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巨頭互撕別扯正義,誰不是從四面樹敵中崛起的?

互聯網巨頭互撕別扯正義,誰不是從四面樹敵中崛起的?

2018伊始,今日頭條很忙,忙著網信辦約談、遭遇處罰、重點頻道暫停更新24小時,還要忙著與百度打官司,可以說,「今日頭條」成為了眾多媒體的今日頭條。

畢竟,當下互聯網鬥爭的對象,最首當其衝的就是百度和今日頭條。不論是批評百度還是頭條,都成了政治正確的事情。所以,兩者撕起來之後,不論是哪一方,都放佛在做政治正確的事情。

但實際上,誰不是在備受爭議,四面樹敵中崛起的。這是商業原罪,也是商業規律。如果真的有人以正義之名討伐,未免過於理想主義。

商場如戰場,尤其是經過現當代互聯網大環境的傳播和發酵,商業巨頭之間的競爭總是引人津津樂道。縱觀互聯網發展史,本就是一部激烈的鬥爭史。

在互聯網崛起的另一面就是四面樹敵

前段時間網傳百度成立打擊今日頭條的「打頭辦」,隨後今日頭條狀告百度利用平台壟斷優勢攔截其流量,雙方針尖對麥芒,成就了2018開年的第一場商界「甄嬛傳」。

在此之前,1月18號上午,今日頭條發布公告稱,自24日起,禁止推廣微信、微博等第三方平台賬戶,觸犯規則或對賬戶進行扣分和禁言處罰。公告將涉及阿里巴巴等電商平台,今日頭條宣布在未使用商品卡功能的情況下,禁止在內容中推廣電商平台(淘寶、微店等)產品。

今日頭條與BAT等互聯網巨頭的越演越烈。事實上,今日頭條和BAT等互聯網巨頭之間的衝突從未消停過,這其中不僅僅只有口水仗,還有商業的較量。

自確立內容分發商業模式以來,為擴充自己的內容版圖,今日頭條在各大網站和APP上抓取各門戶網站內容一直備受詬病。2017年上半年騰訊訴今日頭條侵權系列案件就287件。所涉平台包括鳳凰新聞、微博、北京時間、搜狐等。

之前,業界也曾一度傳出馬化騰欲購買今日頭條的消息。但兩者非但沒有走到一起,競爭也越發激烈,騰訊更是直接推出天天快報對頭條進行圍剿。而在去年雙十一,張一鳴全資從馬化騰手中搶下了北美短視頻平台Musical.ly,較之上一次北美另一家短視頻應用Flipagram的購買,交易價格翻了20倍。

被稱為樹敵界杠把子的美團,與阿里的從親密無間變為對手也不過短短三四年的事件;而業務上,在號稱「不設邊界」的王興的帶領下,在外賣領域,與餓了么和百度外賣的競爭中,甚至延伸到了線下的地推人員發生暴力衝突;酒旅領域與去哪兒網爭搶酒店團購份額;出行領域與滴滴、易到糾纏不休;短租領域不斷撩騷途家、愛彼迎、螞蟻短租、小豬短租等。

就算在最近成功借殼江南嘉捷上市的奇虎360,曾經也以一個企業的姿態樹敵整個行業。十年前,360推出永久免費的殺毒軟體,對於依靠銷售殺毒軟體獲得收入的廠商來說,這相當於360砸了它們的飯碗。引起當時瑞星、金山和江民三大殺毒巨頭和行業的猛烈攻擊。甚至各位企業的大佬親自上場。而周鴻禕更是毫不示弱,在10年與金山大戰時。周鴻禕曾在3小時內發了46條微博攻擊金山毒霸,揭露其「筆誤門」、「微點門」、「破壞門」等殺毒行業內幕。

而如激烈的的鬥爭之前,金山毒霸在2009年曾一度和360安全軟體互相推薦,說翻臉就翻臉了。

總的來說,不只是今日頭條、美團和360,騰訊、滴滴、京東都曾扮演過此類角色,在互聯網明爭暗鬥此起彼伏的環境下,像他們這樣舉著高音喇叭高調進攻,四處樹敵的大有人在。

可以說,要成為一家成功的互聯網,企業的底色之一,就是四面樹敵。BAT如此,TMD也如此。

敢四處樹敵才能唱寬自己的護城河

股神巴菲特曾提出過一個「護城河」理論,通俗來講,一個企業的護城河就是企業所具有的競爭優勢。一家成功的企業需要有自己的明確的核心競爭力,在此基礎上,不斷的向外擴張自己的優勢,使自己的護城河不斷拓寬,才不容易被對手反超,方可坐穩江山。

