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此時此地,好與不好照單全收
我有個好朋友,她是那種對生活懷抱有滿滿情趣的人。
每到她住的地方,心裡都會由衷地感嘆她的細膩。即使是小小的出租屋也拾掇得很有情調,綠植小盆栽、碎花的整套被單、舊市場里精心淘來傢具擺件、桌上的相框里笑容燦爛的一張張照片、可愛的小玩偶、雅緻的牆紙、自己做的插畫十字綉、日常的晚餐連擺盤都很精緻……
我很佩服這樣的人,肯花心思把當下生活的每個細節都收拾出自己喜愛的模樣來,無論何時何地他們都能邂逅自己的小確幸,很容易就汲取到快樂。
我很羨慕她,但始終學不來那樣的雅興和情致。
總體而言,我就是個沒什麼生活情調的人。
我對於喜愛與不喜愛的劃分,簡單粗暴得過於冷淡。喜歡的東西執著且暗暗堅持著,其他的便是界限以外的,沒有特別喜愛也說不上不喜歡,就是淡淡的無所謂。有與沒有都可,也不干涉別人對此的熱衷,更不過多妄自對別人做出雅與俗的定論。
我喜歡看書寫文、跑步撞球、發獃和沉默,喜歡漫無目的的步行多於四顧周全的駕駛,喜歡吃鹹的多於甜的,喜歡喝白開水多於一切飲料,喜歡安靜多於熱鬧,喜歡冬天多於夏天,喜歡通透真誠有分寸的人,喜歡長途的旅行多於短期的遊樂,喜歡簡單純粹的人際多於幾番推敲的交際……
嗯!我喜歡的東西還不少,但生活看起來就是平淡又謹慎。
我只會收拾乾淨屋子,在桌上鋪滿書,被單幹凈曬過陽光就好。一切物品安靜歸置,我與它們相安分寸,只需在使用時能找到即可。
每到一個地方,我都認為自己是不大可能此生都棲居於此的,只會把時間用在那些有限的喜歡的事物上。我甚至做好隨時要離開的準備,時常會有在路上的飄渺感以及無所著落的不安、緊迫。不知道自己想把自己追趕到哪裡去。
為了消除這種不安和飄渺,我曾嘗試過享受好友那樣的生活,後來發現那是一種很幼稚的做法。
我可以讓自己模仿那些生活細節,細心去養一盆多肉,安排著每一處的氣息。可當一個看起來很歲月靜好的生活模樣擺在面前時,我仍無法像她那樣安享一份簡單的小確幸。
我斷定自己是天生的悲觀者,而她是樂觀者。
無論何種,我們都沒有必要強迫自己成為某一種人,只需在確認自己的內核之後堅定地走下去,抵達所能走到的最遠地方。
她形容她的生活是,叮叮咚咚的小溪流上,漂浮著每個季節的花瓣。而我的生活則是,一望無際的海洋里,水面沉默平靜,水底自有世界。
我很喜歡她這個形容,每個人自有一套生活哲學。
喜歡摳腳跟喜歡化妝是一樣的、喜歡煲韓劇跟喜歡看舞台劇是一樣的、喜歡擼串跟喜歡喝咖啡是一樣的、喜歡聽交響樂跟喜歡東北二人轉也是一樣的……只要當下喜歡,獲得的愉悅是一樣的就可以。
以前我也曾常常告訴自己,等熬過這段苦逼的日子後就要開始真正屬於我的生活。那些日常里的瑣碎、突然砸下來的難題、還未完成的工作、還沒存夠的積蓄、還未走出的失戀與失意……所有種種障礙都解決了之後,我就要去迎來想要的生活。
但永遠都會有許多未完成的事項,總會有接踵而至的麻煩。
後來我才明白,所有這些好與不好,未盡的事項與麻煩,這正是我的生活,就在此時此地。
我不必強迫自己去借用他人的生活方式,來掩蓋生命中悲觀的那部分。
我要做的是接受自己,接受每一份飄渺和不安、自喜和滿足,那就是我的生活,不一定都時常很開心很快樂,但一定要真實和舒服。
-end-
我是又木,期待你關注【又木說】微信公眾號:youmushuo


※展望2018 名門澤佳與你攜手共進
※洋老闆斬獲第三屆中國經濟新模式創新與發展峰會兩項榮譽大獎
TAG:又木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