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城牆腳下驚現「唐皇子別墅群」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城牆腳下驚現「唐皇子別墅群」

1961年底,唐代長安城遺址被發掘,泥土裡剝離出的蛛絲馬跡,難以還原盛世王朝的兵強馬壯與富麗奢華,關於這座世界之最的宏偉宮殿,世人只能窮盡想像……

2017年末,在西安城牆東北角,靠近通化門的一處建築工地,一塊「天寶(公元744)三載十王宅瓦」的出土,揭開了唐十王宅遺址的神秘面紗,更是向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展示了什麼叫做真正的皇家氣派。

「天寶三載十王宅瓦」模印銘文

一座城市的記憶,總會在不經意間被喚醒。尤其像西安,一塊瓦當,帶我們穿梭回一千多年前城牆腳下的豪華皇子別墅區。那與生俱來的風骨與姿態,那盛世唐朝的威嚴與奢華,讓現代的我們不禁感慨,果然,貧窮還是大大地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

電影《妖貓傳》中的盛唐夜景

GIF

塵封千年露真容——唐皇子的豪宅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這首詩我們小時候大多背過,但詩中杜甫提到的「岐王宅」究竟所在何處?

直到2017年底,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對東郊一處工地進行考古勘探時,發現有散水、排水溝等遺迹,規模較大,出土有唐代磚瓦、陶瓷殘片、彩繪小坐佛壁畫殘片等,專家判斷此處應是一處達官貴人的府邸。知道一塊「天寶三載(公元744)十王宅瓦」的出土,讓專家們更為驚喜的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可比達官貴人還要尊貴,這裡,可能是唐玄宗時期皇子們集體生活的十王宅里坊遺迹。

陳凱歌在襄陽唐城復原的盛唐豪宅

「十王宅」位於唐代長安城大明宮南邊的永福坊和興寧坊,緊鄰如今的西安城牆通化門,最初稱為「十王宅」,後更名「十六王宅」,出現於唐開元年間,是當時皇子集中居住的地方。

唐長安城裡坊示意圖

甚至一代美人楊玉環也曾在「十六王宅」里度過自己婚後的幾年時光,如果沒有玄宗的橫刀奪愛,也許她會一直在這裡安度一生。那麼我們可能在發現這塊瓦當的同時,觸摸到一千多年前楊玉環在這裡生活過的蛛絲馬跡。

既然所謂王宅,自然奢華異常,但卻被後世戲稱為「別墅級牢房」。由唐玄宗親自設立,目的就是為了限制皇室成員的權利,杜絕皇室子嗣參與政治。

是別墅?還是牢房?——「十王宅」里的秘密

「先天之後,皇子幼則居內。東封后,以年漸長成,乃於安國寺東附苑城為大宅,分院居之,名為十王宅。」玄宗即位初年,皇子尚年幼,居於宮內,到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隨著皇子日漸成長,玄宗便下令在長安城東北安國寺東附苑城內修築大宅,讓多位皇子在其中分院居住。王溥在《唐會要·諸王》寫到:先天之後,皇子幼則居內。東封后,以年漸長成,乃於安國寺東附苑城為大宅,分院居之,名為十王宅。十王謂:慶 、忠 、棣 、鄂 、榮 、光 、儀 、潁 、永 、延 、盛 、濟等,以十舉全數。十王宅每院宮人四百多人,百孫院三四十人。

俯瞰長安

在集體公寓中,皇子縱樂嬉戲、優渥無度,他們的生活起居,由宮中宦官密切照料,一日三餐由家令侍奉,唐玄宗還請富學之士作皇子侍讀,專門講授詩書,對他們進行嚴格培養。隨著皇子的陸續成家生子,玄宗又下令,於十宅外修建「百孫院」。

這樣獨特的建築規劃和皇室成員管轄方式,可謂是集中制管理的最佳典範,但這背後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經歷了太多詭譎的爾虞我詐、血腥的宮廷政變和殘忍的權力紛爭後,玄宗內心的深深恐懼。

揭秘帝王私密行程

歷史遺迹的發現,讓我們不再沉浸在故紙堆里僅靠想像去構建歷史,甚至可以用一次次新的考古發現去逐漸勾畫,去觸摸一段真實的歷史。

與此次「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十王宅瓦」一同被發現的,還有隋唐長安城外郭城北城牆、東城牆、夾城牆,也發掘出『十王宅』北坊牆、東坊牆牆基,還發掘出北通大明宮的夾城遺址以及多條道路遺迹。這次發掘,基本確定了隋唐長安城東北角的具體位置,同時也首次揭露唐長安城的「夾城」遺址。

唐玄宗時期「皇子集體公寓」遺址鳥瞰圖

由此,史書上所記載「唐玄宗為便於與楊貴妃前往曲江遊覽,下令修建御用的夾城。」也找到實證。

「南苑草芳眠錦雉,夾城雲暖下霓旌。六飛南幸芙蓉苑,十里飄香入夾城。」跟隨杜牧的詩句,即便時隔千年,我們依然彷彿親眼目睹了皇帝與后妃們乘坐御車,由夾城前往芙蓉園游幸玩樂時,旌旗飄拂、暗香浮動的情景……

電影《妖貓傳》中的長安城全貌

唐玄宗營建興慶宮,利用夾城,北通大明宮,南通曲江芙蓉園,利用夾城皇帝可以暗中潛行游幸,還可以監察諸王。這個皇帝,勞逸結合外松內緊的治國之道真是不簡單啊!

西安城牆的歷史傳承

我們熟知的唐長安城由外郭城、宮城和皇城三座相連的城池組成,所有城牆均為夯土築成,十分高大雄偉。是現在西安城牆覆蓋面積的十倍之多。

這個龐大的城市有著諸多的城門、宮門、闕門、殿門及閣門,每天開啟和關閉這些門,就要花費數小時的時間,但唐人卻遵循著這樣的緩慢,以一種流逝的時間觀來進行著自己的生活。

千年之後,曾經的唐城牆遺址僅存幾處被建成唐城牆遺址公園。但在這次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在豐禾路以北又發現了隋唐長安城外郭城北牆遺存的一段夯土牆基,與一般牆基不同,其內夾雜有一層漢代碎瓦片。

西安城牆,千年來守一城滄桑

在夯基以北約17米處發現一條與城牆平行的水溝,並且在城牆和護城河之間,發現防禦用的石球一件。歷經千年,它們的痕迹依舊清晰,在這個和平年代,如同守城衛士一樣仍在堅守陣地。

如今,我們看到的西安城牆就是在唐代長安城和元代奉元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明代城牆,但它依舊與護城河攜手守衛著這座古都,較之歷史,不同之處在於,過去是在防禦外敵,今天的城牆則是守衛著這座城市的文化與歷史,尊嚴與驕傲。

一塊塊古磚,稜稜角角,周沿方正,只有數寸,卻砌成了一圈高高的牆,和他包裹的黃土一起,曾壘起了隋的大興,唐的長安,以及明數百年的宏大基業,在經歷了亂世披離的烽煙之後,仍然支撐著現代西安的城市脊樑。這座城,依舊如數千年的一樣,用方方正正的路網空間記錄著過往,在這十丈紅塵,三千繁華里,世代矗立。

西安城牆東北角

部分資料及圖片來自網路

主編|王恬編輯|王婧校對|余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安古城牆 的精彩文章:

TAG:西安古城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