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據說,這是目前見到的註解最詳細的《幼學瓊林》了(5)

據說,這是目前見到的註解最詳細的《幼學瓊林》了(5)

歲時(1)

【原文】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

【拓展】

爆竹:爆竹現在叫炮仗,鞭炮等。傳說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瘟神,把竹子放在火里燒。竹子燃燒時,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所以,就叫爆竹。火藥發明後,人們用紙張緊緊包住火藥,再加上引線,點燃後因為爆炸發出巨大的聲音,也稱為「爆竹」。中國人在節日(尤其是春節)或喜慶日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關於用火藥做爆竹,魯迅曾經說過:外國用火藥製造子彈禦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王安石曾經寫作詩歌《元日》,其中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桃符:古代掛在大門上的兩塊畫著神荼、鬱壘二神或者寫著他們名字的桃木板,古人認為桃木能驅神,故新年風俗都換桃符。後來人們開始在桃木板上書寫聯語,再後來又用紙,就逐漸演化成了現在的春聯。

【譯文】

爆竹一聲除舊歲,新的一年又來臨了;門上換上了新的桃符,以迎接新的一年。

【原文】履端,是初一元旦;人日,是初七靈辰。

【拓展】

履端:本意是行走的開始。咱們中國的年曆的推算從正月初一開始,所以稱為「履端」。後因以指正月初一。

元旦:「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徵一日的開始。以後我們在《史記項羽本紀》里看到這樣的話「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旦日,就是第二天早上。後來,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古代的元旦,指農曆的正月初一,現在的元旦,指公曆的一月一日,是不同的。

人日:農曆正月初七是人日。又稱人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是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據說這一天如果天晴晴,則主所生之物盛,如果陰天,則會有災難。杜甫曾經寫過《人日》詩: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冰雪鶯難至,春寒花較遲。雲隨白水落,風振紫山悲。蓬鬢稀疏久,無勞比素絲。

靈辰:吉祥的時刻。

【譯文】

履瑞是正月初一,又叫元旦。人日是正月初七,是良辰吉日。

【原文】元日獻君以椒花頌,為祝遐齡;元日飲人以屠蘇酒,可除癘疫。

【拓展】

椒花頌:《晉書 列女傳》「劉臻妻陳氏者,亦聰辨能屬文,嘗正旦獻《椒花頌》。其詞曰:『旋穹周回,三朝肇建。青陽散輝,澄景載煥,標美靈葩,爰采爰獻,聖容映之,永壽於萬』」。後來指新年祝詞。

遐齡:高齡,長壽,是老年人長壽的祝語。

屠蘇酒:一種藥酒。這種葯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據說起源於晉代,也有說跟華佗有關的。後來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的。孫思邈每年臘月,總是要分送給眾鄰鄉親一包葯,告訴大家以葯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孫思邈還將自己的屋子起名為「屠蘇屋」。以後,經過歷代相傳,飲屠蘇酒便成為過年的風俗。《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次第從小起」。癘疫:瘟疫。癘:疫病。

【譯文】

元旦給君王獻上一篇《椒花頌》,是藉此祝頌他長壽健康。元旦請鄉鄰朋友喝屠蘇酒,可以驅除瘟疫百病。

【原文】新歲曰王春,去年曰客歲。

【拓展】

王春:春秋時,君王懦弱,孔子作《春秋》寫道:「元年春,王正月。」以示尊重君王。

客歲:去年。

【譯文】

新的一年叫王春,過去的一年叫客歲。

【原文】火樹銀花合,謂元宵燈火之輝煌;星橋鐵鎖開,謂元夕金吾之不禁。

【拓展】

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的燈火或焰火。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元宵:農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節。這天晚上叫「元宵」。亦稱「元夜」、「元夕」。唐以來有觀燈的風俗,所以又叫「燈節」。關於元宵節的詩詞有很多,比如歐陽修寫的《生查子》(一說朱淑真):

生查子 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再比如辛棄疾寫的《青玉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另外,元宵節被稱為上元節,農曆的七月十五,被稱為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農曆的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也祭祀祖先。

星橋:神話中的鵲橋。庾信《舟中望月》詩:「天漢看珠蚌,星橋似桂花」。也指七星橋。在四川省成都市。相傳是秦時李冰所造。上應七星,故稱。

鐵鎖:普通的鐵質鎖。

金吾:古官名。負責皇帝大臣警衛、儀仗以及掌管治安的武職官員。古代由掌管京城警衛的金吾禁止夜行,唯於正月十五日開放夜禁,稱「金吾不禁」。

【譯文】

火樹銀花合,是形容元宵節的晚上燦爛輝煌;星橋鐵鎖開是說元宵節這一天解除宵禁,讓城內外遊人自由往來觀賞燈火。

同名在線課程已經開始,詳情可入群諮詢。本文轉發朋友圈即可獲得100元優惠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子曰 的精彩文章:

《三國演義》第82回:孫權降魏受九錫,先主征吳賞六軍
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史(9)韓非與《韓非子》

TAG:徐子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