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姿勢評估:上肢位置

姿勢評估:上肢位置

姿勢評估:上肢位置

觀察上肢位置,並比較上肢與身體之間形成空間的大小。

若兩側上肢與身體形成的空間不等大,則:

1、形成空間較大側的上肢較為外展。此側棘上肌或三角肌或兩者是否有比對側短的情況。

2、軀幹有側彎情況。彎曲側的腰方肌可能較短。

3、彎曲側的髖關節較高,骨盆向上向外傾。

上肢

人類的上肢與下肢相比,骨骼輕巧,關節囊薄而鬆弛,側副韌帶少,肌肉多,肌形較小而細長,故運動靈活。

1、性質 :人體的組成部分之一

2、組成 :肩、臂、肘、前臂和手

3、境界與分區 :上肢通過肩部與頸、胸和背部相接。

其與頸部的分界線是鎖骨上緣外側1/3段和肩峰至第七椎棘突的連線。

與胸、背部的分界為三角肌前、後緣上份與腋前、後臂下緣中點的連線。

4、基本結構配布 :上肢是由骨、肌肉、血管神經及淺、深筋膜和皮膚形成的多層次鞘狀局部。可分為淺、深二層結構。淺層結構由皮膚和淺筋膜構成,在淺筋膜內有豐富的淺靜脈、淋巴管和皮神經。深層結構由深筋膜、肌肉、血管神經和骨構成,並以血管神經及其行徑形成了若干重要的局部結構及局部核心結構。

棘上肌(岡上肌)

岡上肌起始於肩胛骨的岡上窩,肌腱在喙突肩峰韌帶及肩峰下滑囊下面、肩關節囊上面的狹小間隙通過,止於肱骨大結節上部。該肌受肩胛上神經支配,其作用是上臂外展時的起動。岡上肌被斜方肌和三角肌覆蓋,其肌腱與岡下肌、肩胛下肌、小圓肌共同組成肩袖。

特點:活動頻繁易損傷

起點:起始於肩胛骨的岡上窩。

止點:止於肱骨大結節上部。

作用:固定固定肱骨於肩胛盂中,並與三角肌協同動作使上肢外展。

三角肌

三角肌,俗稱「虎頭肌」,因為它的形狀凸出上臂,酷似虎頭,而且發達的三角肌體積比較大,顯得很威猛,所以它也是力量的象徵。練好三角肌,可以增加肩部寬度。

位置:位於肩部

起點:起自鎖骨的外側段、肩峰和肩胛岡,肌束逐漸向外下方集中。

止點:止於肱骨三角肌粗隆。

作用:使肩關節外展

腰方肌

腰方肌位於腹後壁,在脊柱兩側,其內側有腰大肌,其後方有豎脊肌,二者之間隔有胸腰筋膜的中層。

位置:第1-4腰椎橫突髂嵴的後部

屬於:腹後壁

起點:起自第12肋骨下緣和第1-4腰椎橫突髂嵴的後部。

止點:止於髂嵴上緣。

作用:下降和固定第12肋,並使脊柱側屈和後伸。受腰神經前支支配。

文:徐菲靜,宋名揚

編輯:郭園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鄭大解剖學 的精彩文章:

姿勢評估:腳踝

TAG:鄭大解剖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