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隨筆:里約狂歡節桑巴探源

隨筆:里約狂歡節桑巴探源

新華社裡約熱內盧2月8日電隨筆:里約狂歡節桑巴探源

新華社記者趙焱 陳威華

每個周一和周五,在里約熱內盧港口區附近的「小非洲」,一塊帶有台階的大石頭下都會擺上兩張桌子,四五個樂手兼歌手圍坐在桌子周圍邊彈邊唱,周圍觀眾跟著節奏起舞。這一巴西傳統的圓圈桑巴表演已在這裡持續了10年。

圓圈桑巴在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世界各國遊客熟知的狂歡節桑巴也來源於圓圈桑巴,而那塊有台階的大石頭被稱作里約桑巴的搖籃。

事實上,桑巴在1860年左右就在巴西開始傳播,但沒有人能夠說出確切的年份。1916年11月27日,一些巴西黑人歌星錄製了一張名為《電話情歌》的唱片。這張唱片於次年推出,被認為是第一張在巴西錄製的桑巴唱片。這張唱片推出後廣為流傳,讓桑巴這種音樂形式在巴西全國流行起來,因此後人就把1917年視為桑巴誕生年。

「桑巴」一詞的起源有很多版本,巴西人普遍接受的說法是從非洲安哥拉或剛果的部族基姆本杜語中的「森巴」一詞演變而來,意為一種激昂的肚皮舞。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838年2月伯南布哥州的雜誌《甲殼》上,指一種當時流行的黑人舞蹈。

從16世紀30年代到19世紀中葉的300多年間,葡萄牙殖民者從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區向巴西販賣黑奴。路途遙遠,黑奴在船艙中一窩幾十天,到岸時腿腳不靈便,賣不出好價錢。因此,殖民者就每天把黑奴趕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鐵鍋為伴奏,讓他們跳一通「森巴」舞活動筋骨,這就把這種流行於非洲的舞蹈無意中帶到拉丁美洲。

桑巴最早是在東北部黑奴最多的巴伊亞州流行。19世紀末,隨著里約成為巴西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大批東北部移民來到這裡,並帶來了他們自己的文化,其中就包括桑巴。

被裡約市政府命名為「桑巴搖籃」的大石頭名字叫「鹽石」,因這裡最初是運送食鹽的船隻卸貨的地方。當時岸上的縴夫就是來自巴伊亞州的黑人,他們閑暇時一起跳桑巴,「鹽石」成為第一個固定的桑巴表演地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網 的精彩文章:

2017年度驕傲人物——牛天明
不只會唱《涼涼》!楊宗緯《對愛渴望》展示音樂實力

TAG:中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