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一定要殺呂伯奢,換做是你,你也會毫不猶豫的殺掉呂伯奢!
我們所處的時代在不斷發生變化,要想到達旅途的終點,我們必須適應它,並奮力向前!
三國演義中,大家對曹操最初的印象恐怕就是曹操刺殺董卓沒有成功,然後逃亡,認識了陳宮,並且成功的把陳宮拉上了自己的賊船。後來兩人殺了呂伯奢一家,並且曹操當時說了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負我這句名言。今天要說的就是曹操到底是否要殺掉呂伯奢,我看很多網友都對此有爭議。我們看歷史,不能從上帝視角來看,我們要把自己當成其中的一個角色。下面我們來扮演一下當時的曹操。今天只說演義,不說正史。
三國演義
我們先想一下,你到底是怎麼來到呂伯奢家的?根據三國演義上是這麼說的,你是在行刺董卓失敗後,一路向東南方向逃跑的,希望逃回老家譙郡。書里說:「卓遂令遍行文書,畫影圖形,捉拿曹操:擒獻者,賞千金,封萬戶侯;窩藏者同罪。」你被全國通緝,只要抓住就有賞,並且窩藏你的人和你同罪!
曹操
賞千金,封萬戶侯,這個獎賞有多重?當年袁紹讓陳琳寫討賊檄文,在檄文的最後,有關於獎賞的說明,原文如下:「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戶侯,賞錢五千萬。」這個獎賞是可以讓人拚命去乾的。對一個通緝犯來說,任何人都不可靠,任何人都可能在監視著你。此時天色晚了,你提出到呂伯奢家借宿一宿。到了後,呂伯奢對你說:「我聞朝廷遍行文書,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陳留去了。汝如何得至此?」從他這句話你可以看出:他已經明確得知了董卓通緝你的消息;他知道你爸的近況;此處肯定是董卓的勢力控制範圍。
曹操
這時的你坐在呂伯奢家,心情必然是杯弓蛇影。你深知,雖然他是你爸爸的好朋友,但如果他舉報了你,可以金山銀山做大官,如果他不舉報你,一旦被發現,他的全家就會連累,被殺光。然後,你們繼續聊天。「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陳縣令,已粉骨碎身矣。』伯奢拜陳宮曰:『小侄若非使君,曹氏滅門矣。使君寬懷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說罷,即起身入內。良久乃出,謂陳宮曰:『老夫家無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來相待。』言訖,匆匆上驢而去。」呂伯奢謝完陳宮以後,就馬上到內室去了,很久才出來。我們設身處地地想像一下當時的場景:你此刻是全天下通緝的最高要犯,殺死你就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包庇你就是全家滅門的危險。你剛到呂伯奢家,處在離洛陽這麼近的地方,心中仍然忐忑不安。處在離洛陽這麼近的地方,心中仍然忐忑不安。他跟你寒暄了幾句,問清楚原委後,就立即撇下你和陳宮到內室去了,很久都不出來。你是什麼感覺?面對這樣的處境,你認為他在和家人商量什麼?要知道,吩咐做飯的事,根本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或者,是有什麼話不能當著你的面說?
陳宮
你會一點都不起疑嗎?結果剛出來沒多久,就說家裡沒有酒了,要出去買酒,這個時候。你是什麼心情?腦袋都懸在人家手裡,還能同意主人去買酒的,整個三國里可能也只有淳于瓊可以做到。要知道,你和陳宮還沒到呂伯奢家時,天色就已經漸黑了。
陳宮
此刻,滿心疑慮的你,和陳宮就在這干坐著,心想,呂伯奢買酒需要那麼久嗎?即使需要,難道他不會安排一個人來招待嗎,非得把兩位客人晾在這兒?甚至,再不濟,他就不能安排一個下人去買嗎,非得丟下客人自己親力親為?體會過類似情境的人肯定都能感受,這種情況下,每多一分鐘,你的心裡就多一分煎熬和焦慮。一個通緝犯+一個包庇犯,坐在這空無一人的毫不熟悉的房子里,天色已暗,孤燈搖曳,主人鬼鬼祟祟地出門去了,這時,房屋後頭傳來了磨刀聲……
陳宮
聽到有人說縛而殺之,何如?你是什麼心態,你和陳宮直接衝出去,連殺8人,最後在廚房找到了一頭豬。。。殺完人,陳宮就後悔了。兩個人選擇繼續上路,接著遇到了呂伯奢,這個時候你如何選擇,如果放呂伯奢走,他回家發現自己家人都被殺了,難道不會去官府?你有多大把握能逃走?你殺掉了呂伯奢!陳宮不高興了,說剛才你可以說是誤會殺掉了呂伯奢一家,現在呢?你說已經殺了呂伯奢一家,現在他回去,肯定會派人來追,我們逃不了。陳宮又說,你這樣不仁義,太不仁義了!。接著你就說出了那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負我。經歷了這麼多,你說這句話心情,是什麼樣的?是強硬?是無奈?是得意?還是憤怒?這件事,於你,於陳宮,於呂伯奢一家,都是悲劇。這不僅是你們的悲劇,在狼煙四起,民不聊生的年代,從十常侍之亂,黃巾起義,到董卓暴政,這是時代的悲劇。很大程度上,你們都像極了無力的螻蟻,只不過,你有劍,而呂伯奢們沒有。
人類的天性就是不斷的推動自己越過新的邊界,我們考驗自身的極限,我們直面自己的恐懼,我們奮起迎接挑戰,最終成為遠超我們自身的存在!歡迎關注我,給大家帶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武昌起義成功,清帝退位,對當時的中國格局來說到底是好是壞?
TAG:虎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