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軟裝設計中的經典傢具解析》分享記錄

《軟裝設計中的經典傢具解析》分享記錄

「軟裝設計中的經典傢具解析

雖名為傢具解析

更準確的說應該是:設計傢具分享

分享人:黃東曉

紅藍椅RED AND BLUE 雷特維爾德

紅藍椅RED AND BLUE,這個椅子是雷特維爾德在1917年設計的。刊登在《風格》雜誌封面,這個作品受蒙德里安作品影響,將蒙德里安的平面構圖轉換為立體結構,是風格派造型結構理論的典型作品。

因為這個作品相當於是一個藝術家將一個藝術的概念運用到家居產品設計中。它整體的造型更偏於藝術性,坐感的舒適度不是特別高,通常用於展示性空間。現在的市場上還有售賣這個產品。

它的經典配色就是紅藍黃黑,而純黑色為其的最初的造型基礎色。這個藍白黑他是根據設計者的一些需求設計的,但是最經典款的還是紅黃藍黑四色配比。

大安樂椅 勒·柯布西耶

這把椅子叫做大安樂椅,1929年瑞士著名建築師勒·柯布西耶等三人為巴黎的秋季沙龍設計的傢具。柯布西耶有關機器美學的宣言「住宅是居住的機器,椅子是座的機器」也在這件椅子上得到充分體現。勒·柯布西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也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設計師之一。他的傢具作品多為與密斯、格羅皮烏斯一起合作,為了配合建築設計而設計了一些為數不多的傢具產品。註:密斯、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賴特 一同被稱為現代主義建築的四大元老。

這款椅子體造型簡潔,有一定的體量感,它通常情況下多用於辦公傢具,在辦公、會議、展示展覽空間用的多。居家空間應用略少,辦公空間應用較多。因為造型比較簡潔,可以用於現代風、北歐風、歐式風格和後現代風格等,根據設計需求的不同選用不同的材質、顏色配合整體空間氛圍。

長躺椅 柯布西耶

長躺椅,1928年,柯布西耶三人設計了這把椅子,作品由上下兩部分組成,角度可調節,上部主體構架使用當時流行的彎曲鋼管,下部則採用廉價的鑄鐵,躺椅座面第一張是選用一張小牛皮,第二張有個對比,它的上部可以調節,根據不同需求和狀態下調節上部的一個角度,以達到一個最舒適的坐躺的狀態。

這款椅子根據材質不同可以搭配不同的室內設計風格,第一張圖更偏向古典、鄉村風的歐式,第二種偏現代簡歐的風格,搭配其他材質的時候,也可以用於現代風格。

這個躺椅的形式多用於居家的空間,或者是一些民宿、私宅也會使用,因為他這個躺的功能比較多,所以在公共空間中使用頻率不高,當然,如果有一些設計作品,想要融入這個設計元素,也是會使用的。這個椅子,為柯布西耶傢具作品中最知名的作品,也被稱為柯布西耶椅。

上圖的椅子是柯布西耶椅的再設計款式,可使用於做多設計風格,如北歐、中式、新中式、工業風等。很作傢具作品,變換器材質、色彩、肌理,就可以配合不同的空間氛圍。

二十二椅 海因

這款椅子,叫做二十二椅,是設計師海因設計的,這款椅子是在2009年義大利切科蒂公司委託海因設計的二十二椅(Twenty two),設計師用充滿古典情趣的形態,演繹了藝術現代主義讚歌。整件作品使用了22塊木材,銜接部位線條流暢,就像樹枝一樣充滿自然的氣息,沒有絲毫結合的痕迹。

二十二椅最初原版的配色是黑色,與之合作的公司也推出多種配色,比如說上面左圖,原木色和棕色的皮質 ,可搭配的風格就很多。比如圖一偏現代一點的風格。

此圖整體黃色,配色更為明艷,搭配了簡歐硬裝和現代款的動物造型茶几,整個氛圍時尚舒適卻不失韻味。所以說這個椅子的話也是有一些風格可以搭配,比如說,現代風格、簡歐、北歐風格等。還有一些民宿、辦公的場所、私宅等,都可以用這款椅子,因為它的舒適度相對好一些。但是也因人而異,因為他的扶手部分是木製的,較細,更適用於中青年群體。

