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SpaceX獵鷹重型火箭首飛成功!改寫了人類航天史的馬斯克,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SpaceX獵鷹重型火箭首飛成功!改寫了人類航天史的馬斯克,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2月7日凌晨,幾番推遲之後,在逾十萬現場觀眾的注視下,佛羅里達肯尼迪航天中心 LC-39A 發射工位,這個曾經承載了「土星5號」火箭登月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首飛的發射位,再次為自己的光榮傳統添上了傳奇的一筆——人類現役運力最強的火箭重型獵鷹(Falcon Heavy)成功在這裡完成了首飛並完成一級火箭回收!那家叫做 SpaceX 的公司和那個名為馬斯克的男人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改寫人類航天史的馬斯克,究竟有何過人之處?今天,學堂菌向大家推薦2015年他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的對話,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GIF

發射現場

埃隆?馬斯克,特斯拉(Tesla)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兼產品架構師,SpaceX首席執行官兼首席設計師,SolarCity董事長。

1

物理是最好的理解新事物的方式

錢穎一:我們今天在清華,我的第一個問題也是從您的教育經歷開始。我知道你是從南非搬到了加拿大,當時是進了女王大學,兩年之後你轉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在這兩個學校都學的專科,之後選擇了物理學。所有的學生都很想知道,你從大學當中學到了什麼,什麼是你最重要的收穫?

埃隆·馬斯克:事實上當時並沒有考慮得非常周全,並不確定是否要去讀大學。我想去美國,我認為那裡的技術非常發達,商業環境也很好。我想做一些創新性工作,所以在17歲的時候離開了南非,去了北美。

錢穎一:也就是說你必須要去北美?

埃隆·馬斯克:是的,我想跟上全球最先進的技術,而當時最頂尖的技術都在北美。我的父母搬走了,我也就離開了南非,17歲辦了護照先去了加拿大。

在那邊,我住在一個學生公寓里,大概工作了幾個月,大部分時間是在多倫多的電腦公司。之後我決定去上大學,不然的話很難達到我的目標。

錢穎一:你為什麼選擇學商科呢?

埃隆·馬斯克:我先去了女王大學,學了很多課程,商業、數學、工程等等,涉獵比較廣泛。當時有很多人從女王大學去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回來後反饋非常好。我也想像他們那麼做,但是我沒有錢。後來我申請到了獎學金,就去沃頓了。

我在第一年結束了商業的課程,但還有兩年的學制,想做點別的,就開始學物理,拿到了物理的學位。當時我決定要做研究,就又去了斯坦福大學,研究電池容量方面的一些技術。

錢穎一:所以你是先學商科,後學物理,你認為相比經濟學來說,物理更有趣還是更難呢?

埃隆·馬斯克:我覺得物理,或者說科學,更多是讓你了解世界的本質。我們應該問什麼樣的問題,怎樣認識宇宙的終級真理,這是我感興趣的方面。學商科是因為,我覺得畢業之後可能需要給擁有經濟學位的人打工。如果他們知道的東西比我多,對我不利,所以我需要知道新的東西。我學商科就是為了跟未來的老闆有共同語言,但我碰到了我並不喜歡的老闆,就決定自己創業。

錢穎一:你在很多場合都提到物理,你說過物理的第一定律幫助思考這些複雜的事物。為什麼第一定律對你這麼重要呢?

埃隆·馬斯克:我認為物理是一種最好的理解新生事物的方式,尤其是反直覺的事物。比方說量子力學非常反直覺,大家可能認為現實上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但事實上就是這樣的,很多實踐證明就是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極端的假設情況下是存在的。

物理之所以在反直覺的領域取得進步,就是把所有的事物拆開,拆到最本質的核心,然後你從那個地方開始思考,我想這應該是唯一一個了解新事物可行的思考方法。事實上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現象,不可能都用第一定律思考,但思考新事物的時候,這樣的思考方式非常重要。

通常,我們的思考方式是類推,我們都是做別人做的事,做一些稍微的調整。這是一種演繹的方法,但只是借鑒別人的東西。但是你要創新就必須回到第一定律。

錢穎一:我非常高興你喜歡物理學,尤其是第一定律,我想知道你對中國高中理科教育有什麼想法?因為對於技術創新來說物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物理對學生來說學起來難度很大。現在中國的一些教育專家認為美國的學生學習負擔輕,能夠享受生活,而中國的學生學習負擔很重,教育部要為學生減負,你怎麼看呢?

