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狗年的7個狗狗故事,講述平凡又真實的人生
2018年是農曆狗年,毫無懸念,伴隨著即將來臨的春節,狗狗們將會出現在目力所及的各種載體上,我們也將會看到各種不遺餘力的賣萌耍酷,想想頭都大。
是啊,綜藝節目看多了,誰都會疲勞啊。
講真,我們更需要接地氣~
小編今天給你帶來的7隻狗狗,他們的經歷雖普普通通卻真實映照了我們五味雜陳的生活,不妨看看~
01
《不平凡的珍妮》
珍妮
哈瓦那犬
請用欣賞的目光呵護那些用心為別人鼓掌的狗娃子。
珍妮,是個平凡的名字,平凡到小編上初中的時就在英語課本上見過。這隻叫珍妮的小狗,也是個再平凡不過的小狗,尤其是和周圍各種絕技在身的明星小夥伴比起來。
眼看著一眾小夥伴都神采飛揚地享受滿場歡呼,珍妮還是沒有任何能吸引人眼球的東西。
唉~
這個發生在馬戲團的故事,點破了一個巨大的現實困境——「我家孩子不如別人家的」。
可是,那又怎樣呢?!
在某大v文中曾看到一句,「每個中國家長都把自己孩子當成班級前5名來培養」,深以為然。力爭上遊沒什麼不好,但「蛙兒子」「狗娃子」們不是蛋撻,不是配料相同、火候一樣,就都能烤個八九不離十。
也許,只有老師和家長先摘下有色眼鏡,不再以質檢員一般的目光打量孩子時,才有機會發現他們每個人身上的特質。
當孩子對自我產生了懷疑,當他們發現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別人時,我們要做的是引導他們發揮自己的長項,允許他們多花一點時間去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給他們無條件的情感支持,為他們的興趣儘可能地提供資源,而不是拼著老命一股腦地把娃塞進各種輔導班。
這些話都是老生常談,就像減肥和學英語,每個人都知道怎麼做,但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如果你做到了,恭喜你,你給了平凡的孩子一個不平凡的起點。
02
《一隻與眾不同的狗》
佚名
臘腸犬
在湊齊一撥兒就能橫穿馬路的語境文化下,我們的孩子尤其需要獨立思考「我是誰」。
忙忙碌碌的城市裡,一隻「與眾不同」的狗狗向你證明,自我認同對生命的意義——「格格不入」也能成為新生活的開始!
英國繪本界冉冉升起的喜劇奶爸明星——羅伯·比爾達夫作品! 英國《衛報》、英國圖書信託基金會、英國書包雜誌強烈推薦!
孩子們超愛這隻臘腸犬
我們害怕與他人不一樣,
我們求證,我們尋找,我們痛苦
唯獨忘了
我們不需要別人的首肯也能過好自己的生活。
老師和家長當然也不必急吼吼地逼著孩子們去「尋找自我」,只是讓他們知道「你可以和別人不一樣」,就足夠了。
畢竟,一樣還是不一樣,選擇權理應在孩子手裡。
03
《鬥牛犬加斯頓》
加斯頓
鬥牛犬
我們是一家人,儘管看上去不像。
格格不入是這隻名叫加斯頓的小鬥牛犬的代名詞:
其他3隻都小口喝水,輕聲叫,它呢?哈喇子一地,還整天嗷!嗷!嗷!
不同的品種,相同的命運:
天啦嚕,兩個媽媽抱錯孩子啦~
這個可怕的錯誤被輕而易舉地糾正了過來,然而,不僅兩個小傢伙彆扭,兩家人都很彆扭。
第二天一早,兩個媽媽就趕忙結束了這個更大的錯誤。
多年以後,這個故事有了一個浪漫的結局。
養育中,我們能否識別錯誤且有能力糾正它?
需要我們做出選擇的時候,應該以什麼為準繩?
怎樣做才能滋養到孩子?
怎麼才能做到愛的養育?
可以借鑒本書中兩位媽媽的智慧。
04
《小狗哪會跳芭蕾》
比夫
品種不詳
在這個人人高呼「用生命唱歌」的時代,它用事實證明舞台就在你爪下。
而且這隻狗狗有著異於常狗的想法,一心想學芭蕾舞!
