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可辛《三分鐘》的背後……

陳可辛《三分鐘》的背後……

相信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

陳可辛導演在重慶

拍攝的《3分鐘》微電影刷屏了

短片的主人公是一個5歲孩子的母親,同時也是一名列車乘務員,跑的是南寧——哈爾濱線路,全國最好的火車線路,一趟就是6天。

連著幾年,春節都要值班,已經好幾年沒有跟兒子一起過年了。

每年春節,兒子都是託付給妹妹照顧。

因為,擔心兒子不聽話,每次見面,這位乘務員媽媽總是很嚴厲,可是,分別後,又心裡後悔。

今年,彼此約好,在站台上,見一見。

這是一個小站——凱里站。

停站時間只有三分鐘。

火車即將進站,年輕的乘務員媽媽看到了兒子,急切地拍地著玻璃窗。

可是,兒子茫然四顧,錯失了母親的「眼光」。

時間在流逝,短片進入3分鐘的倒計時。

因為職責所在,乘務員媽媽還要檢票,無法過來找兒子,只能不斷回頭觀望;而兒子早已被「淹沒」在人流中,等到,兩人面對面時,3分鐘已經過半。

兒子沉默了一小會,開始默默地背誦乘法口訣,因為,母親說過,不會背,就無法上學。

秒針,又在一個個乘法口訣中,暗自踱步。

發車的哨音,響了。

媽媽必須要上車了,她還想讓兒子說點什麼?

可是,兒子仍在執意背著乘法口訣,就像是與母親的一個約定。完成了,母子相見的儀式,才真正完成。

GIF

3分鐘,能幹什麼?

給分手的戀人,唱一首歌?

或者,給睡前的孩子,講一段小故事?

還是煮一鍋溫熱的牛奶,端給床前年邁的父母?

似乎,餘生尚長,3分鐘無足輕重。可是,放在離別的母子、留守兒童,3分鐘卻又彌足珍貴。這個三分鐘,或許是濃縮了1個月、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思念。

陳可辛執導的短片《三分鐘》是放在一個特定的場景,講述一個普通乘務員媽媽的無奈。

有春運的時空背景,有團圓的期待,卻沒有「成長中的陪伴」。

龍應台曾說過,「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溫柔中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

對於時間,我們誰都是過客,追也追不上。所以,「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母子之緣,父女之緣,本就有限。可在有限中,如果再去濃縮、再去縮短,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又缺失了應有的位置。

結果如何?

哈佛心理學家凱瑟琳·斯坦納·阿黛爾稱,在以下的時間,父母應該放下工作,跟孩子好好相處:

1、去學校的路上

2、接孩子放學的時候

3、孩子從學校回到家

4、父母下班回到家

5、晚飯時間

6、睡前時間

不僅陪伴,還要有效地陪伴。你會發現,那些應該有、而缺失的相處時光,一旦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今日互動話題

INTERACTIVE TOPIC

歡迎再評論區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及第少年 的精彩文章:

這組父子漫畫,值得很多爸爸去看!

TAG:及第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