埃隆·馬斯克: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教學方法不對,一般是教一些公式,要求學生背這個,背那個。這些公式代表什麼,實際當中是怎麼運用的,並沒有教給學生。事實上,這個公式表達或者描述現實的情況,是非常非常美妙的一點。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你要教給大家怎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怎麼利用這個工具。我們有扳手、螺絲鉗等各種各樣的工具,只有你把工具拆開才理解這個工具用來幹什麼的。

但是反過來,教一個使用螺絲鉗和扳手的課程,這是非常糟糕的教學辦法,而且很難記得住。我們大腦的演變過程其實是讓我們記住和我們有關係的東西,所以你首先要創造這個東西跟你的關係,不然你很難記住它。首先要確定什麼是重要的,什麼跟你有關係,因果是什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自然而然地記住這些知識。你要讓人們感覺看到物理之後大開眼界,覺得這是一個吸引人的故事,而不是一堆一點意義都沒有的公式。

2

我上大學的時候,希望參與對人類未來促成積極影響的事業。

馬斯克和他的SpaceX

錢穎一:再講一講你現在在幹什麼。根據MIT技術評估,2015年50個最聰明的公司里,特斯拉、SolarCity、SpaceX分別排名第一,第九和第二十二。這三家公司你都是創始人,但行業完全不一樣,分別是汽車行業、潔凈能源、太空探索。能跟我們介紹一下你當時是怎麼想的嗎?

埃隆·馬斯克: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希望參與能夠對人類未來促成積極影響的事業。我想有五大領域,包括互聯網、可持續能源、去其他星球生活、基因學和人工智慧。最後兩個領域我覺得是雙刃劍,所以我就參與了前三項。我不想為了創業而創業,想成為有用之材。

錢穎一:航空航天一般是政府從事的領域,技術、資本、監管的門檻都很高,你為什麼認為你可以進入呢?

埃隆·馬斯克:2001年的時候,我和幾個朋友討論為什麼不能去火星呢,我們上世紀60年代就去了月球,現在肯定可以登陸火星了。後來我去美國航天局看火星計劃,發現什麼都沒有,他們已經取消了登陸火星的目標。

後來我想搞一個慈善活動,把溫室氣體放到火星上去。如果公眾覺得熱情澎湃,可能會給更多預算,我們就可以再搞一個登陸計劃。我還去了三次俄羅斯,想買他們用過的火箭和航空器來登陸火星,也沒買成。

後來我發現,我的前提是錯的。我以為沒有去火星,是因為我們沒有意願。但實際上是技術不成熟,人們認為不可能成功就放棄了。60年代以來,這個技術就沒有更多革新了,反而變得越來越糟,成本越來越高。如果人們不去改進火箭技術,就永遠上不了火星。

意識到這點後,我想我應當創造一個公司來減少人們去外太空的成本。這是我創造這個公司的初衷,剛開始以為成功幾率最多10%。

錢穎一:是俄羅斯不願意把火箭賣給你,還是你覺得他們的火箭太貴,才開發自己的火箭?

埃隆·馬斯克:後來我也接受了俄羅斯人的報價,沒買是因為當時的火箭是他們裁軍裁下來的折扣火箭,只是一個短期便宜的火箭,不會一直便宜。如果可持續登陸火星,用俄羅斯的火箭是不划算的。

錢穎一:火箭科學是很艱難的科學,你不光是CEO,也是首席技術官。你的本科學位是商科和物理,但你只花三天時間就進入火箭科學PHD的項目,全靠自學。你是怎麼學這麼快的呢?

