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頭「文」薦——阿里、文投收購部分萬達股權,強強聯手背後是期待,還是無奈?
《紅頭「文」薦》
有溫度的財經專欄
文慧
專欄作者央廣經濟之聲主持人
新浪微博@主持人文慧,可以找到我……
1
春節快到了,院線好片也將紛紛出爐,為了能在爆滿的春節檔搶下一張滿意的電影票,我提前20天就開始在淘票票上訂票,就跟春運火車票一樣一票難求,哈哈,稍微誇張一點!
說誇張,其實也不誇張,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文化產業繁榮發展,2017年中國電影突破550億,除了傳統運營,互聯網渠道的推廣和購買便利性也成為助推中國電影的重要助力。而坐擁院線影業一把手位置的萬達影業,也深知其中的重要性,於是高傲的萬達與馬雲開始合作了…
繼騰訊、蘇寧、京東、融創組團投資萬達商業的340億元剛落袋後,萬達集團又將手裡萬達電影部分股份換成了現金。以總價77.94億元出售12.77%的股權,每股收購價為51.96元(停牌前股價為52.04元)。
杭州臻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出資46.8億元和31.2億元後,成為萬達電影第二、第三大股東。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臻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公司。
萬達電影和阿里巴巴將基於兩者在文娛產業豐富的資源和電影消費場景方面的優勢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包括宣發、 影片投資、在線票務平台、廣告、衍生品推廣銷售等;與文投集團的合作也相當廣泛,覆蓋院線加盟、電影映前廣告、影片投資、影院設備管理運維、線下實景娛樂合作,以及聯合股權投資領域。
2
有人說,這是一場雙贏的合作;也有人說,這是萬達的無奈。
實際上,萬達電影從2015年1月A股上市以來,一直坐穩「院線一哥」這個位置,擁有中國規模最大的電影院線,2017年營業收入132億元,會員數量突破1億;擁有直營影院516家,4571塊銀幕,約佔全國電影票房市場14%的份額。不過,這個位置他坐得並不踏實。
一則是越來越多上市的影視院線企業加入戰局,比如2016年,就有中影、上影、幸福藍海三家以影院資產為主的公司先後上市;2017年,橫店影視、金逸影視成功登陸A股;此外,擁有銀幕數最多的大地院線也採用加盟模式在三四線城市快速擴張。
二則是互聯網巨頭相繼開展票務銷售平台業務,在線票務市場上,三大互聯網巨頭通過在線票務市場的「價格戰」,成功撬動電影產業的話語權。
所以說即使坐穩「院線一哥」位置,萬達電影若要長期強勁地發展,互聯網是他繞不開的坎兒。
而作為互聯網巨頭的阿里當然是其最佳的選擇,當然了,阿里近年來本身也是不斷在文化娛樂領域投入持續加碼,並在2016年10月正式組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其中包括阿里影業、優酷、UC、阿里音樂、阿里文學、阿里遊戲、大麥網等業務,希望通過構建包括內容生態、商業化在內的新基礎設施,推動文娛產業升級。
而有了互聯網巨頭的加持之外,萬達為了鞏固院線位置,文投控股也是不錯的選擇。
為什麼?一起來看看他的背景,文投控股是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下稱「文投集團」)是北京市的國有企業,為首都文化創意產業核心投融資平台。文投集團在電影產業已投資耀萊影城、懷柔影視基地、環球影城等項目。所以說文投控股的加盟也為萬達注入了新血液!
那麼,有了文投控股為萬達鞏固院線地位,同時阿里助力其融入互聯網,顯然,萬達這一次「賣賣賣」與其定義為以前的投資埋單,不如說是一步足夠理智與有遠見的棋!
3
當然了,反過來說,馬雲在這場交易中也是最大的受益方,他對萬達「覬覦很久」,這次合作對於他的新零售生態系統來說,也是加分項,畢竟萬達的品牌價值和地面生活廣場是馬雲渴望的。從業務角度看,作為萬達生活廣場中的重要一環,電影院是不錯的資源。阿里影業在在線票務、會員運營等方面的能力可以和萬達電影構成互補角色。
於是,無論從市值還是市佔有率來看,阿里、文投與萬達的聯手,都有非常強勁的發展空間!只是在這樣的合作背後,或多或少也透露出了萬達的些許無奈。
以萬達過去強勢的企業文化,按理說萬達電影這樣的優質資產應該是緊緊握在自己手裡的,而今引入戰略投資看似強強聯合多元化發展,但話語權也會隨之分流部分。因為市場很現實的,強勢的前提必須得有資本的把控和相應市場的話語權。所以接下來強強合作的背後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還真是未知數!
我是文慧,明天見!
大家都在看這些
歡
迎
關
注
掃一掃
關注我們
文 /文慧 尹娟美(實習生)
主播 /文慧
版面/尹娟美(實習生)
圖源/網路
(在此一併對各點陣圖片作者表示感謝!)


TAG:王冠紅人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