托奈特椅 邁克爾·托奈特

現在這款椅子是托奈特1號。是由德國的邁克爾·托奈特設計的,他是曲木傢具的設計先驅。他在傢具設計界,至今仍在仍受眾多傢具設計師的追捧,和大眾的喜愛。他這個曲木設計技術是由他來製造的:先將2毫米的木材薄板浸泡在稀薄的膠液中煮沸,然後將5至10片這樣的薄木放在夾具內彎曲乾燥,浸透膠液的薄木在乾燥後就粘接在一起,這就是單板模壓成型技術俗稱層積彎曲技術。他在1836年的時候申請了技術專利。後來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托奈特公司,專門生產曲木傢具,上圖為托奈特一號,因為它的款式比較符合當時的一個社會大氛圍。

這把椅子是托耐特四號,他是在托奈特1號的基礎上延伸再設計的其他款式中相對比較著名的一款。

這兩款椅子都是托奈特14號,設計元素都是相同的,只是一個有扶手一個沒有。而托奈特18號就是在這個椅子的基礎上稍作變形,在靠背的地方有一點不同。托奈特14號椅和18號椅是最為經典且至今仍廣泛使用的作品。

這兩款一白一黑的是托奈特18號椅子。

這個黑色,靠背有藤編部分的椅子是托奈特210號。

日本的無印良品設計公司2008年的時候與托奈特公司合作,推出了一款由無印良品製造的托奈特椅。這個原木色,底面是黑色,椅背有一個橫條的這款就是與無印良品合作的托奈特椅子。

因為造型簡潔,可以應用於多種風格。適當調整他的一些材質,顏色等就可以搭配多種風格,比如說現代風、工業風、北歐風,簡約美式風和簡歐等多種風格都可以使用,托奈特14號和18號,他的坐面都部分為木質,而且靠背的話也是木質鏤空比較多,不適宜長久坐,所以說通常在家用的空間中不會用太多,而在會議,辦公、接待、餐飲(指的是一些中低端的特色餐廳之類的)空間中會有更大的應用。

托奈特也製造一些兒童座椅將它的經典款式座椅變更不同的顏色,就會有不同的情趣,使用在不同的空間之內。

上圖為托奈特不同產品,大家可在托奈特官網查看了解更多他的作品。

螞蟻椅 雅各布森

這是丹麥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設計的螞蟻椅。1929年,和賴特共同設計了非常前衛的現代主義作品——未來之家。1952年發表了蟻椅,奠定其國際地位,後陸續發布天鵝椅,蛋椅、七色椅等作品。

起初設計款為三腳,後出現四腳,這樣形態更穩固一點。因其形狀:圓圓的頭部和纖細的腰部,形如螞蟻,所以有了蟻椅的名字。

第二張是3107號椅,在1970年代有七種顏色的這款椅子同時投放市場,因此有七色椅之稱,也成為它比較公認的產品名字。

雅格布森這款椅子,為彎曲木座面,金屬腿。傢具氛圍更注重其久坐的舒適度,故多用於公用的辦公空間、家庭的辦公空間,以及一些中低端的餐飲空間。展示性的空間,比如說售樓處、樣板間的話,現代風格和北歐風格的話也可以適應這款椅子。

蛋椅 天鵝椅 水滴椅 雅各布森

這個椅子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是雅各布森比較出名最著名的作品,蛋椅。這款椅子是1958年的時候為他設計的哥本哈根SAS賓館而設計的椅子,作為這個賓館大堂的一個展示性的座椅也是實用性的座椅。因為在這個空間中,許多住旅店的客人,坐完這個椅子之後覺得非常舒服,造型比較優雅,所以經由這個酒店而把這個椅子推向了全世界的市場。

因其造型簡約,坐感舒適,所以說他能夠廣泛的應用於眾多的風格和空間。它用在公共空間和居家空間都是可以的。不同的風格的話,使用的材質、色彩調整可以適應於多種室內設計風格。

蛋椅的話,可以用於現代風格、北歐風、歐式風格等,若採用不同材質,如上圖面做舊帆布配米字旗圖案,屬配做舊皮,也可以用於工業風,美式風、英倫風等諸多設計風格。

這款是天鵝椅,可以說是蛋椅的孿生兄弟,它也是從蛋椅的形態中演變而來的一款椅子。天鵝椅主要是由玻璃纖維強化塑料注塑而成,表面粘貼皮革或者紡織物,座架為四角海星狀拋光鑄鋁,通體圓潤,曲線流暢。天鵝椅和蛋椅就成為了雅各布森的代表作。