小尾巴搖啊搖的,莫名喜感。
然而,追夢路上哪會一帆風順。小主人的理解和支持,也沒能幫它走上舞台。畢竟,這是一個成年人說了算的世界。
成年人大多精於一項技能,貶低別人藉以抬高自己。當他們面對一個小孩,或是一隻心懷夢想的小狗時,這一技能發揮起來尤其方便。
故事的最後,又一個成年人出現了。
女士大聲指出「那是一隻狗!」比夫對這句話太熟悉了,它會因為這句話再次被趕下舞台嗎?
大團圓結局~
親愛的,你是那個願意為一隻想跳芭蕾的小狗或者有著不同想法的小孩鼓掌的成年人嗎?
05
《別這樣小乖》
小乖
巴吉度獵犬
如何和自己的慾望和平共處,是每個人,不對,是每隻狗從孩提時代就開始面對的難題。
儒家有一個重要概念,叫「慎獨」。可以簡單粗暴地翻譯成「一個人時更要忍住」。然而,事實上,大部分人,不論大人還是孩子,在面對慾望的時候,都會經歷一個行為定式——「忍住!忍住!實~在~忍~不~住~」
小乖也不例外,吃蛋糕、追小貓、玩泥巴,把家裡搞得一團糟。
不是不想乖乖的,奈何慾望實在擋不住。
辦了錯事也不是沒有悔意,會把最喜歡的玩具送給主人來彌補。
作者每一頁都留下了一個問句:「小乖會怎麼做呢?」這個問號也指向了每一個看書的小孩。促使他們站在小乖的立場上,去思考如何面對這樣的困境。
當然,書中主人也很值得我們老師和家長借鑒。孩子闖禍了,他沒有第一時間就暴跳如雷,因為他知道訓斥和責備,雖然可以紓解大人的負面情緒,卻無法替代孩子內省的過程。
06
《流浪狗》
威利
品種不詳
人之所以能稱之為人的一個重要原因——愛和同情心。
一家人去公園野餐,發現了一條流浪狗。孩子們和狗狗開心地玩了一整天,並給它取名為「威利」。
傍晚,他們依依不捨地跟威利道別。
……回家後的整整一星期,這家人心裡都惦記著這隻流浪狗。
他們再一次來到公園尋找威利。
不巧的是,捕狗大隊的人也在搜捕它……
孩子們用機智和勇氣挽救了小夥伴威利。
這次,終於可以帶著它一起回家了。
推薦這本書,不僅僅是因為它獲得了2002年美國凱迪克大獎銀獎,也不僅僅是因為這個故事閃耀著人性的光芒,更是因為我們的小朋友或早或晚都會面臨這個問題:「面對流浪狗,我該怎麼辦?」
流浪狗的問題,不僅僅是狗本身的問題,更多反映出來的,我想是主人,或者說是人的問題。養狗不僅是養一個寵愛的玩物,隱藏在背後更多的是責任感、自我約束與社會秩序。
07
《大狗醫生》
佚名
愛爾蘭雪達犬
怕孩子生病?那就讓他當醫生看看。
芭貝·柯爾最擅長的就是用搞笑又搞怪的圖畫書,給孩子講那些讓大人撓頭的問題。
這本書繼承了作者一貫的顛覆風格。 一方面,好多張圖看得小編頭皮發麻,雞皮疙瘩掉了一地。
嗯,這張尤其有味道。
另一方面,在這個家裡擁有絕對權威的大狗醫生,一直是站在小孩子的視角仰視全家的。這個視角會讓小朋友感到很親切,也會讓他產生「我也能照顧爸爸媽媽」的角色互換感。
爸爸媽媽總是掛在嘴上的「你要……」「你不能……」,很難被小朋友聽進去。然而,當作者把不這樣做的惡果,以一種誇張而又合理的方式攤在小朋友面前時,他們的接受度會大大提升。
更何況看別人身上的倒霉故事,總是最歡樂的。哈哈大笑之後,孩子或多或少會把這些衛生習慣記到心裡去。
好啦,就是這7隻小狗啦,有你喜歡的嗎:)


※狗狗自願充當7隻小貓奶爸,貓媽:趕緊統統都叼走
※人不如狗,扒扒吳亦凡、林心如、韓寒、賈靜雯、羅志祥的狗狗
TAG:狗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