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曾植書法欣賞
沈曾植(1850-1922)
沈氏書法早精帖學,得筆於包世臣,壯年嗜張裕利;其後由帖入碑,熔南北書流於一爐。 在書學上,沈氏首次系統而詳盡地闡述了碑與帖的聯繫發展脈絡。在實踐上早年攻帖學,仿黃山谷時尚不能得勢,中年學鍾繇,後來窮魏碑,極章草,終使「抑揚盡致,委曲得宜」,進入了碑帖融合的獨有理想境界,創造了奇峭博麗的沈體書法。曾熙曾評價沈的書法:「工處在拙,妙處在生,勝處在不穩」。沈氏還善繪山水,但藝術成就不如書法。 清末民初著名的學者、書畫家。字子培,號撰齋,別署乙盦等,晚號寐叟,浙江嘉興人。光緒六年(1880年)進士,官至安徽布政司。在學識方面,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精通史學、佛學、邊疆地理之學,著有《無秘史箋注》、《蒙古源流箋證》、《乙卯稿》。他以「碩學通儒」蜚振中外,譽稱「中國大儒」。1901年任上海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監督(校長),改革舊貌,成績卓著。
沈曾植的書法藝術影響和培育了一代書法家,為書法藝術的復興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如于右任、馬一浮、謝無量、呂鳳子、王秋湄、羅復堪、王蘧常等一代大師皆受沈書的影響。 書法藝術是書法家的自身涵養、文學功底、學問積蓄、學識個性和天賦、氣質等貫融的表現。 沈曾植作為一名大學問家,他的書法藝術日臻化境。 評論家認為:「書法家的字求法;畫家的字求趣;學者的字書卷味;碑學書家的字有金石氣;帖學書家的字滋潤豐腴肌理; 唯寐叟翁(沈曾植)全有,故能兼美。
沈曾植《行書包世臣論書兩首詩軸》紙本行書 127.8×66.2cm 遼寧省博物館藏
釋文:中郎派別有鍾梁,茂密雄強正雁行,底事千文傳祖法,頓敎分隸意參商。
呂望翩仙接《乙瑛》,峻嚴《孔羨》毓任城,歐、徐倒置滋流弊,具體還應溯巨卿。
款署:復青仁兄屬,寐叟。
鈐印:知一念即無量劫(朱文)、寐叟(朱文)、海日樓(白文)
沈曾植《楷書東坡詩文軸》紙本楷書 88.2×46cm 浙江省博物館藏
釋文:東坡詩文,落筆輒為人傳誦,每一篇到,歐終日喜,前後類如此。
款署:楚圓五兄屬書,寐叟。
鈐印:沈君(朱文)
沈曾植《草書右軍桓公帖軸》紙本草書 143×39cm 德清縣博物館藏
釋文:得都下九日書。見桓公當陽去月九日書。久當至洛,但運遲可憂耳。蔡公遂委篤,又加廗下。
款署:右軍帖,海日樓書。
鈐印:植印(白文)、寐叟(朱文)
沈曾植《行草書孟浩然夜泊牛渚詩軸》紙本行草書 147×40cm 嘉興博物館藏
釋文:星寒牛渚夕,風退鷁舟遲。浦漵嘗同宿,煙波忽間之。榜歌(空)里失,船火望中疑。明(發)泛湖海,茫茫何處期。
款署:嘯谷仁兄雅屬,寐叟。
鈐印:海日樓(白文)、象蓮花未開形(朱文)、知一念即無量劫(朱文)
沈曾植《草書王羲之帖扇面》紙本 17×47.5cm 桐鄉君匋藝術院藏
釋文:中郎女頗有所向不?今時婚對,自自不可復得。仆往意,君頗論不?大都此亦當在君耶!發瘧,比日疾患,欲無賴。未面,邑邑!反不具。
款署:清澄仁兄屬書,寐叟。
鈐印:沈(朱文)
沈曾植《隸書平旦清風七言聯》紙本隸書 143.5×35.5cm×2 浙江省博物館藏
釋文:平旦所息長在抱,清風自來初無私。
款署:岵瞻仁兄世講,寐叟
鈐印:海日樓(白文)、象蓮花未開形(朱文)


※書法五道坎,你能邁過否?
※臨帖也,讀帖也,粗臨十遍,不如精讀一遍!
TAG:書法密碼 |