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人工椎體手術成功實施,對虧有她
2018年2月7日,華鈦三維與南方醫院脊柱骨外科,聯合莫納什大學增材製造研究中心合作的3D列印個性化「人工椎體/椎間盤一體化」植入手術成功實施。
莫納什大學增材製造研究中心是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吳鑫華院士領導的。「人工椎體/腰間盤一體化」植入物是鈦合金材料,利用選擇性激光熔融技術(SLM)完成。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增材製造研究中心主任吳鑫華院士
該3D列印人工椎體特殊之處在於其構造很特殊,主要是海綿狀的微孔結構。這種結構有利於相鄰正常脊椎的骨細胞長入其中,最終實現骨融合,又保證了椎體的整體力學性能。
3D列印的植入物具有經過力學優化的特殊結構,比傳統技術製造的鈦網具有更強的承重力。很多人認為,3D列印人工椎體國產化後還將打破國外產品對高端市場的壟斷,降低患者的醫療支出,並對推動整個3D列印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吳鑫華院士
吳鑫華院士領導的莫納什大學在3D列印技術產業化應用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莫納什大學曾為法國賽峰集團3D列印了兩台用於概念驗證的噴氣式發動機,目前這項科研成果已正式進行商業化生產。
SAMA大會上拍攝的3D列印小型發動機
莫納什大學還與EOS合作,利用鎳基高溫合金製造航天航空發動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火箭發動機Aerospike
2017年12月,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增材製造研究中心主任吳鑫華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美國科學院院士Rodney R. Boyer,美國工程院院士 James C. Williams接受上海理工大學的聘任,分別擔任上海理工大學的「增材製造國際實驗室」主任和方向帶頭人。
吳鑫華院士等專家在增材製造領域的學術造詣和國際影響力將極大的促進3D列印技術在中國的產業化應用。
參考來源:3D科學谷


TAG:3D智慧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