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做這些事相當於慢性自殺?看完這篇文章才知道真相
飯後運動,容易引起胃下垂?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吃完飯時如果有劇烈運動的話,那麼腹部立馬就會有一種劇烈的疼痛感。有人把這種現象稱為胃下垂。
但事實上,胃是依靠膈肌、韌帶、腹肌和腹內壓這些因素,使得胃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生理位置;容易胃下垂的人,一般是腹肌薄弱、腹腔壓力低,體型瘦長的朋友和身體虛弱的長輩們。
那麼飯後多久進行運動才是合理的。
可以分時段來看:
飯後半小時:可以適當進行散步、簡單拉伸的活動。
飯後1小時:可以慢跑、跳廣場舞、慢走等。
飯後2小時:對於身體各項技能正常的健康人,可以放心進行各種日常鍛煉,例如深蹲、游泳、仰卧起坐等。
飯後不能馬上喝茶?
人們認為,茶葉有些特殊成分會讓食物中的蛋白質難以消化吸收,飯後喝茶還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
理論上看,茶裡面的個別成分可能影響胃酸中蛋白酶的活性和分泌。但現實當中,一杯半杯的茶並不會起到這麼強的妨礙消化的作用,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也構不成什麼大威脅。
至於沖淡胃液的說法,茶杯容量很小,一小杯茶對於胃液的影響倒是可以忽略不計。
飯後喝茶,能降油刮脂嗎?
促進食物消化的效果是有限的,關鍵是在於攝入量的多少;茶葉中有些物質理論上也會有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的功能。但是我們知道,茶葉中的物質並不是可以百分百溶於水中,更何況單靠這麼一兩杯茶,很難起到實際效果。
飯後不能馬上吃水果?
飯後立刻吃水果,容易消化不良,影響營養吸收,加重腸胃負擔,這是人們一直以來的說法。飯後吃水果,只是攝入了一點熱量,也容易加強飽腹感,並不會把之前吃的食物都阻滯在胃裡影響消化進程。
至於說增加胃腸負擔,也不靠譜。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水、糖。相比從肉類中攝取的蛋白質和脂肪,還是比較好消化的。
吃水果時間,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定,健康人吃水果的時間沒那麼講究,飯前飯後都可以。
有特殊情況的朋友看這裡:
想減肥,想控制血脂、血壓,可以在飯前吃;水果中的糖分和纖維素可以減少正餐熱量攝取,有助控制食量減少脂肪堆積、緩解高血脂高血壓。
想增重,可在飯後吃,能避免餐前吃水果影響正餐熱量的攝入;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得比較好的前提下,可在兩餐之間吃;避免餐後馬上吃,以防血糖發生大的波動。


TAG:果果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