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談生命
佛普通的講法,教育法,就告訴你人世間都是苦,非常痛苦,只有苦沒有樂。這個世界上的人認為的快樂,是把輕度的痛苦顛倒,當成快樂。顛倒就是錯誤的意思。比如我們花了很多的錢去按摩一個鐘頭,或者說洗三溫暖,洗了又按摩;哎呀!昨天花了六百塊錢洗了三溫暖,按摩,好舒服啊!眾生顛倒,實際上找個人來虐待你,冷水熱水給你出汗,然後按摩,輕微地打你,就叫做舒服。按得重了,喔!輕一點,太痛了。
世界上純苦無樂,因此分成八苦、十苦,看起來很消極,都是很實在。八苦之中的生老病死苦,這四個大家都知道。講起來生老病死苦,現在我看看有些同學都老了,同我一樣老了,但是忘記了自己老的痛苦。我是深深感覺到老苦的。剛才我跟沙彌講到這裡的建築,她當時問我這個浴缸太高吧!矮一點好嗎?問過我三次。我今天才悟到當時我錯了,今天洗完澡出來的時候,我才曉得浴缸太高了;我想到五六十歲的人,兩個腿都動不了,爬得出來嗎?這就是老苦。眼睛看不見了,腰酸背痛了,各種病痛都來了,生老病死,大家在苦中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就是沒有智慧耶!知道了,有智慧,就要想辦法跳出來。
第五是愛別離苦,喜歡的人,喜歡的事,別離了,分開了。自己所希望的做不到,隨時隨地都在愛別離苦。六是怨憎會苦,不喜歡的偏碰上,普通講的,騎馬碰不到親家,騎牛就碰上了。七是求不得苦,要發財,偏偏倒霉;要陞官,偏偏沒有官做了,所求不如意。第八個苦大家不知道,什麼叫五陰熾盛苦?哪一個年輕學佛的同學來回答問題?(答:色、受、想、行、識。)
對,色、受、想、行、識叫五陰。這五個包括心理跟生理。「色」就是生理的地、水、火、風、空。「受」是感覺,我們每天氣候冷熱,舒服不舒服,思想感情等都是。「想」就是思想,知覺。
「行」呢?就不知道了,不是行為,是宇宙間有個動力,生命的背後有一個動力,電能一樣永遠在發動。這個生命,這個發動的動力在哪裡你找不到,找到了才叫做修行。我們的身體為什麼會衰老生病?為什麼會痛苦?為什麼有情感?這個「行」,它的動力、動能是什麼?是唯物還是唯心?
「識」呢?勉強的解釋是精神方面,佛學把生理、心理,整個人的身心兩方面合起來叫「五陰」,也叫「五蘊」。「蘊」就是包含在內的,像那個電能的電場一樣,那個能源你看不見,電能這個能是什麼你不知道。嘴裡都會講能量,能量是什麼東西你看見了嗎?現在科學發達,誰能夠找出來宇宙最初的能源是什麼?找得到嗎?所以這個第八的五陰熾盛苦,很不容易懂。
佛說我們每天受生理、心理的煎熬,自己在受罪,所以叫八苦。這個八苦,大家講佛學就講過去了;如果現代聰明的年輕人,拿八苦的觀念,換一個文字語言寫文章,寫小說,寫散文,寫理論,可以寫出來很多好東西。佛把這個叫「苦諦」。這個世界的生命,以消極的角度來看,整個是苦的,所以生命是很痛苦地活著。因此我經常給你們說人生三句話——「莫名其妙的生來,無可奈何地活著,不知所以然的死掉。」這個生命是五陰熾盛苦,佛說得這樣徹底。這三句笑話,大家聽了哈哈一笑,覺得我的話好笑,我看到他們好笑覺得更好笑。意思是說,你笑,你懂了嗎?笑個什麼東西!當時大家閑談,不好罵人。換句話說,這三句話是在罵人耶!你生不知所從來,死不知所從去,白活了一輩子。
佛說了四諦因緣,第一步是消極地看人生。其實每個宗教都是這樣看法,佛講得最徹底。但是這個苦,普通講佛學只講到八個苦,他在別的經典上說到十個苦。總而言之,活在這個世界太痛苦,太吃力,太難受。不過,苦不是灰心哦,不是消極哦,而是告訴人們,我們人有本事、有智慧、有能力,跳出這個苦海,這就要學佛了;你不要被苦打下去,被打下去就不是大丈夫,不是英雄。所以佛稱為大雄,大英雄打破這個苦的牢籠,跳出來,這叫做「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廟子的大殿叫大雄寶殿。能征服天下做皇帝、統治全世界的人,不算英雄,你能夠跳出生死嗎?跳出物理世界痛苦的拘束嗎?唯有佛才是大雄、大力、大慈悲啊,他跳出來了。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訂閱我們
助人助己,轉發點贊


TAG:南先生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