天鵝椅也根據自己的形態,然後顏色可以搭配使用於不同的室內設計風格,然後就是像上面那一張圖,白色的天鵝椅配了一個純木色的、相對於說偏簡歐的一個風格裡面,它也是完全可以搭配的。也包括第二張圖片,藍色的椅子和綠色的椅子也可以用在現代的一個居家氛圍之中。

這款椅子是雅各布森的另外一個作品,相對說沒有那麼出名,這款椅子叫做水滴,現在的市場上依然有一定的客戶受眾。他多用於現代風、北歐風裡面。他的主要受眾是年輕的一些白領階層。個別的公共空間、小型的居住也會選用這款造型的椅子。

Y椅 漢斯瓦格納

這款是漢斯瓦格納設計的Y椅,漢斯瓦格納是20世紀最著名的傢具設計師、丹麥設計師,他的一些設計產品是以中國椅子為範本,設計了500多件傢具。他是雅各布森的高徒,所以他的設計理念有一定沿襲雅各布森,但是也有一定自己的設計理念。Y椅椅背的Y字形,取代厚重的傳統中式椅背,把意向上的抽象美與功能上的人為因素結合在一起,讓中國的圈椅融入了西方的時尚元素,成為他個人的一個著名代表作。

這款椅子是因為它的坐感舒適,造型簡潔大方,會在賣場的前台、餐飲空間,會議空間或辦公空間有較高的使用頻率。

椅子 漢斯瓦格納

這款椅子是漢斯瓦格納的一個產品,它的名字就叫做椅子,當時有普通椅子的意思,後來隨著它的熱銷就變成了椅子中的貴族,這才是椅子的意思。

牛角椅 漢斯瓦格納

這款椅子是瓦格納的作品中比較抽象的一個作品,也是他的中國椅的一個後續作品。靠背的部分就是靠膨脹後緊然後又收縮,比較形象地突出了牛角的雄威。這款椅子就叫做牛角椅,我發的這款圖片是雌牛角椅,因為他的扶手比較短。還有一款同款扶手相對長的那款叫做雄牛角椅。

小熊椅 漢斯瓦格納

這款椅子也是大家比較常見到的,卻不知其出處的作品,這個是1950年的時候漢斯瓦格納設計的小熊椅。它的形態就比較異於其常規的一些傢具設計,這款椅子採用的軟包元素比較多,他之所以稱為小熊椅,就是坐在這個椅子上猶如一個小熊把人抱起來,不僅可以獲得那個舒適的坐感,而且還可以滿足躺或者比較常見的一些坐姿。

像這幾款比較常見的椅子的話,通常於現代風格、北歐風格。

環箍椅 孔雀椅 漢斯瓦格納

環箍椅,是1968年,PP莫博拉公司和瓦格納合作設計,椅腿從下端到座面處較粗,而從座面到扶手則逐漸收攏,產生輕巧的效果。前後的座面橫檔和左右的橫檔,在高度上略有不同,不但增強了立體的效果,而且結合強度也有很大提高。

孔雀椅,靠背由一個大環箍和14根放射狀箭竿組成,形如一隻開屏的孔雀。由於梳狀靠背類似弓箭,又有箭椅之稱。孔雀椅源於早期溫莎椅,沿襲了溫莎椅的椅背、椅腿及扶手的結合方式。

漢斯瓦格納的作品形態都相對簡約,在一些日式、式的風格里也會使用這些傢具。

這兩張就是溫莎椅,最早興起於17世紀後期英國溫莎地區。之前孔雀椅就是沿襲了這個風格。

溫莎椅也分為兩種,一種是梳妝溫莎椅,一種是弓狀溫莎椅。梳妝是因為形態猶如一把梳子,它在椅子靠背的頂部是平的類似梳子的形態。弓形的是有一個環形的弧度,猶如一把弓,所以稱為弓形溫莎椅。

鬱金香椅 艾洛沙里寧

這款椅子是芬蘭的艾洛沙里寧設計的鬱金香椅,是1956年設計的,椅座和腳柱均為玻璃纖維強化塑料,通過內藏鋁製部件連接在一起,軟墊用尼龍拉鏈和坐墊連接在一起。外形曲線流暢,造型優美,猶如一朵綻開的鬱金香。

