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前高官勸特朗普:莫與中國陷入以牙還牙纏鬥

美前高官勸特朗普:莫與中國陷入以牙還牙纏鬥

前白宮高官何瑞恩指出,儘管美國人對中國的行為有正當的擔憂,但特朗普只想將中國當「惡魔」以獲得政治加分,可能產生與中國「以牙還牙」的惡性循環,到頭來將損害美國經濟。

布魯金斯學會官網的「混沌的秩序」欄目發表該會外交政策項目研究員何瑞恩的文章,題為「與中國以牙還牙的循環將訊還美國經濟」,對特朗普政府近期愈益以意識形態化手法對待美中關係,在特定問題上提不出可信解決方案表示擔憂。

2013至2017年任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的何瑞恩指出,過去一個月,特朗普政府已經表示有意啟動新戰略以應對中國崛起。這種做法源自一種判斷,即美國和中國陷入了自由主義與威權主義的意識形態纏鬥。隨著中國的崛起威脅到美國的全球地位,有人認為,要保護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公民利益,就必須採取更加強硬的態度。中國領導人預測將重拾全球領導地位,並向世界提供「中國解決方案」,以替代西方的民主治理模型,使得華盛頓有人更大膽地將美中關係視為爭奪全球霸權的意識形態鬥爭。特朗普則利用公眾的不滿情緒,也將這一關係推向了敵對的方向,以獲得政治利益。

何瑞恩認為,美國公眾對中國日益不滿有其正當理由,因為他認為中方在一些關鍵議題上走過頭了,美國反擊有問題的中國行為是適當和必要的。不過他指出,在美方反擊之前,特朗普政府沒有向美國人民就美中關係的利害進行誠實解釋。到目前為止,特朗普政府一直很快地突顯問題,卻提不出提供可信的解決方案。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美國第三大也是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是最大的美國國債持有者;與中國的貿易和投資為美國創造了260萬個就業機會。何瑞恩指出,與中國決裂會給美國公民帶來很高的經濟代價,很可能會導致股市下行壓力加大,iphone等中國製造產品的價格上漲,經濟增長放慢。

何瑞恩表示,中國崛起並不一定以犧牲美國為代價。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1992年,美國冷戰後在國際體系中處於主導地位,當時美國經濟在名義上佔全球GDP的26%,到2017年美國仍佔24.4%。關鍵的區別在於,歐洲和日本的比重下跌了,而同期中國佔全球GDP的比重從1992年的不到1%上升到現在的近15%。

這位中國問題專家指出,儘管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是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但它們不是美國人失業主要原因。據波爾州立大學的研究,美國85%的工作崗位流失歸因於自動化程度提高,而不是與中國的貿易。簡言之,是因為美國工廠以更少的工人生產更多的產品。他說,與中國以牙還牙的惡性循環將損害美國經濟。貿易保護主義不太可能遏制自動化對於人工的替代,卻可能損害經濟增長。

作為奧巴馬時期中國事務決策的參與者之一,何瑞恩以2015年美國政府利用制裁威脅,在網路商業安全問題上進行艱苦談判,導致了中方行為重大改變為例指出,如果特朗普政府真想解決特別問題,它同樣可以迫使中國進入有時間限制的談判,如果談判未能產生必要的結果,美國則保持對中國產品單方面施加關稅的可信威脅。

何瑞恩指出,如果特朗普政府只是想利用中國,將之當作「惡魔」來獲得政治加分的話,那將會產生與中國以牙還牙的惡性循環。兩國間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性減少,如果中國人認為自己受到了攻擊,他們有足夠的方法傷害美國經濟。

最後何瑞恩強調,現在是時候縮小特定問題的分歧,而不是把摩擦擴大到超級大國的巨大鬥爭中。需要一個嚴肅的計劃來解決與知識產權保護、產業政策、美國公司市場准入等相關的具體問題。他說,採取單邊保護主義措施打擊中國,期望得到對方廣泛的讓步,並不是改變中國行為的嚴肅策略。另一方面,集中於將槓桿最大化的手法,就有可能在解決具體問題上取得進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態內參 的精彩文章:

一位MBA媽媽的教育隨筆(三):如何把職場上的認真勁用在孩子的教育上?
特朗普用治理公司的方法來治理國家,註定成功不了

TAG:動態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