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美建交時的禮物:尼克松送來日本情報,我國禮物用意至今不明

中美建交時的禮物:尼克松送來日本情報,我國禮物用意至今不明

中美建交無疑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國際上發生的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而尼克松訪問中國的前後七天,一周時間也被稱為是改變世界的一周。這個重大事件的發生經歷了相當長的前奏和準備時間,兩國的互放友好信號和互相試探,從開放民間交流到政府之間的溝通,每一個環節都很謹慎。最後中美的成功建交確實改變了世界格局,最重要的是讓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提升的同時,也變得更加重要。

中美的建交常常被形容為以小球轉動大球,美國青年乒乓球代表團的到訪,並且接受到了友好的接待,這些都給美國傳遞出了友好的信號。而後,基辛格秘密到訪,與周總理商討了一系列尼克松出訪事宜。基辛格回國後,周恩來馬上向我國的友好國家報備這一重大事件,第二天就飛去越南,第三天接著又去了朝鮮。那對於世界格局如此重大的事件,兩國的領導人互換了什麼禮物呢?我們今天來看一看。

尼克松帶來的禮物可以說非常有誠意,是二戰時日本一艘戰艦的資料,這艘戰艦就是「阿波丸」號。當時日本方面聲稱這艘戰艦是運送日本傷員回國的,但其實這艘戰艦是專門用來運送日本從中國搶掠來的珠寶和文物的。那時美國得到了這一消息,馬上組織飛機前往轟炸,最終這艘滿載中華文明的戰艦付之一炬,深沉海底。尼克松拿來這個資料可以說誠意滿滿,但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當時美國轟炸的目的絕不簡單,他們也是想從中可以撈一把。

中國是講究禮尚往來的國家,於是毛主席也準備了一份禮物,就是他親自寫的三份書法,上面的內容分別是「老叟坐凳」、「嫦娥奔月」和「走馬觀花」。這三個詞在中華送禮的文化中並不常見,可以知道,毛主席送美國這三個詞是有寓意的。尼克松也深知國際舞台上的外交不可能那麼簡單,於是他回國之後就讓中情局研究解析一下這三個詞是什麼意思,毛主席想要隱晦地告訴自己什麼。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用說外國人,就是中國人任何的猜測都會走向歧路,而毛主席對此也沒留下什麼話,所以這裡面的含義至今還無人知曉,只能交予後人解讀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的名字從何而來?竟與我國的唯一女帝武則天有關?
毛主席和林彪先後病倒,全因此地得失,蔣介石卻「大意失荊州」

TAG:麻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