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代才女薛濤,工書法,善歌舞,詩詞清麗,人生路堪稱傳奇

一代才女薛濤,工書法,善歌舞,詩詞清麗,人生路堪稱傳奇

才貌雙全的女校書 薛濤

提起薛濤,很多人也許並不熟悉,但是她的詩作,和她發明的薛濤箋,大家都肯定聽說過。唐代女詩人之中,留下趣聞軼事最多的是薛濤,留下遺迹最多的也是薛濤。

薛濤身世史書記述零碎,大致可得以下結論:薛濤,字洪度(又作宏度),長安(今西安)人,父薛鄖,中唐著名女詩人,和李冶、魚玄機為女冠三傑。作為女詩人傑出代表,薛濤善歌舞,工詩詞,曾創深紅小箋寫詩,人稱「薛濤箋」。

史載:薛濤姿容美艷,生性敏慧,八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幼時隨父親薛鄖定居成都,稍長,有艷名,父歿後,飄零動蕩,十六歲時,韋皋鎮蜀,呼之賦詩侑酒,遂入樂籍。其後袁滋、劉稹、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簡、王播、段文昌、杜元穎、郭釗、李德裕相繼鎮蜀,她都以歌伎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

韋皋曾擬奏請朝廷授以秘書省校書郎的官銜,雖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往往稱之為「女校書」。這就是後世稱歌伎為「校書」的由來。後脫樂籍,終身未嫁,定居浣花溪,晚年好作女道士裝束,在清幽的生活中度過餘生。薛濤事迹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諸書。

薛濤和當時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即此一張名單,就可以知道薛濤在當時文壇的分量了。

王建有《寄蜀中薛濤校書》詩云:「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評價是極高的。薛濤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後人仿製,稱為「薛濤箋」。

薛濤的詩,以清麗見長,如世所傳誦的《送友人》、《題竹郎廟》等篇。同時還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關懷現實的作品。在古代女詩人中實屬罕見。她曾到過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詩,其第一首說:「聞說邊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對防守邊疆士兵的艱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

明代學者詩人楊慎說這首詩「有諷諭而不露,得詩人之妙」(《升庵詩話》)。《四庫全書總目》也認為她的《籌邊樓》「托意深遠」,「非尋常裙屐所及」。薛濤著有有《錦江集》5卷,今佚。《全唐詩》錄存其詩1卷。近人張蓬舟有《薛濤詩箋》。

薛濤的詩,有如世所傳誦的《送友人》[7] 、《題竹郎廟》、《池上雙鳥》等篇,以清詞麗句見長,還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關懷現實的作品。在封建時代婦女,特別是象她這一類型婦女中,是不可多得的。 她曾到過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詩,其第一首說:「聞說邊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對防守邊疆士兵的艱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

薛濤因事惹怒元稹,被疏遠,做《十離》詩呈上,情意感人,遂復受寵,後世流傳甚廣。 《鸚鵡離籠》:「隴西獨自一孤身,飛去飛來上錦茵。都緣出語無方便,不得籠中再喚人。」《燕離巢》:「出入朱門未忍拋,主人常愛語交交。銜泥穢污珊瑚枕,不得梁間更壘巢。」《魚離池》:「跳躍深池四五秋,常搖朱尾弄銀鉤。無端擺斷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僅就離別而言,薛濤的構思算得上新巧,著眼的都是身邊事物,不驚不奇,寫詩最難得的就在於能把身邊尋常事物寫得曲折動人。

薛濤工書法,無女子氣,其行書妙處,頗得王羲之神韻,為時人推重,可惜無有流傳。論才情人品,唐代女詩人中薛濤當數第一。蜀人把薛濤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稱為「蜀中四大才女」。 ………… 歡迎關注【林茜的樂園】

觀看更多美文VS不一樣的評論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牆秘聞錄 的精彩文章:

雙槍組的比拼!到底誰的槍好使呢?韓跳跳,你太污了!
詩人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被世人廣為流傳

TAG:紅牆秘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