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無人機靠這些技術,才能實現穩定的圖像傳輸

無人機靠這些技術,才能實現穩定的圖像傳輸

眾多數據表明 5.8GHz 頻段無線數據傳輸性能要優於 2.4GHz,但實際上無線電的波長越高,波長會越短,雖擁有更強的穿透力,但實際的繞射能力越差 – 換句話說,在其它客觀因素相同的條件下,5.8GHz 頻段圖傳技術在空間上的物理阻擋傳輸能力比不上 2.4GHz 頻段。

聊到無人機無線圖傳技術,就難免會聊到大疆。以前段時間發布的 Mavic Air 為例,大疆為其採用的是增強型 Wi-Fi 圖傳技術,支持 2.4GHz 以及 5.8GHz 兩個頻段,為降低信號干擾,大疆還特地將天線塞進前側左旋翼下。官方稱其圖傳技術能在 FCC 標準模式下實現最遠 4km 的 720p 解析度實時圖傳,在 CE 標準模式下則最遠達 2km。

當然,這裡說的 W-Fi 圖傳技術跟我曾經玩過的 Xiro 零度 Xplorer Mini、最近接觸的 Tello,甚至是大疆的 Spark 這類可直接在手機上操控的 Wi-Fi 無人機不太相同,這裡指的是無人機與遙控器進行無線通信傳輸圖像的技術。

Wi-Fi 圖傳技術走的是普通 Wi-Fi 的 TCP/IP 協議,TCP/IP 協議的雙向握手機制理論上容易導致 Wi-Fi 圖傳或多或少的延遲。另外,當遙控器與無人機暫時失聯後重新配對時,Wi-Fi 傳輸技術需要重新握手重連,花費的時間也稍長些。

Mavic Air 使用 Wi-Fi 圖傳技術其實情有所原,畢竟需要控制成本,而 Mavic Air 實際的圖傳表現還是挺出色的,似乎已經超越了我原本對 Wi-Fi 圖傳技術固有的印象,圖傳延時在 170~240ms 之間,相信大疆對 Mavic Air 的 Wi-Fi 圖傳技術進行了優化。說 Mavic Air 用的是當今「地表最強」Wi-Fi 圖傳技術,似乎也不足為過。

除了 Wi-Fi 圖傳技術外,大疆還開發過一個名為 Lightbridge 的圖傳技術,它被運用在 Phantom 精靈 4 系列中,其中 Pro 版本支持 2.4GHz 頻段同時還支持 5.8GHz 頻段,傳輸距離最高可達 7km,圖傳延時在 220ms。

Lightbridge 圖傳技術採用的是單向圖像傳輸的形式,數據的傳輸無需終端之間「握手」確認,大大提升了數據傳輸的效率。也正因如此,Lightbridge 圖傳技術的斷連能力與效率也比 Wi-Fi 圖傳要高。

從原理上看,Lightbridge 圖傳技術似乎並不比 Wi-Fi 圖傳技術複雜,理論上造價也不會比 Wi-Fi 貴太多,但為什麼不進一步推廣 Lightbridge 技術呢?其實這一問題不在 Lightbridge 本身而在 Wi-Fi 技術,因為如今整個電子業的 Wi-Fi 晶元使用範圍非常廣、需求非常大,與只針對無人機市場的 Lightbridge 技術完全不在同一水平上,整個電子業的供需關係造成了 Wi-Fi 擁有更低的生產成本。

有趣的是 Mavic Air 的大哥 – Mavic Pro 使用並不是上述的 Lightbridge 圖傳技術,而是 OcuSync 圖傳技術。

OcuSync 圖傳技術其實是 Lightbridge 的改版,大疆甚至還將這項技術商品化銷售。官方雖然稱 OcuSync 在 FCC 標準下最高支持 7km 的圖傳距離,但實際在理想的條件下,它甚至能擁有超過 10km 的圖傳距離。另外 OcuSync 還能提供最高 40Mbps 碼流的圖傳輸率,延遲能做到 160ms ~ 170ms 之間。

OcuSync 技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支持一機多連,以 Mavic Pro 為例,除了能與主遙控器連接外,還支持 Goggles 眼鏡的連接,甚至還支持第二個遙控器同時接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爬過的山,游過的海
既能上天也能入地,富士發布四防相機 XP130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