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禪修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禪修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歡迎回來【費勇修心課】。周四的晚上,我們繼續「讀經」。

上一堂課,我們討論了:如何成為一個「三無」的人。無念,處於各種心念之中,但不被任何念頭帶走;無相,處於任何形相之中,但不被任何形相帶走;無住,隨順各種因緣,不妄為,不固執......

今晚這堂課,我們將討論另一個課題——禪修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呢?

帶著疑問,我們開始學習《六祖壇經》第十四堂。

#課前筆記#

譯文

各位,按照剛才所講的覺悟方法,所謂坐禪,不必執著於內心,也不必執著於清凈,更不必執著於不說不動。如果說要著眼於心,我們的一個一個的念頭本身虛妄不實,如同幻覺,所以,並沒有什麼可著眼的。如果說要著眼於凈,人的本性本來就清凈,不過是妄念遮蔽了真如,只要去掉妄念,本性就清凈了。看不到自己的本性本來清凈,卻非要起了心去尋求清凈,無端地生出關於清凈的妄念。妄念只是幻影,不能坐實,所以,怎麼看怎麼著眼都是虛妄。清凈沒有什麼形相,卻非要確立一種清凈的形相。做這樣工夫和持這樣見解的人,阻礙了本性的顯現,被刻意追求清凈的心所束縛。如果修鍊禪定的人,看不到一切人的過錯,那麼,說明他(她)做到了本性上的不動;而迷失的人,自己的身體好像一動不動的樣子,但一開口,就說別人的是是非非,和大道相違背。看心也罷,看凈也罷,聽起來很崇高,實際上把自己引向歧路,離覺悟的目的地越來越遠。

前面講了三無,是禪的基本原則。由這個基本原則,這一段講了坐禪的原則是什麼。

一般人說到坐禪宗,肯定想到是坐在那裡,一動不動,你問為什麼要這樣坐著一動不動,他多半會回答:為了回到內心,為了讓自己清凈下來。

但是,坐著一動不動,就能回到自己的內心?就能讓自己清凈下來?惠能這一段,對於這個問題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惠能說,我們現實生活里的綿綿不絕的念頭,其實是妄念,我們所謂的回到內心,往往是回到了妄念。

我們把妄念當作了內心。所以,關鍵不是要回到內心,而是要去除妄念。只有去除了妄念,才是真正回到的內心。

至於清凈,人的本性本來就是清凈的。是妄念遮蔽了清凈的本性,所以,還是要去掉妄念,才能顯現清凈的境界。

所以,惠能說,坐禪不需要「看心」、」看凈「,不需要刻意地把內心和清凈作為目的。這是惠能禪修的基本原則。

為什麼不需要刻意地把內心和清凈作為目的呢?因為第一,起了心去追求清凈,這顆追求清凈的心,無端端地生出清凈和不清凈的二元區分,反而被清凈束縛了;

第二,起了心念去追求清凈,以為在塵世生活之外另有一種清凈存在、另有一顆心存在,反而讓人去追求虛妄的東西。

因此,不需要刻意地把內心和清凈作為目的,真正的含義是,禪修是當下的,是從日常生活里生髮出來的。

惠能舉例說,如果看不到一切人的過錯,其實就是做到了如如不動。如如不動,並不是坐在那裡一動不動,裝模作樣,而是現實里的一種修養功夫。

有些人穿著佛家風格的衣服,天天打坐、念經,但是,一開口就議論別人的是非。這樣打坐、念經又有什麼意義呢?

有些人號稱學佛,但好像學成了一個怪人,看誰都不順眼,覺得誰講的都不符合佛陀的教義。

還有一些人號稱是佛教徒,但一旦回到同事、家人之間,變得斤斤計較。他們的佛學,都是對別人要求,卻從不反省自己。

不見一切人過患,不議論是非,這才是禪的清凈。

並非穿了禪的衣服,打坐、喝茶、念經,就清凈了。真正的清凈,是在現實生活里,不被外境所干擾,只是隨順因緣,盡心而為。

惠能所講的坐禪的原則,其實就是要求著眼於當下的現實生活,從當下做起,從每一個現實生活里的念頭、行為做起,像打坐啊、呼吸啊等形式上的禪修,只有和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才有真正的意義,否則,就不過是一種裝門面的東西,輕則淪為形式主義的花架子,重則淪為言行不一的虛偽。

一句話,坐禪的原則就是:禪是生活。

很多人學佛、學禪學成了怪人,根本的原因在於忘了:禪是生活。學佛、學禪都是為了在生活中成就一個更好的人。

就像太虛法師說的:成人即成佛。

-END-

#今日思考#

思考 太虛法師說的那句話:

「成人即成佛

你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分享

#複習上一堂#

《六祖壇經》第十三堂

《願我今生成為一個「三無」人員|讀經》

編輯|瑜

插畫|Lin Frye 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

點擊「閱讀原文」

修心系書單,滿足假期閱讀的需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費勇修心課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答案在每個人自己內心
大家都在做夢,我就懶得做夢了

TAG:費勇修心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