對於今日頭條來說,雖作為內容分發的一方霸主,但面對同樣具有內容分發業務的強勁對手比如騰訊、百度、搜狐等友商,頭條必須在固守自己具有演算法技術優勢建立起來的內容分發帝國的同時,必須不斷地擴建自己的內容生態,這也是今日頭條這兩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以抖音和火山小視頻的誕生為標誌,今日頭條已經完成從圖文到短視頻,從PGC到UGC的轉變。一方面,是為緊貼用戶需求。現在用戶的內容消費轉向更為立體豐富的短視頻,特別是以個性化為標杆的UGC短視頻。

另一方面,今日頭條利用火山小視頻簽大V,搞補貼,依靠大V獲取流量的同時,用補貼原創者打造去中心化的社交關係,增加用戶粘性,從而慢慢建立用戶關係鏈,畢竟,今日頭條也知道,用戶關係網路是已被微信驗證的最強護城河。

相比今日頭條對於內容分發領域的專一,美團圍繞用戶吃喝玩樂的需求做擴張。2016年,王興宣布美團要以餐飲,到店綜合、酒旅三駕馬車並行。在此之後,以團購起家的美團狂砸近百億美金,把用戶習慣和用戶黏性砸了出來。

坐穩餐飲、到店綜合和酒旅三大陣營後,美團在去年10月份成立大零售和出行事業部,在原有三駕馬車的基礎上,全面升級為到店、酒旅、大零售、出行四大板塊。看得出,美團的野心是「連接一切的人與服務」。

其實,美團進軍出行領域與自己的固有優勢不無關係。根據此前的消息來看,其公司擁有近6億用戶,僅日訂單量就超過1300萬單,移動端月度活躍用戶超1.8億。並且,美團所提供的服務,比如到店,酒旅等都與出行有著緊密的聯繫,龐大的用戶群體的日常活動將成就美團出行業務本身。

例如,一個美團用戶在吃完飯結賬以後就可以直接在美團APP上預約打車服務,對於用戶來說,省去了切換打車APP的繁瑣,從而提高了用戶體驗,反過來也提高了用戶對美團的忠誠度。

奇虎360不也是依靠自己在殺毒界的硬氣快速擴張360的業務模式,從而成為互聯網界的「全民公敵」,一路過關斬將,終成殺毒界的龍頭。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樹敵不是目的,他們只是把樹敵當成了商業角逐的手段。

樹敵有風險,需以實力奠基

其實,業界從來不乏成為公敵的英勇,能夠敢於樹敵,也是實力的象徵。

作為互聯網新秀的今日頭條,創辦僅3個年頭之際,激活用戶數已經超過6億,月活躍用戶數超過1.4億,日活躍用戶數超過6600萬,單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過76分鐘,日均啟動次數達9次。去年年底,今日頭條的估值已經達300億美元,美國知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

出具的最新獨角獸排行榜中,頭條位列第四,前三名分別為Uber(680億美元)、滴滴出行(500億美元)、以及小米(460億美元)。

同樣作為互聯網新秀的美團,在推出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在中國各大城市上線29個站點,僅2014年8月的GMV突破45億大關。現在美團的野心是:連接一切的人和服務,王興也對10年後的美團做出了展望:要成為和BAT同等體量的企業。

新秀們如此,更不必說奇虎360、騰訊、京東這些行業大佬了......他們在互聯網中的漫天風沙中能夠沉澱出自己的一方厚土,關鍵還是要有實力奠基。否則,很難在互聯網中生存發展下去。

2004年火極一時的盛大盒子,其失敗客觀原因是因為觸碰了政策底線,遭到廣電的封殺。但主觀上看,產品技術不到位,達不到上市標準也是其致命硬傷。例如盛大當時甚至不具備硬體製造方面的能力,就連對於盒子散熱問題都缺乏基本的概念,為此,慌了手腳的陳天橋還試圖從華為和微軟挖人。

試圖搶廣電的生意,自身技術實力不過關,還得罪了網易、華為、微軟等強勢對手,因此遭到孤立的盛大盒子在剛剛興起的互聯網大潮中被吞噬是必然的,正如有網友調侃:天時地利人和都不讓盛大盒子成功。

再反觀截至目前已經出現8個一字跌停的樂視網,雖沒有四處樹敵,但經過賈躍亭事件,集團內部幾乎成了一個空殼子,早已無實力可言,崛起已無望,不禁令人心生感慨:一個視頻帝國的衰落一夕之間而已。

不過,如今,剛剛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亦或是護城河還不夠寬廣的互聯網競爭者,也別先忙著沾沾自喜。在互聯網競爭中,參與者需要有這樣一種意識:如果此時的你還能被別人針對,那是因為你領先他們還不夠多。當你一騎絕塵了,大家對你就只有敬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腰斬」比特幣的真兇是春節?
主播吃雞遊戲開掛封號100年,遊戲公司靠外掛賺得盆滿缽滿?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