鬱金香也是一款比較出名的椅子,多用於一些辦公洽談會客區域,如上圖法師空間氛圍,也採用了這款椅子,也別具風味。故而,產品的應用可突破其常規,會有意想不到的氛圍效果。

伊姆斯休閑椅 伊姆斯

這是伊姆斯休閑椅,1956年設計,為美國設計師伊姆斯代表作,膠合板模壓成型的一種工藝,底座上包裹厚重的牛皮墊,軟墊內填充羽毛。它分為分上下兩部分,腳架為鑄鋁,並有迴轉機構,可自行組裝。這款椅子坐感比較舒服,可坐可躺。

配合腳踏多於於居家空間,單獨的椅子就可以應用於一些公用的空間,比如說公共的洽談區,公共空間和居家空間裡面。整體風格的話也是應配合整體的裝飾風格、色調來調整產品的不同的色調以與之配合。

星球椅 迪斯特

這是挪威迪斯特於1965年為福拉-福爾姆公司設計的星球椅。它也成為挪威傢具走向世界的典型代表,這個作品深受波普藝術影響。通常功能區是一些中小型的洽談空間,餐飲和居家空間不常用。所以還是一些現代風格的中小型辦公空間。

漂浮椅 普拉特鈉

這是由普拉特鈉1966年設計的漂浮椅,它利用縱向構圖,形成了非常獨特的形狀,此類方式常用於鳥籠,因此也稱之為鳥籠椅。這款椅子室內空間可以用,但是基於國人習慣的話在室內應用的頻率不是很高,多用於一些公共的戶外空間。

因為戶外空間使用的話,選材上就要注意些,比如考慮到完全露天的話就要考慮材質的滲水、防晒。所以在選材上要注意根據不同使用空間去搭配不同材質。

摩爾沙發 桑貝

這個沙發是法國的一個設計師桑貝為寫意空間設計的一款椅子,叫做摩爾沙發,2007年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寬闊、柔軟的喇叭形靠背,將時裝中的衣領模式引入傢具設計中,呈現威風凜凜般的視覺美感。這款椅子適用於高端的大戶型居家空間之內,應用於現代風格,也可以根據整體的風格來搭配一些其他的產品。

除了在現代風格中使用之外,一些工業風也可以採用這個產品。但是因為這個產品的一些性質,可用於一些公共空間的VIP洽談室,一些大戶型的居家空間,比如說在一些比較高端的公共空間就不太會採用這個產品。在小戶型的居家空間也不太適合採用這個產品,因為這個產品的體量比較大,放入小戶型的居家空間會顯得整個空間比較小。

碳素纖維椅 波特

這款椅子是荷蘭的新生代設計師波特設計的,這是波特和萬德斯公司為摩爾公司設計的一款碳素纖維椅。然後這款椅子造型比較簡潔,採用的是新材質。他更適用於中小型的一些辦公空間、公共空間、餐飲空間之類的,因為在居家空間內,考慮到長久的坐卧,所以通常中國的一些市面上不會太多選擇這個產品作為居家的一個產品選型。

在一些比較有特色的餐飲空間,會議空間,還有一些樣板展示、售樓處的話會有一些這樣的椅子選型,他主要是集實用性與美觀性於一體,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他的美觀性更大於它的實用性。

球椅 阿尼奧

這款椅子是芬蘭設計師阿尼奧1962年夏設計的球椅,它最初是用新聞紙和漿糊做材料,做的球椅,後用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將這件作品投放市場。大面積的居家空間、現代風格里會選用這款,或者中小型的娛樂、公共空間會選用這款椅子,一方面是有一定的裝飾作用,另一方面的話是為一些客人提供一個坐息空間。

波尼椅(PONY) 阿尼奧

這款椅子也是阿尼奧設計一款作品,他是1973年的時候,阿尼奧模仿小馬駒做成一個波尼椅(PONY)。然後它採用的是聚氨酯泡沫,他有製作了一些相關的仿生作品,這個是其中一款,還有另一款的叫做小羊椅。相對而言,這個小馬駒波尼椅,大眾市場的接受度更高。在很多的一些兒童的娛樂區和空間會使用這款椅子。

