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石岩磊:但使心無憾,千年共嬋娟

石岩磊:但使心無憾,千年共嬋娟

許多人常常慨嘆「人心不古」,這一成語的意思是:現在的人流於虛偽和姦詐,沒有古人厚道。好古與尚古似乎是我們的傳統,大到儒家思想,小到日常思維,無不在推崇前人,好像古時候的人都很純潔,古時候的民風都十分純樸,古時候的事情都非常純粹。然而,事實或許並非如此。

孔子十分尊崇堯、舜、禹三位帝王,認為他們能夠憑藉自身的偉大德行發現別人的優良品質,從而任賢使能,使天下大治,這種德行的至高境界就是禪讓。禪讓制是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將統治權讓給他人。相傳,堯帝在對舜進行了三年的考核後,主動把部落聯盟的地位傳給了接班人,大禹治水有功,舜再把權力順利地移交給了他。但是,不斷有史料證實,這種所謂的自願交權都是迫於無奈,甚至是充滿權謀與狡詐。

人們往往這山望著後山高,總覺得剛爬過去的山要高些:現在的對象雖然是碩士,可沒有前任漂亮;眼前的工作雖說收入多,但沒有以前的舒服;當下的生活水平儘管提高了,可世風日下。許多人常把過去吹成一朵花,可真讓他回到從前,他一定會跳起腳大罵道:漂亮有什麼用,一點素質也沒有,帶出去還不夠丟人現眼的;幹活少頂球用,一個月的工資剛夠請兄弟們撮一頓的;讓我回到四十年前的大鍋飯時代,再受那罪,門也沒有!

儒家崇古,不過是以此為由頭,來推廣自己的仁義思想罷了;人們美化過去,也只是想藉此發泄己不如人的怨氣而已。人心非不古,而是古人未料後人痴,今人只將古月照今時,豈知古今明月本一致,難道不明白,今天不就是將來的昨日?由此可知,但使心無憾,千年共嬋娟。

(註:2018.2.6星期二,本文特為《溫馨微語》供稿。)

詩書鋪路氣自仙,滄桑正道落人間

北宋時期的歐陽修不僅文學造詣深厚,而且官運亨通,歷任樞密副使、樂安郡開國公、參知政事、兵部尚書等高職,在主持科舉考試期間,他一眼就相中了一篇文采極佳且具有獨到見解的文章,因認定是自己的高徒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就判為第二名,沒成想揭開考卷姓名,才知是蘇軾的作品。歐陽修後來在與蘇軾面談時,更是被這個年輕人的才華所折服,深感自責的他便力薦朝廷重用蘇軾。

歐陽修為了避開任人唯親的罵名,而差點葬送了一代文豪蘇軾的前程,好在他沒有計較個人名譽得失,及時「迷途知返」舉薦了蘇東坡,足見其義薄雲天般的大仁大義。然而,最令人敬佩的當屬蘇軾,在他遭受不公時,沒有義憤填膺,沒有憤世嫉俗,而是心平氣和地面對不順,繼續從容不迫地施展才情,這是常人難以做到的。

正如韓愈所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一般人在遇到委屈時,多半會將所有才幹當成劈柴燃燒,蒸煮出絲絲作響的怨氣,指責謾罵便成為常事。而蘇軾能坦然正視挫折,不卑不亢地承受冤屈,這應該歸功於他寬闊的胸懷。一個人不可能通過抓住頭髮將本人拎起來,但可以在揪髮中讓自己抬頭看得更遠,正是豁達的個性造就了蘇東坡一代豪放派詞風。

與其說是歐陽修的大度成全了蘇軾,不如講是蘇東坡的大氣拯救了自身,他的豪邁與曠達應源於淵博的學識,五車之富的學問成就了他的沉著與穩重,正如根深百尺的大樹不會隨風搖擺,只有頭重腳輕根底淺的牆頭蘆葦才會在微風中搖曳嘶鳴。知識改變的不僅是談吐,更多的是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拓展了人們的心肺容量,最終締造的是一個人無悔的一生。

蘇軾在《和董傳留別》里講:「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詩書之氣乃學貫古今的凜然之貌,乃悟透滄桑的深沉之驕,乃不以物喜的潔身之傲,大概正是他的不同凡響的氣質才令歐陽修信服的吧,也使他們同入「唐宋八大家」之列。考試風波非但沒有埋沒了一個奇才,而是傳為了一段佳話,這正是:屈居榜眼為避嫌,力薦大任源非凡,詩書鋪路氣自仙,滄桑正道落人間。(註:2018.2.7星期三,本文特為《溫馨微語》供稿。)

作者簡介:石岩磊,一個漂在北京的滿城人,一個年齡逼著早起的知命人,一個不會抱怨的傻子,一個不知後悔的獃子,在微信里覓到一處清靜之所,在文字的組合中發現了一片藍天。

圖片除署名外,其它均來源於網路

轉載請註明出處「溫馨微語」

轉發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

我與10W+之間只差您的一個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馨微語 的精彩文章:

李粉良:詩專輯
郝朝中/何計翠/夏同憲:寒夜百里奔襲追救輕生人——新沂公安民警救助輕生村民紀實

TAG:溫馨微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