柔地綻放。

也許於某個午後,走在落滿落葉的小徑時,會突然發現一生如此漫長,但在歷史的長河裡,其實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顆塵埃……

以柳永、李清照為例,說說對婉約詞的理解,他們各自屬於什麼典範。

「楊柳岸、曉風殘月。」「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這兩句柳永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兩句李清照的。是不是,過目不忘,被很多人附庸風雅時引用。

婉約詞派代表句很多,比較突出又被很多人記住的當屬柳永、李清照二位詞家。婉約詞與豪放詞是相對而言的一種詞風。婉約詞里內容表達大多會用一些幽韻冷香、精工秀逸、空靈自如、柔媚多情、自憐幽獨、借景舒愁、委婉情深、幽情清婉等方式的詞句。抒發的愁緒、怨恨,情感、仕途上的失意,用觸景生懷等方式來表達,對國破家亡、流離失所、物是人非的感慨,也是用詞濃軟,有細柳柔風拂面的輕盈,又似江南綿綿細雨。

豪放詞就大不一樣了,詞語的意象表達上就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用詞造句喜歡用起伏跌宕、情景交融、風格蒼勁、言近意遠、布局宏闊、清勁渾厚、抒情酣暢、意境開闊等。即使表達個人情感也是陽剛之氣濃郁,猶如狂風暴雨、氣勢磅礴,各有各的美和意境,詩詞中不同的兩種表現手法。

有兩個方法可以區分婉約派中柳永與李清照的詞:1、通過具體辭賦運用,柳永的《雨霖鈴》與李清照的《聲聲慢》在表達感情時的不同手法。2、比較二人的生活境遇,李清照的生活也很清苦,喪夫流離失所,就會明白為什麼同是婉約派,而詞的意境會不同。

李清照的詞:

1.善於用抒情襯托造境背景。她善於把自己強烈思想感情融於詩詞里,形成一種情景交融的詩詞境界,小背景、大時代的寫作手法。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從描繪一段情節、一個思想曲折中,顯示出感人的意境來。

2.用詞造句淺顯易懂,新奇的語式,自然又凸顯瑰麗,表現的張力很大。她的詞用典不多,卻善於運用口語、市井俗語,使詞寫得明白如家常,這點和柳詞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又由於出身與生活環境,男女不同,口語化的來源所以大相徑庭。易安詞音節和諧,流轉如珠,富有音樂美。如「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等。

《聲聲慢》是一首震動詞壇的名作,是李清照晚年所寫,那時她獨自一人在異鄉漂泊,流離失所,於是懷念回憶往昔的生活,更加深了對現實苦楚無助的感受,回憶和現實兩種不同的調子,重疊在一起悲傷無限,變成了這首詞的獨特大時代背景,韻味疊字的連貫使用加深了追憶感。

聯繫作者的遭遇,這深重的哀愁並不是普通的閨怨閑愁,多了一定的現實性和社會意義,使這首詞的感情色彩有了一個時代依託。金兵入侵,國土淪喪,人民背井離鄉,家破人亡,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下,李清照寫下了《聲聲慢》,包含凄風苦雨,此詞堪稱千古絕唱!

李清照詞風哀婉,作品沉鬱凄涼,基本流傳下來的每一首詞都稱得上是經典大作,貌似後人沒有人能與她比肩的。

《雨霖鈴》也是柳永的著名代表作,詞是在他仕途失意,不得不離開京都時所寫。乍看,像是寫一般的愛恨別愁,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詞的主要內容是以冷落凄涼的秋景作為襯托,表達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宦途的失意與戀人的離別,兩種痛苦交織在一起,使詞人更加感到前途的黯淡和渺茫。

柳永擅長白描手法,很普通的景色,通過人物的神態刻畫,情景便十分細緻地表達出來,用一句「正所謂詞已盡,而餘味無盡,余恨無窮」來形容很貼切,這也正是柳永送別詞傳世的主要原因。

柳永一生致力於慢詞,長於鋪敘,離別詞是以情取勝,將每一絲情感都完美地融入詞句中。《雨霖鈴》表現柳永離京南下,長亭送別的場景。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帳餞行,到蘭舟摧發,淚眼相對,執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展示了令人傷心悲傷的一幕。讀的人如果能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知道柳永當年的不易,就會引起共鳴,讀懂這首詞了。

柳永傳奇般的人生在故事裡跌宕起伏,柳永是沉淪了,可是他的靈魂卻得到了無止境的提升,舊社會形勢下的污濁、虛偽、欺騙、殘暴,被柳永的精神世界淹沒,人們忘記了那個時代的墮落,卻記住了一個人:柳永。

傾聽,歲月里那點滴的暖,悸動了生命裝幀著流年裡的記憶。

流年的畫卷上依稀還刻著櫻花雨的浪漫,柳永一筆一筆用指尖刻錄下的文字,他們帶著淡淡的香氣獨舞,安暖了眾多浮生漂移的心。

縱觀那些聲名顯赫的名人,似乎都經歷過不幸的過程,歷經艱辛坎坷,終於在某一領域璀璨永生,那些奮鬥與挫折的日日夜夜,刻骨銘心,成就的彼岸、耀眼的光環是要歷盡人間滄桑與不幸等種種挫折,才慢慢地見到微弱的光,變成耀眼璀璨的大星星之前,成功的人基本上都會有一種殘酷的經歷,生命的轉折點是在遇到危機的時刻到來的。

紫依簡介:

紫依,中國散文家學會會員,出生於書香世家,曾子第78代後人。

勞動報《品位副刊》專欄作家,《詩意人生》雜誌專欄作家。

依式美文創始人(古典風情散文詩),這種文體目前已被多家網站推崇以及很多青年文學愛好者使用,是散文詩的一種發展趨勢。目前完成二百多萬字,散見於各種雜誌報刊。

曾用名安豆蔻,有古詩詞賞析系列《人間情話》《中國古典詩詞名句賞析》,2017秦皇島重點扶持作家。

本名曾麗鋒,母校中央工藝美院,有文集《水墨心情》《此情可待》《紫依詩集》《蓮如女子》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伊人 的精彩文章:

宋詞里最美的愛情連載

TAG: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