UP系列作品 佩謝

這是義大利前衛派設計師佩謝,深受波普藝術風格影響,製作的UP系列的作品。善於應用新材料及新技術,常常打破常規完成一些獨特的設計作品。UP系列是1969年為B&B設計的,用針織椅套包裹泡沫聚氨酯,製造中間帶有凹陷的座椅造型。真空包裝時為一塊平板,而一旦把塑料封口打開,就會像它的名字一樣整個逐漸地膨脹成型,猶如「橫空出世」的一款傢具。

一號候機廳躺椅 桑貝

這款黑色的長椅,在一些比較大型的公共空間的前台、大廳部分會有出現,這個椅子是桑貝2008年的時候為B&B公司設計的一號候機廳躺椅,他就是如同在金屬框架上漂浮著一個模型。然後形成了一個比較大氣,豪放,流暢的視覺效果,它多用於一些公共空間的大堂,還有一些藝術展示空間。它更多地運用於一些現代風格, 它實際更多的是裝飾效果多於實用性。

針織椅 萬德斯

這款椅子是荷蘭的萬德斯設計師設計的,然後針織椅是2001年設計的,整體由透明度極高的環氧樹脂構成,外穿一件浸漬環氧樹脂處理的編織外套。輕盈優雅,晶瑩剔透。他也是一款偏展示性的傢具,多用一些比較中小型空間、展示空間的公區。主要應用於現代風格之中,在一些簡歐、美式、工業風中也可以使用這款產品。

路易幽靈 菲利普·斯塔克

這個是由法國設計師菲利普·斯塔克2002年創作的路易幽靈作品,用透明聚碳酸酯樹脂材料製造的路易風格座椅。法國路易王朝,創造了法蘭西歷史的輝煌,在傢具史上也留下了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等路易王朝風格的傢具。所以說這款是結合了路易王朝的多種風格而設計的椅子。

它的形態比較簡潔,因為他是糅合了路易王朝多種風格。所以說他能夠應用的範圍也比較廣泛,不僅應用於現代風格,比如說偏現代的新古典、法式歐式都可以採用這款椅子。根據整體的氛圍,也可以調整這個椅子不同的配色。

大師椅 菲利普·斯塔克

這款椅子也是菲利普·斯塔克的一個作品,是2008年 凝結了三位大師的創作元素:丹麥設計師雅各布森的七色椅、美國設計師艾羅·沙里寧的鬱金香椅,美國設計師伊姆斯的埃菲爾椅,將這些元素有機組合誕生的大師椅。

這款椅子也應用於多種風格,現代風格、北歐風、工業風等,目前市場上有一些特色餐廳,是偏現代、北歐或工業風格的也都會採用這款椅子。

貧民椅

這款椅子叫做貧民椅,是偏展示性的椅子,是巴西設計師坎伯納兄弟設計的一對設計師兄弟設計的。這件作品反映出巴西底層社會的生活現狀,人們雖生活拮据,但熱情奔放。它更多地應用於一些藝術空間的展示區域和一些公共空間的展示區,起到一個空間點綴的作用。

牛角酥沙發

這款椅子是牛角酥沙發,是菲律賓設計師採用當地的材質做成的戶外休閑椅。它採用了棕櫚葉、痛死和馬尼拉麻手工編織的。它主要是應用於戶外空間,還有他設計的其他兩款沙發也是戶外傢具。

洛拉沙發

這款叫做洛拉沙發,它是採用天然的藤蔓切割成條,蒸煮變軟後再用尼龍繩捆在骨架上。

天羅地網

這款椅子叫做天羅地網,主要採用編織工藝,再用聚氨脂塑形,然後再變成一款戶外的休閑座椅。

陀螺椅

這款是洛馬斯赫斯維克設計的陀螺椅,它主要是展示功能,在一些公共區域的戶外或者室內做一個展示型的裝飾作用。它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轉。

其他空間應用

以上幾張圖為不同的傢具作品搭配不同風格空間的一些場景。希望設計師在設計作品時,跳脫單品風格局限,打破常規。設計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燴設計·微課】第九期

火熱來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燴設計 的精彩文章:

可口可樂簡直就是一家被耽誤的設計公司!工藝·品牌 004期
1360美元一隻的可口可樂杯子?身價暴漲只因遇上「切子」傳承006期

TAG:燴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