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唐詩仙——李白

大唐詩仙——李白

好久不見

別來無恙

GIF

開元十三年,李白出蜀,辭親遠遊。他乘舟到達六代故都金陵,六朝的宮閱歷歷在目,心中感慨萬千。同時賦詩一首,便是《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此時的金陵,已失去以往的繁華,剩下的只有古老的滄桑,但金陵的兒女熱情依舊。

李白告別金陵後,從江上前往揚州。

盛夏時,與朋友「系馬垂楊下, 銜杯大道邊。天邊看綠水, 海上見青山」,好不愜意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在深秋之時,李白在如此富有詩意的揚州病倒了,卧病他鄉,思緒很多,支持他生活下去的便是親朋好友的書信。

冬日,離揚州北游汝州,至安陸。也正是在此地,結識了孟浩然。

李白特意到襄陽鹿門山拜訪在那裡隱居的孟浩然,孟浩然對遠道而來的李白熱情款待,「盤飧市遠無間味,樽酒家貧只舊醅」。他們的友情,至今也是一段佳話。

在此期間,孟浩然介紹元丹丘給李白認識。這個元丹丘就是李白《將進酒》中的丹丘生,也是元丹丘在728年春告訴李白,孟浩然要去江東旅遊。此時的李白也不想在安陸待了,便與孟浩然約定好在江夏相見,共同登臨遊覽了黃鶴樓與鸚鵡洲等名勝古迹,共賞了大自然的山川美景,一起度過了難忘的十幾天,才依依惜別。李白為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似乎是李白很喜歡的一個地方,他曾高呼「一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也正是在此地,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李白在首次登臨黃鶴樓時,看到崔顥的《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也和崔顥一樣,看到如此美景,想題詩一首,卻無從下筆。寫下「一拳打倒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旁邊有位少年譏笑李白:「黃鶴樓依然是這樣,你啊,是錘碎不了的。」當然,在後來,李白仿照崔顥的《黃鶴樓》,寫下《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與汪倫的交情也是蠻深的了。

唐天寶年間,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陽冰家,便寫信邀請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說:「先生好游乎?此處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李白素好飲酒,又聞有如此美景,欣然應邀而至,卻未見信中所言盛景。汪倫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釀成的美酒與李白同飲,並笑著告訴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並無十里桃花。萬家者,開酒店的主人姓萬,並非有萬家酒店。」

李白聽後大笑不止,並不怪罪汪倫。也在此遊玩了數十天,臨走時寫下《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的船遠了,他回過頭來,看見汪倫還站在岸邊,朝他不住地揮手,揮手……

杜甫,小李白十一歲,也是唐代著名詩人,寫下很多關於李白的詩——《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夢李白》等十幾首。可見他們的交情之深。李白與杜甫相識的時候,一個早已名揚千里,另一個卻剛剛形成自己的詩風,這種差距卻也沒阻止他們的友情。

從李白的詩中,我們可以看見各種各樣的李白。他有著「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狂傲,有著「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的高潔,也有著「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的慷慨激昂……他是大唐盛世中那末永不滅的煙火,他——與世長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憑欄雨歇 的精彩文章:

TAG:憑欄雨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