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首訪巴勒斯坦 印度「大中東戰略」深似海?
原標題:莫迪首訪巴勒斯坦 印度「大中東戰略」深似海?
昨天,印度總理莫迪展開了對巴勒斯坦的訪問,這是歷史上印度總理首次到訪巴勒斯坦。而在去年,莫迪也對以色列進行了訪問,同樣也是印總理歷史上的首次到訪。
實際上,自2015年以來,莫迪政府與阿聯酋、卡達、伊朗、土耳其、沙特等中東國家都往來密切。頻繁展開中東之行,屢創歷史性訪問,莫迪的「大中東戰略」里究竟有著怎樣的謀劃?
莫迪訪巴 印度承諾維護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當地時間10日,莫迪抵達了巴勒斯坦城市拉姆安拉。抵達後,莫迪在與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舉行了會談,會後莫迪稱:「我向阿巴斯總統保證,印度致力於維護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而阿巴斯則邀請莫迪支持一項多國參與的巴以調停方案,以取代目前美國作為巴以和談調停方的身份。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後,阿巴斯表示巴勒斯坦不再接受美國主導的巴以和談。
「平衡外交」:印度和以色列關係也緊密
長期以來,印度都是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的,但是近兩年印度與以色列關係迅速升溫。以色列已成為印度主要軍火供應方之一,平均每年向印方出售10億美元軍事裝備。
去年7月,莫迪造訪以色列,成為首位到訪的印度總理。上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印,6天印度之行受到莫迪的全程陪同。
援助巴勒斯坦,同時與以色列加強合作,專家指出,印度政府正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採取一種道義與現實的平衡策略。
莫迪旋風卷中東 印度謀劃大戰略
莫迪政府上台後,對中東外交成為印度外交三大優先之一。它與印度增強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鞏固在南亞和印度洋地區的領導地位這兩大日程並重。
除了巴以兩國,近年來莫迪政府與阿聯酋、卡達、伊朗、土耳其、沙特等中東國家都往來密切。分析指出,在印度「大中東戰略」中,莫迪政府試圖左右逢源,兩頭通吃。
莫迪為何會如此重視中東?莫迪一心謀劃的「大中東戰略」究竟要達到怎樣的目的?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指出:
首先,印度一貫傳統的外交,奉行把南亞地區作為「後花園」。現在隨著南亞一些中小國家,國內政治的轉型,更多的是把經濟發展作為國家的第一要務。在這個方面,顯然印度是難以滿足南亞這些中小國家的需求。
所以在這個背景下,一些南亞的中小國家,紛紛出現了一種離開印度的心態。所以印度把南亞的傳統戰略方向,慢慢地轉向了中東。這裡有900萬印度勞工,他們每年給印度帶來了大量的外匯,對印度的經濟與就業貢獻巨大。
此外,印度也是契合美國方面的需要,特朗普提出了「美國第一」的戰略以後,對中東的事務的投入有所減少。美國希望一些新興的國家,來彌補美國在這個方面的戰略收縮而留下的空間。
印度希望自己在這個方面扮演一定的角色,所以印度中東的戰略,實際上是服務於美國的一個戰略,某種程度上,是想抱美國的大腿。所謂的『大中東戰略』體現了莫迪政府想讓印度成為一個新興大國,在國際的舞台上更多地施展拳腳。
本文編輯 | 尚大原
視覺創意 | 尚大原
本期主編 | 尚大原
- END -


※「通俄門」重大逆轉!特朗普「擊退」民主黨與FBI,佔領上風?
※美國放厥詞稱讓中國「入世」是個錯誤 自己卻被多國起訴
TAG:長江新聞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