埃隆·馬斯克:自學學得更快,比科班學得更快。你要讀很多書,跟很多人交談,還要自己做實驗。比如機器人學,你讀書的速度比聽課快得多,所以效率更高。

錢穎一:我有點擔心,我們以後都要失業了。你認為哪個物理學課程對你的公司,對你的創意思維最有幫助?

埃隆·馬斯克:物理學的基礎對我來說是最有用的,也就是如何通過物理學思考問題。首先學習的是物理怎麼改變人類,怎麼改變人類的學習方式。最簡單的物理學就是最有幫助的,但是你一定要認真學習。

量子物理學也非常有意思,但非常難學。量子物理學非常反直覺,不能用普通的思維和現實的方式思考,需要很多數學和統計學的知識。但如果統計學學得很好,量子物理學可能會學得不錯。

3

我覺得,2025年可能就是人類登上火星的時機。

火星

錢穎一:你的夢想是送人上火星,而且要用可反覆使用的火箭。你當時說10到20年可以送人上火星,如果你的預計是正確的話,2020年或者2030年就能上火星了,這不是很遠的未來,你還樂觀嗎?

埃隆·馬斯克:我覺得大概十年。

錢穎一:可反覆使用的火箭很困難, NASA已經把航空空間站終止了,你為什麼有信心做到這一點呢?

埃隆·馬斯克:此時此刻我還是對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很有信心。我們兩次掉到海里,還有一次幾秒鐘火箭爆炸,但還是取得了很多進步。我特別樂觀,在未來的幾個月,我們可以把火箭安全地進行降落,我覺得這個是非常有可能的,90%的可能。

錢穎一:那十年呢?十年之後我們能不能在火星上看到人?可能性多大?

埃隆·馬斯克:十年後我覺得50%吧,其實要看全世界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全世界的狀態如何,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持續下去,我覺得2025年可能就是人類可以上火星的時機。

錢穎一:也就是說十年間?

埃隆·馬斯克:差不多,可反覆利用很重要,物理學第一定律的分析很重要了,大家要以類比的分析來看。你看看以前怎樣利用空間站,比如俄羅斯的項目就上了空間站,以前重複利用並沒有使成本下降,反而使得每一次發射成本上升了。當時每年40億美元的預算,只能飛四次,每一次要花10億美元來送一個火箭上太空,而且用了一次就廢掉了。所以要重新考慮這個問題。

先試著改變火箭推進器,比如用新的飛機油。我們火箭推進器的成本是非常低的,但是可能火箭是要60億,推進器只有十分之一的價格,佔到了一半的成本,我們要改進推進器的成本,這樣能夠降低總體的成本。

想要可重複使用,除了通過降低載人的成本,還可以通過維護技術的飛躍。如果我們實現載人航空航天的可能,在火箭方面把成本降低到和民用航空成本差不多,也許每次飛行就能控制在6萬美元左右,這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錢穎一:非常好的例子,向我們展示物理第一定律是非常不同的思考方式。從第一定律創造出更多新的可能性。

埃隆·馬斯克:如果看目前的火箭技術,或者發射成本狀態,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正常的、我們可以普遍接受的狀態。但如果你能從本質上看的話,是不是可以改進一下火箭的材料,改進一下燃料的組成,這些所有的因素髮生改變,可能就能帶來你想要的結果,大幅降低火箭發射成本和維護成本。問題是怎麼把各個方面有機組合在一起,能夠更有效率地進行工作。事實上,這種可重複使用的技術只是總成本很小的一部分。解決新事物的問題必須回到本質找到解決辦法。

錢穎一:你的夢想是把人送到火星,在火星上創造一個城市,是嗎?

埃隆·馬斯克:我想人類的最終走向是兩個,一個是我們去了其他的星球,一個是滅絕。第一種是更好的辦法,這樣的話必須在其他星球開發一個棲息地。火星是一個選擇,我們應該嘗試這麼做。事實上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可能把生命帶到地球之外的地方,不管是長期還是短期。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必須儘快行動,這絕對能夠實現。

本文轉載自清華新聞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堂在線 的精彩文章: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名師——梁君健

TAG:學堂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