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時官員的歲數:不能說的秘密

古時官員的歲數:不能說的秘密

現代社會,年齡是女人的小秘密,一般問不得。而在古代,某些男人的年齡也是心照不宣的禁忌,亦不可問及。這群人就是官場之人。

西漢之前,官員們的年齡並不存在問題,十幾歲也可以封官。到了西漢,統治者發現官員越來越年輕化,要求啟用老成之人,並規定不滿四十歲的不可「察舉」,即推舉賢人。有了這個規定之後,年齡不夠而又想做官的人就要另想辦法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改了年齡就可以做官了,由此開了年齡作假的源頭。

唐玄宗時期,又規定「凡人三十始可出身,四十乃得從事」,即三十歲才有做官的資格,之後在經過3-8年的考核才能被授予官職。唐代科舉中,有一個童子科,因此科考試簡單故通過此科提早入仕是進入官場的捷徑。很多人便賄賂招考人員,修改年齡,一方面便於做官,另一方面中舉後可以年輕之身攀附成達官貴人家的快婿。

有將年齡改小的,也有將年齡改大的。宋太祖時期,科舉參加了一定次數還沒有中舉且年滿六十的可以開「恩科」賜予官職。因此很多想早日做官的人就報大自己的年齡。

總之,年齡虛報或大或小都是與朝廷的政策息息相關的,這些投機取巧做了官的人多半也不會真心為民做主, 反而成為了社會的毒瘤,加速了封建官場的腐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