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付費買到的只能是三流知識?

為什麼付費買到的只能是三流知識?

作者: 汪丁丁

轉自:經濟學家圈來源:財新網

哲學園鳴謝

何為一流知識?我在《思想史基本問題》里有長篇闡述。

簡要地說,一流知識的特徵是,人類在數百年里只有數次機會與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問題相遇,如果你幸運地遇到了這樣的問題而且你獲得了重要性感受,那麼根據「懷特海三段論」,你就有了表達自己的這一重要性感受的衝動。注意,此時,你絕不會為了讓大眾理解你的表達而扭曲你對重要性感受的表達。

我在《經濟學思想史進階講義》里談了這件事,我記得維特根斯坦就是典型。

那時,劍橋的凱恩斯小圈子裡的人認為只有拉姆齊才可能採訪維特根斯坦,儘管拉姆齊是年輕天才,而且我為他特別寫了一篇傳記性散文(「流螢穿過空庭」),可是,第一天談話結束時,維特根斯坦問他聽懂了嗎,他回答沒有聽懂,希望次日繼續談話。

維特根斯坦說:damn it! 因為,他只能完全重複這一天的表達,不能接受他對自己的重要性感受的最佳表達之外的任何表達,哪怕是為了讓眼前這位青年天才聽懂。

這就是一流的知識,它如此聖潔,以致有幸遇到它的人只能為它而活著為它而表達,福柯的名言:記住,不是我在言說,而是話語藉助我在言說!曠野呼喊,不是我在呼喊而是查拉圖斯特拉被世界精神附體不得不如是說!

那麼,大眾付費要求接受什麼樣的知識?這就是我觀察幾個月的感受,我開始關注自媒體的付費知識的商業模式,雖然我給這個行業的某個頂尖號給與道義支持,可是,我無法忍受這一商業模式的折磨,它要求我反覆改變自己的表達直到商業團隊認為大眾能夠理解。我也試著為舒立團隊的同類要求折磨自己的表達,在夏威夷海邊,但都失敗了,我不可能背叛我自己。

古人之學乃為己之學,今人之學才是為人之學。我通知團隊成員,我拒絕他們的模式。因為,這是昨晚我提出的「知識命題」,那些折磨自己並因此使自己從勉強二流學者的水平降低到大眾能夠理解的水平即三流水平的人,分享知識收費的至少百分之五十收益。

能夠與金錢和權力交換的知識,必定是三流的,因為表達方式不可能繼續忠於只有一流知識才可表達的那種重要性感受。

一流的知識只能免費,這是因為它只吸引少數能夠理解它的人。這些人是最可寶貴的,他們原本不應付費,他們投入的理解力和伴隨著理解一流知識的艱辛,價值遠遠超過任何付費知識的市場價格。

人類最稀缺的,永遠不是權力與金錢而是理解(關於「善知識」的判斷力)。雖然,芸芸眾生仍被權力和金錢驅趕著,虛度年華。

我再解釋一次:一流知識之所以難以理解或難以接受,是因為它只服從根本重要性的準確表達,它絕少服從願意付費的大眾根據市場交換原則而預期的通俗化標準。我並不反對這些自媒體的商業路線,我並且堅持道義上支持他們的文化路線。胡風寫信評論毛澤東的文學路線:究竟是大眾化的文學,還是化大眾的文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張祥龍答陳家琪先生:中國古人的性別意識是哲學的、涉及男女之愛的和干預歷史的嗎?

TAG: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